人工智能——语言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崔希亮

人工智能——语言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0

[关键词] 人工智能;语言教学;机遇与挑战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国际中文教育业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网络技术、AI和AGI技术、VR技术的发展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OpenAI与2023年11月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对GPT-4进行的升级,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来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为我们创造了机遇,又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我们要了解人工智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24)02-0020-10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通用型大语言模型的出现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令人惊异的,从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问世开始,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过程。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到数据挖掘、机器翻译、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AI艺术、AI医生等等,从聊天工具到通用型智能助手,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进步。ChatGPT的问世标志着自然语言处理取得了重大突破。2023年11月7日凌晨,OpenAI公司在开发者大会上又推出了GPT-4 Turbo,这是OpenAI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大语言模型,它在许多方面都超越了之前的版本。它能够接受更长的输入(从8k增加到128k,可以有300页),使用更新的数据(数据更新到2023年4月),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自定义GPT,不需要写代码,可以用自然语言与它交流,让它执行任务生成自己专用的App,并得到版权保护和获得收益。它的图像处理和声音处理能力更强大,并且还降低了使用成本。它还推出了mini-ChatGPT,这是一种聚焦于单一任务的小型工具,用户无需编码即可构建和共享。GPT-4 Turbo的发布将为开发者和用户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简而言之,GPT-4 Turbo在长文本、知识库、多模态、模型控制、模型微调、高速率六大方面的功能均进行了提升。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处理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图1简单地呈现了人工智能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百度的“文心一言”、讯飞的“星火认知大语言模型”(Spark Desk)、腾讯混元等也推出了与ChatGPT类似的服务。图2是讯飞星火认知模型指令集。

通用型大语言模型出现之后,语言学界也开始有所反应。郑伟、尹嘉怡(2022)指出:在语言问题的探索上,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两个学科分别从不同的路径出发,推动了对于人类语言的认识,他们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语言研究的理念和取向应该有所变化。袁毓林(2023a,2023b)则认为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催生了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并介绍了语言学家对ChatGPT所进行的测试,他从ChatGPT的成功之道看到了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吴礼全(2023)也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带来的深刻影响。李宇明(2023)注意到了人机共生时代数据管理的一些问题,认为数据管理应宽严适度,既要尽力促进语言智能发展,又要保证技术向善,使其在伦理学的轨道上前进。张华平、李林翰、李春锦(2023)对ChatGPT的中文能力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应对之策。陈永伟(2023)也对生成性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预评估。

在语言教学领域,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丁安琪、张杨,2022;焦建利,2023)。张震宇、洪化清(2023)探讨了ChatGPT如何为外语教学赋能,冯志伟、张灯柯(2023)也指出了GPT对语言教学和语言服务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势必会带来语言教学形态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教学模式的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肯定会发生很大变化,大语言模型介入的语言教学形态正在形成过程中;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改变,无论是哪种教学法,在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都要有所改变,这涉及到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的嬗变,教师在设计课程和备课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的问题;第三,学习者的学习路径也发生了改变,学生的知识来源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已经不是唯一的权威;第四,语言教学的工具发生了改变,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需要重新界定。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语言教育的数智化转型。

2. 技术带来语言教育数智化转型

所谓语言教育数智化是一个新的概念,这是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概念和人工智能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元宇宙(Metaverse)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的、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换句话说,我们未来的教育形态除了真实世界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的。而这种虚拟世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共同实现的。我们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数智化 = 数字技术 + AI/AGI技术 + 网络技术+ VR技术 (虚拟现实)+ AR技术 (增强现实)+ 智慧平台

在语言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催生以下一些现象:语言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语言教育技术的智能化、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语言教育资源的集成化、语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育管理的工程化。这些现象会颠覆传统的语言教育形态,形成新的语言教育业态形式。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有的教师担心自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我们说真正好的教师是不会被取代的,但是不懂技术的教师,有可能被懂技术的教师所取代。任何革命性的变化,都会淘汰一些人,而让另外一些人脱颖而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研究模式、管理模式会发生以下一些变化:

(1)学习者自主学习和人机互动成为常态。

(2)智慧教学平台和电子词典的利用成为常态。

(3)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教学文本和单词列表。

(4)教师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课文注释。

(5)教师在做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关的APP自动生成教学课件。

(6)人工智能主导的教学会更加凸显教学的即时性、现场性和多方参与性。

(7)在人工智能参与的情况下,教学场景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

(8)在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教学研究需要多方合作,尤其是需要技术人员参与。

(9)语言教育管理的模式将出现程式化和流程化的趋势。

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形态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教学数据资源、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助手、合作研究和共享课程资源、教学管理等领域,见图4。

在数字教学资源方面包括语料库资源、图库资源、素材库资源、课件库资源、视频库资源等等,网络技术方面包括线上教学技术支持、定制化教学、网络即时互动和碎片化自主学习等等,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文本生成、自我诊断、作文自动评阅、教材编写、同义词辨析、语言分析等等,对于学习者来说,人工智能学习助手可以包括电子词典、智慧写作助手、智能互动助手等等,在团队合作方面,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共享、多学科参与的合作研究、教与学两个过程都无缝衔接、教师的集体备课等等,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学评估、师生反馈、经验推广、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可以同步进行。

在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呢?结合大语言模型的试用反馈(ChatGPT、腾讯混元、文心一言、讯飞星火)以及我们自己的思考,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1)个性化自主学习:AI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目标,让每个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获得定制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水平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焦虑等因素,AI可以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练习题和课程安排,学习者甚至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

(2)智能学习软件:AI可以开发智能学习软件,如语音识别纠错工具、辅助作文工具、文本生成工具和翻译工具,帮助学习者提高听说读写技能。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AI-powered语音助手实时翻译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让他们能够在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过程中学会与母语者更自然地交流。

(3)自动评估和反馈:AI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作业、口语练习、填空题等,为教师节省大量时间。此外,AI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预测他们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4)在线课堂的优化:AI可以帮助在线课堂实现虚拟实景、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AI可以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中国文化,更好地了解中文语境。

(5)游戏化学习:AI可以创建与语言学习相关的各种游戏,让学习者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在模仿真人游戏的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6)语言学习辅助工具:AI可以开发各种语言学习辅助工具,如智能翻译、拼写纠错、语音纠错、语法辅导、语境信息和背景知识支持等,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中文水平。

(7)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AI可以帮助教育机构和教师预测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学习进步曲线、课程需求等,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和提供适用的教学方法。

(8)跨文化交际培训:AI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需求。例如,通过模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环境,AI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对话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

3. 语言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曾经提出过国际中文教育12个重点研究领域(崔希亮,2023):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本体研究、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互动语言学与中文教学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平台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等级大纲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基础资源集成与服务研究、中文国际传播的区域与国别研究、标准化考试和分技能测试研究、中文教材和外向型词典研究。这些重点研究领域都可以利用AI技术开展研究,并且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智慧平台,在教学中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工具,这是语言教学的机遇。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3.1 语言分析工具

通过对几个大语言模型的考察验证,我们发现大部分大语言模型都可以作为语言分析的工具。它们可以做句法分析、语义分析、情感分析,有的大语言模型还可以做歧义分析。

(1)句法分析

我们尝试让ChatGPT-3.5对一个复杂的句子做结构分析,分析的结果差强人意。当然这个句子在汉语中也是个过度复杂的句子,让人工智能工具来进行分析,的确有点难为它了。

(2)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包括分析句子中的语义角色、同义词近义词辨析、歧义分析。我们仍以上边这个复杂的句子为例。我们看到分析的结果,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已经相当令人惊讶了:

同义词和近义词辨析,大语言模型可以做到几尽完美。如讯飞“星火认知大语言模型”对“突然”和“忽然”的辨析:

“突然”和“忽然”这两个词都表示某件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但是它们在使用和性质上有一些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