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躬耕教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
·策划人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不仅是新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的精准描绘,更是广大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践行培根铸魂光荣使命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强国建设,教育优先;教育发展,教师优先。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江苏省自2009年起,先后启动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四有”好教师团队、省“双创团队”(教育类)、江苏省名师名匠名校长以及“百千万”乡村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江苏坚持思想引领、师德为先、业务为重,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着力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的第十个年头,广大教育工作者还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江涌厅长在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更加自觉培育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组织好教育家精神宣讲团,系统梳理江苏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我们特别策划了本期专刊,就是为了学习好、实践好、传承好教育家精神,通过深入解读“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新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提炼总结一线优秀教师躬耕教坛的实践经验,有效推进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营造“教师终身学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我省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公平共享、全面多样、适合契合、卓越创新”的教育先行高地作出贡献。
上一篇:
让教育家精神长出来
下一篇:
弘扬教育家精神 造就时代“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