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研究 | 也说“必须”的词性 [关键词] 评注性动词;必须;语义功能;句法功能;形式特征[摘   要] 文章以本人提出的“评注性动词”说为背景,重新审视“必须”一词的词性。从语义功能、句法功能等角度,论证传统视为副词的“必
汉语研究 | “V什么X”的驳难语力及其心理参量 [关键词] “V什么X”;语义漂白;驳难性;语力;心理参量[摘   要] 汉语常见结构“V什么X”蕴含着强烈的驳难性特征,其形成一是由于“V”的语义泛化,二是由于[+否定]“什么”的语用表达及
汉语研究 | “比Y更W的是X”的焦点性与信息推理过程 [关键词] 话语焦点;信息推理过程;比Y更W的是X[摘   要] 文章从外围的逻辑关联和话语标记出发,确认“比Y更W的是X”的焦点属性。在焦点构式内部,“的是”的语境提示作用显示其含有一个对比
汉语研究 | “没”字句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的韵律实现 [关键词] “没”;否定辖域;否定焦点;韵律实现[摘 要] 以“没”后是状中结构的双项动词性成分的否定句为例,考察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的韵律实现问题。语音实验结果表明:“没”的否定辖域是其后的所有成分,
汉语研究 | 述位动词与达标义补语“够”的语义组合及其情态内涵 [关键词] 积量;积情;达标;合预期;表厌烦[摘   要] 本文以语义语法为理论基础,以语义双向选择为原则,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提取述位动词和补位“够”的语义特征,进而根据“V够”的内部因果关系
汉语习得研究 | 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语用研究:以正式语体口语产出为例 [关键词] 语料库,语用研究,得体性,口语产出,汉语二语[摘   要] 语料库是研究人类语言运用的数据库,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可分为聚焦语言结构分析和语言使用两个大范畴,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
汉语习得研究 | 韵律模式和语素位置概率对汉语学习者切分歧义词的影响 [关键词] 词语切分;韵律模式;语素位置概率;基本加工单位[摘   要] 在中文文本阅读过程中,读者如何对词语进行分词和识别,基本加工单位是什么,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采用线上词汇命名任务,以汉
国际中文教育 | 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本期“区域国别中文教育专栏”推出五篇前期调查研究深入、数据资料详实的文章,内容涵盖拉丁美洲、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和日本中文教育最新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拉美地区中文教育发展研究”反映了拉丁美
国际中文教育 | 瑞典中文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关键词] 瑞典;中文教育;华文教育;发展策略[摘   要] 瑞典中文教育历史悠久、本土化特色鲜明,对北欧地区中文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梳理了瑞典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和华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 美国中文教育发展动态及特征研究 [关键词] 美国;中文教育;动态;特征[摘   要] 美国中文教育发展时间久、基础深,在全球中文教育体系中具有引领性和代表性。影响美国中文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如中美关系、经贸往来、语言政策、华
国际中文教育 | 拉美地区中文教育发展研究 [关键词] 拉美地区;中文教育;孔子学院;中文教师;教学资源[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拉美地区合作不断深化,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拉美地区中文教育成果显著。基础教育阶段,多国推进中文
国际中文教育 |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以来日本中文教育发展的特点、挑战与对策 [关键词] 中日关系;日本中文教育;发展特点;高质量发展[摘   要]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以来,日本中文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从中文教育政策、规模、结构和支撑要素四个方面分析日本中文教育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