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素逆序同义现象以及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处理
作者: 刘海燕[关键词] 同素逆序同义;构词模式;国际中文教育;汉语词汇教学
[摘 要] 本文注意到汉语中的同素逆序词的同义现象,我们从结构、语义入手分析同素逆序同义词的构词模式,分为同构型的和异构型的两大类。同构型的有联合式和偏正式,偏正式有三种构词模式:“物体与形状”“动物与动物幼体”“大类别与小类别”;异构型的构词模式是“主谓式与述宾式”。这显然是汉语特有的构词规律,这项研究启发我们关注到汉语中词的教学和词汇的教学的不同,词的教学需要嵌入语素识别和语素组合理念,词汇的教学需要进行词汇串处理,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提高应试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23)03-0053-08
词汇教学是国际中文教育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词汇的系统性,尤其是词义的系统性不如语音和语法那样呈现整齐的规律,词汇教学往往处于语法教学以及发音教学的附属地位。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模糊了词的教学和词汇教学。
词的教学指单个词的教学,即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表教学。生词的记忆很重要,但是也很枯燥,课堂教学中采用预习复习、听写测验、游戏作业等方式,这是词的教学,是日积月累进行词汇积累的过程。词汇教学则是面向整个汉语词汇系统,清点同义词反义词、构词法、词类等问题。汉语水平考试中常见题型完形填空,实际上需要词汇系统性规律的总结,专门的应试教育才会大量出现这个内容。
因此词的教学、词汇的教学实际上存在不同步骤:第一,词的教学有必要进行语素/义素分析和词串处理;第二,词汇的教学需要系统性的回顾和总结,进行必要的词汇套组处理。本文希望分析同素逆序同义词,具体说明词和词汇教学的区别和联系,回应应试教育对汉语词汇系统性研究的需求。
1. 同素逆序同义现象习得难点
先说同素逆序词。爱怜-怜爱、煎熬-熬煎、和缓-缓和、互相-相互、比较-较比、饭盒-盒饭、性感-感性、年少-少年、蓝天-天蓝、年青-青年……两个语素相同而顺序颠倒的复合词就是同素逆序词,也叫颠倒词、异序词、反序词等。对这类现象较早的研究是列举式的,后来学者们由于限定的程度有所不同,确定的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数量有所不同。佟慧君《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1982)是列举性的,收150组词;杨英耀编著《同素异序词应用词典》(2003)收1200组,包括了一些词组和不常用的词;另外,还分别有833组(丁颖,2008)、810组(王俊霞,2007)、738组(黄乐,2006)等等。
以往研究做了共时和历时、共同语和方言等维度的分析或统计,多数是说明一对同素逆序的不同,服务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少。汉语水平测试中常见的完形填空题型,A、B、C、D这样4个答案选项中,其中1个、并且只能1个是正确答案,其他是分心答案,或者是无关答案和错误答案。出题教师从教学经验出发,就常常把同素逆序词用作分心答案。汉语的词在书面语上体现为没有空格,书面语阅读时这类词的视觉识别本身就很难;汉语的词在听感上,需要根据词重音或者重读来分辨语义,同素逆序词也是听力理解的难点。同时,同素逆序词中还有一些是同义的,同素逆序而同义的现象以往还没有展开深入分析,汉语水平考试的应试指导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汉语词汇研究成果。
2. 同构同义和异构同义
同素逆序同义词分为同构同义和异构同义两种。我们先分析同构同义和异构同义,在此基础上说明汉语中词的教学和词汇教学
2.1 同构同义词
2.1.1 联合式
联合式构词是最常见、最能产的形式,同素逆序同义词中联合式的数量也占多数。联合式同素-逆序-同义词有名词的,例如:河山-山河、先祖-祖先;动词的,例如:查巡-巡查、爱怜-怜爱;形容词的,例如:健康-康健、干枯-枯干;其他的,例如:凡是-是凡、互相-相互等。一般来说两个语素同词性,整词与构成语素的词性相同。在句法层面,组成联合式的两个成分的次序是自由的,次序的变化不改变其基本意义,例如:哥哥和弟弟=弟弟和哥哥,水果和蔬菜=蔬菜和水果,在词法上也是如此,因此同素逆序而同义是可能的。
从历时角度看,一组词会经历共存共用阶段。如“压埋”和“埋压”是近些年出现的新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7版))都没有收录,两种说法都存在,而且词义完全相同。例如:
(1)截至18时,武警部队累计搜救被压埋群众8人。(人民网)
(2)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他与队友们救出被埋压群众5人。(人民网)
这种同义词一般不能长期共存,往往其中一个词会保留下来,冗余的形式被抛弃。例如:干涸 = 涸干、负荷 = 荷负、功勋 = 勋功、刺激 = 激刺。等号左边的是现在常见的词,《现汉》(7版)都已收录,等号右边的词现在已经很罕见了,《现汉》(7版)都没有收录,不过它们在文献中还能够找到,只是使用频率极低。例如:
(3)今齐世庸士之人,不好学问,专以己之愚而荷负巨任。(汉·桓宽《盐铁论·殊路》)
(4)驱张运动的发起,名流老辈小子后生,一齐加入,就是缘于这几种很深刻的激刺。(1920年6月9日上海《时事新报》)
(5)为了解开谜团,当地的文人雅士,还赋诗一首。“溢水井,有奇传,二百年来不涸干。……”(人民网)
(6)英雄王杰,生于山东金乡。少遇洪灾,曾破浪救马,邻人称异。入军旅,屡立勋功。(人民网)
2.1.2 偏正式
一般来讲,偏正式的同素逆序词词义往往不同,如“蜂蜜-蜜蜂、害虫-虫害、帆船-船帆”,由于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对立,一般来说词义不同,但也有逆序却同义的,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2.1.2.1“物体 + 形状”和“形状 + 物体”
先看例子:
糖块-块糖
石板-板石
茶砖-砖茶
冰棒-棒冰
骨盆-盆骨
表示物体形状的词有:丝、线、条、棒、饼、片、板、块、砖、锥、球、盆等等。左侧是“物体 + 形状”,《现汉》(7版)的释义能体现这种类型词语的语义关系,例如:
【煤球】煤末加水和黄土制成的小圆球,是做饭取暖等的燃料。
【面条】用面粉做的细条状的食品。
这类词还有:
铁丝、米线、金条、茶饼、雪片、
木板、纸板、塑料板、钢板
石块、冰块、金砖、石锁、煤球、
骨盆、火苗、冰花、火花、葱花、
冰花、火海、人海、辞海
再看右侧的“形状 + 物体”。例如:
线香、条幅、条纹、板材、板牙、
块糖、块茎、塔楼、球茎、棒骨、
盆地、尜尜枣、马尾辫、蜂窝煤
它们语义关系是“呈某种形状的物体”,《现汉》(7版)释义语序和这类词的语素次序也是一致的,例如:
【板材】板状的材料:大理石~|将原木加工成~。
【鸡心领】上圆下尖,近似鸡的心脏形状的衣领。
上述两种构词模式,尽管它们的语序、语义关系、字面义不同,但所指都不是形状而是那种物体,所以当“物体 + 形状”和“形状 +物体”语素相同时所指也就是相同的,这样便构成了成对同素-逆序-同义词。
《现汉》(7版)已经收录了“茶砖-砖茶、冰棒-棒冰”,并用“砖茶”释“茶砖”,用“冰棍”释“冰棒”和“棒冰”,说明“茶砖-砖茶、冰棒-棒冰”是成对的同义词。《现汉》(7版)虽然没有收录“板石、盆骨”和“糖块、块糖”,但是语料中“糖块-块糖、石板-板石、骨盆-盆骨”可以互相替换,所指相同,说明它们也是同义词。例如:
(7)老魏是H大的清洁工,大清早起来打扫人工湖到图书馆一带的板石路,傍晚就在女生宿舍楼下补鞋。(人民网)
(8)从东极镇政府办公楼下来,……走几步,狭窄的出口,便是一条石板路,一块石头紧咬一块石头。(人民网)
(9)麦芽糖,块糖,叮叮糖,香甜可口,回味无穷,童年的味道。(人民网)
(10)像什么饼干、巧克力、甜点心、糖块等都是人们喜欢在公交车上进食的,这是一个十分不好的习惯。(人民网)
(11)经过检查,张某的腰二椎体爆裂骨折伴脊髓圆锥损伤、盆骨骨折。(人民网)
(12)目前,该战士生命体征平稳,经诊断被确诊为骨盆骨折。(人民网)
例(7)和例(8),例(9)和例(10),例(11)和例(12),它们形成三对同素逆序同义词。
2.1.2.2 “动物 + 幼体”和“幼体 + 动物”
生物不同成长期可能出现不同的名称。例如树木有“苗木”和“树苗”,“苗”是“树、木”的“幼体”。人在不同成长期被称作“婴、幼、童、壮、老”等。动物的不同成长期的称呼也不一样,例如青蛙的幼体是蝌蚪。动物和幼体构成的同素-逆序-同义词有这样一些,短横的左边是“动物 + 幼体”,右边是“幼体 + 动物”:
羊羔-羔羊
雏鸡-鸡雏
猪苗-苗猪
先看左侧。《现汉》(7版)释义能体现出“某种动物所产的幼崽”和“某种小动物”意义基本是相等的:
【鱼苗】由鱼子孵化出来供养殖用的小鱼。
【鸡雏】幼小的鸡。
【牛犊】小牛。
【兔崽子】幼小的兔子(多用做骂人的话)。
【马驹子】小马。
表示动物幼体的词构词能力强,如“崽(崽子)”可以跟虎、狼、猫、羊、驴、猪等组合,“兔崽子、狗崽子”是骂人话;“羔(子)”可以跟羊、鹿、兔等组合,王八羔子是骂人话;“驹(子)”可以跟骡、马、驴组合;“雏”可以表示鸟(燕、鸡、鸭)的幼体;“苗”表示用来饲养的小动物,可以跟鱼、蟹、猪组合。有些动物的幼体有特定的名称,例如“犊(子)”指的是牛的幼体。
再看右侧的“幼体 + 动物”,表示幼体的“雏、苗、羔”也可以修饰动物名,如“雏燕、苗猪、羔羊。《现汉》(7版)等辞书已给“雏、羔”分立出这样的义项。例如:
【雏】❷ 幼小的(多指鸟类)
【羔】❶ 幼小的。如:「迷途羔羊」。《国语词典》
上述两种构词尽管语序、语义关系、字面义不同,但都指的是某种动物的幼体,所以两种构词模式所构成的语素相同时,所指相同,这样便构成了成对的同素-逆序-同义词。从构词能力来讲,“动物 + 幼体”的构词模式能产性强,“幼体 + 动物”的构词模式的能产性弱,只有“雏鸡、苗猪、羔羊”等少数几个,所以这类成对的逆序的同义词很少。
2.1.2.3 “大类别 + 小类别”和“小类别 +大类别”
这种类型的同义词如下,短横左边是“大类别 + 小类别”,右边是“小类别 + 大类别”:
神女-女神
鸡公-公鸡
人渣-渣人
城东-东城
先看左边。“神仙”是神话中的人物,也分男性和女性,因此女性神仙是神仙中的小类。这种构词模式构成的词还有“人精、仙女、人尖子、凤凰男”等,《汉语大词典》对“人精”的释义反映出了这种语义关系:
【人精】❷人中的精灵,指极为精明的人。
“仙女、凤凰男”的字面义就是“神仙中的女性、凤凰(家境不好而很有出息的人)中的男性”,而它们的所指也就是女性的神仙、男性的凤凰。
再看右边的“女神”这组词,这种构词模式的词还有“尖子生、男妓、渣人”等,“尖子生”字面义就是具有尖子属性的学生,“男妓”就是男性的从事色情服务的人,“渣人”是指品质卑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