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教育发展动态及特征研究

作者: 伍晨辰 梁宇

美国中文教育发展动态及特征研究0

[关键词] 美国;中文教育;动态;特征

[摘  要] 美国中文教育发展时间久、基础深,在全球中文教育体系中具有引领性和代表性。影响美国中文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如中美关系、经贸往来、语言政策、华人群体、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华文教育和中文测试等,本文详细分析了各要素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美国中文教育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区域性和循环性的特征。提出了促进民间交流、鼓励自主创新的市场化机制,鼓励中国高校重点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中文教学师资,为中美高校中文教育学术交流提供支持三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23)01-0069-10

1. 美国中文教育发展简介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近年来,中美关系风云变幻,但中美在人文交流领域面临的下行趋势相对缓慢。2021年4月2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解除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限制,中文是美国政府规定的六种“关键语言”之一,两国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中文教育领域合作空间仍较为广阔。中文教育对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美国中文教育发展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时间久、基础深,已经进入其国民教育体系,拥有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套完整的体系化、科学化的中文教育体系。华文教育、中文沉浸式教育的开展为美国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美国中文教育可以说是全球国际中文教育的风向标(胡范铸、张虹倩、陈佳璇,2022)在全球中文教育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代表性。

2. 美国中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中美关系是美国中文教育的基石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此后,中美两国虽有一些摩擦,但是中美关系从总体上持续向好发展。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带动了美国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开始不断推出有利于中文教育发展的外语政策。例如,2000年,美国政府开始实施中文领航项目。2003年,美国大学理事会将中文列为新增的四种AP(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课程之一①,标志着中文进入美国的主流课堂。2010年,美国俄勒冈州通过议会立法推动中文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美国部分公立学校还将中文列为必修课。美国开设中文课的中学从2005年的200所,约20000名孩子学习中文增至2016年的109所孔子学院、348个孔子课堂、40万学生学习中文。①

然而,2016年开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不断推出对中国的打压政策,中美关系急转直下。与此同时,美国孔子学院被迫关闭,截至2022年9月,美国孔子学院仅剩24所②,比2016年高峰时期110所减少约78%。(伍晨辰,2022)本土中文教学虽正常开展,但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在美国的生存环境可谓步履维艰。

可见,中美关系是美国中文教育发展的基石,中文教育只有在两国政治稳定的大环境下才能蓬勃发展。

2.2 密切的中美经贸往来及庞大的华人高端人才群体是美国中文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中国是美国前五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和前五大货物进口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5867.2亿美元,同比增长8.3%。③美国也是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④。近年来,大量美国企业在中国或设厂或代工,中美之间密切的经贸往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对中文人才的需求,进而促进中文教育的发展。

另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1年4月的最新调查报告,2019年美国亚洲裔人口为2320万人,其中美籍华人占23%,约540万人。其中约54%的华人拥有大学文凭,约51%的华人从事专业技术、管理等工作。中国985高校毕业生有20多万在美国高科技企业或高等院校工作。⑤庞大的华人高端人才群体对中文教育有大量的需求和较高要求,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传承中文及中华文化,享受高质量的中文教育,因此他们大力支持所在地中文学校的发展并由华人形成了一支高质量、高学历的本土中文师资队伍。

2.3 以“国家安全”为目标的语言教育政策是美国中文教育发展的支撑⑥

国家语言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或限制一种语言在该国的发展。1958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相继颁布了六项以“国家安全”为目标的语言政策(见表1),中文为美国外语教育的六种“关键语言”之一。六项政策的实施从国家层面上为中文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领航项目”“星谈计划”“十万强与百万强计划”的实施惠及美国幼儿园至高校的中文教育,为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为中文学习者来华和中文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条件,从而保证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但美国政府也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孔子学院的发展进行打压,从而影响了美国孔子学院及部分学校的中文教学。

3. 美国各类型中文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3.1基础教育阶段(K-12)中文教学分布广泛,沉浸式中文教育势头强劲,但师资紧缺,课程标准设置仍需统一

据目前可查找到的最新数据⑦,2017年全美在基础教育阶段(K-12)共有学生54110970人,参加外语学习的人数为10638282人,其中中文学习者总数为227086人,占外语学习者总数的2.13%,在西班牙语、德语和法语之后,排在第四位。各州基础教育阶段中文学习者人数详见表2。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K-12)中文发展情况有如下特点:

3.1.1 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遍布各州,但学习者人数差异较大

截至2017年,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遍布美国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南达科他州除外),约有1144所学校和学区开设中文课程,注册学生46727人,其中加州的中文学校超过100所①。前六名的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德克萨斯州、北卡罗来纳州和俄亥俄州中文学习者人数均过万,但后六名的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阿拉斯加州、西弗吉尼亚州、佛蒙特和罗德岛中文学习者人数均在300-400人。加利福尼亚州的中文学校超过100所,但少于10所的州超过10个。

3.1.2 基础教育阶段(K-12)中文师资紧缺

2017年美国基础教育阶段(K-12)的中文教师共有935名,其中专职教师占70%,兼职教师占30%。②但同年中文学习者数量为227086人,平均一名中文教师要教243名学生。据笔者202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调研数据,该市相对较好的都柏林城市学区(Dublin City School District)目前只有一名专职中文教师,需要同时教授三所中学的中文课。另据2013年的统计,芝加哥地区选修中文的学生达6000人,专职中文教师只有38位(梁霞,2020)。很多学校因中文教师缺乏无法开设中文课,导致学生有兴趣学习中文,但是所在学校无法开设中文课。

3.1.3 各学区中文课程设置情况不一

2017年在893所参与调查的学校中,全美约有22%的高中开设了AP中文课程③和中国文化课;约5%的高中提供国际文凭大学预科(IB)中文课程④;约76%的学校开设了高中一至四年级的中文课程,还有24%的学校开设了四年级以上的中文课。约86%的高中中文课程和其他学术课程的开设时间相同,约8%的高中表示暑期、课后或者周六也会开设中文课。约67%的高中开设了传统的中文课程,约22%的高中开设了在线课程;9.8%的高中表示他们与当地其他高中合作开设中文课,其中21%的高中与当地社区大学合作,6%的高中和大学合作。①

全美基础教育阶段中文课程的设置情况不一,一些高中开设了一年级到AP中文的课程,一些学校仅开设一至四年级的课程,也有一些学校仅有一、二年级的课程。还有一些仅在高中或者初中才有中文课,这就导致一些学区的学生在某一阶段想学习中文,但是学校却没有开设中文课的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生源的中文教学情况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中文学习者的中文水平,进而影响到高端中文人才的储备。

3.1.4 中文沉浸式项目发展势头强劲

沉浸式项目在20世纪引入美国后迅猛发展,中文沉浸式项目开始的时间晚于其他语种,但发展势头强劲。目前,美国中文沉浸式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截至2019年12月,全美开设中文沉浸式项目的中小学共有317所。从州别分布来看,共有32个州开设中文沉浸式项目,其中加利福尼亚州85所(含6所粵语学校)、犹他州65所、纽约州13所、北卡罗拉纳州和俄勒冈州均为12所(见表3)。②

3.2 高等教育阶段中文学习者及高端中文人才数量下降,但高校中文师资饱和

3.2.1 高校中文学习者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目前可查找到的最新数据是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LA)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见表4)。2016年美国高校外语学习注册总人数为1417838人,比2013年下降了9.2%。西班牙语、法语和美式手语是学习人数前三甲,中文排在第七位。2016年(53069人)与2013年(61084人)相比,2016年高校中文学习者人数下降了13.1%。2006年至2013年,中文一直是美国外语学习人数保持增长四个语种之一,2006年至2009年,中文以16.5%的增长率位列第三位,仅次于阿拉伯语、韩语。但从2013年开始,美国高校的中文学习者数量开始逐渐减少,三年间减少了13.1%。在美国,整个外语学习人数也呈下降趋势,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9.2%,中文人数下降率排在第六位。

另外,从区域分布上看,加利福尼亚州(10804人) 最多,占全美中文学习者总数的17.7%;之后是纽约州(6743人)、马萨诸塞州(3472人)、宾夕法尼亚州(3012人)、德克萨斯州(2266人)、俄亥俄州(2205人),人数最少的几个州是阿拉斯加州(69人)、内布拉斯加州(82人)、北达科他州(58人)、怀俄明州(65人)。②

3.2.2 高端中文人才数量下降

2016年初级阶段注册中文课的人数为39634人,但由于学习者总数下降,高级阶段为12210人,初级和高级的比率约为3∶1。2013和2009年的比率均为4∶1,由于学习者总数下降,高级阶段的学习者人数也有所下降。这一方面受近年来外部环境影响,中文学习者人数下降;另一方面与美国基础教育阶段中文师资不足、中文课程开设情况不理想等因素有关。

达到中文高级阶段的人数减少,不利于高端中文人才的培养。高端中文人才不但有利于美国中文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且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人文交流、中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3.2.3 高校中文教师准入门槛高,师资已近饱和

通过自建美国中文教师数据库并对美国中文教师协会(CLTA)官方网站2019年1月-2021年8月所刊登的71条高校中文教师招聘信息整理后发现:2019-2021年,美国高校长聘教师(Tenured和Tenure Track)系列职位仅招聘14人,占所查招聘信息的19%,而且全部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目前,高校中文教师主要招聘非长聘教师系列岗位,占到招聘总数的81%,除少数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职位外,全部要求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博士优先。

3.3 美国华文教育发展融入主流,引人瞩目

1965年以后,美国华人移民数量逐渐增加,其中有两次较大的移民潮。一是1965年至1980年中期中国台湾人移居美国的移民高潮,促进了以繁体字和注音符号教学的中国台湾系中文学校的兴起;二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人员移居美国的移民高潮,促进了以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教学的大陆系中文学校的创办。(张树利,2005)过去,美国中文学校的法律地位并不十分明确,在美国的很多州,对中文学校在管理上存在诸多不必要的条款,一旦发现不符规定,就被开罚单或勒令歇业,造成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多重损失;在教学上由于资金有限,多以周末中文班为主,聘请的教师多为临时兼职教师。(李嘉郁,2012)但如今,随着1994年“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hinese School Associ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成立,美国华文教育逐渐融入美国主流教育体系。2010年9 月,美国加州议会通过“传统学校法案”,使州教育厅取代社会厅,成为学校的主管机关,中文学校的地位获得更多保障。华教界在中文教学方向上也进行积极的调整,很多中文学校已取得所在学区的学分转换资格。协会目前有500多所会员学校,分布在美国近50个州,涵盖几乎所有大、中城市。会员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10万人以上,教师8000余名。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