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创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作者: 王丽爱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秉持创新的理念,教材创生是上好课的关键。从摸索前行、初尝创生教材,到明确方向、构建教材创生策略,最终归纳总结、明确教材创生路径,这条教研之路离不开创新这一品质的引领。

【关键词】创新;教材创生;专业发展;策略;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1-0091-03

【作者简介】王丽爱,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42)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1991年,我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连云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从此,我立足三尺讲台,与学生共同成长。随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步入高校,我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教研水平亦不断提高。回首教学的三十余载,有风雨也有阳光,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如何上好课,如何创生教材。作为草根教育实践者,能够在专业发展阶梯上一路走高,我深感教材创生的重要性,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摸索前行,初步尝试创生教材

刚工作三个月,县教研室来校视导,高中英语教研员殷淑娟老师听我的课,上课内容是“Hibernation”。课后,她对我说:“你把整篇课文内容——动物的冬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体呈现,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直观的整体感受。非常好!”我又惊又喜又懵,惊的是殷老师对我评价挺高,喜的是自己的教材创生方式受到肯定,懵的是不知“思维导图”为何物。殷老师耐心地向我解释思维导图的内涵、功用。

后来,我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发现思维导图是创生教材文本的一种有效工具,用以重构教学文本内容、梳理文本结构、整体呈现文本内容,使之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1997年,我开设区级公开课“Australia”,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又加上文本中描述的澳大利亚的地形地貌(山脉、沙漠)、当时的晴朗天气(白云),将文字、思维导图、简笔画整合运用,呈现文本内容。后来发现此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多模态”文本。

同年,我获得连云港市中学外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次年,我有幸跟随连云港市英语教研员黄淑青老师,观摩全国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全程聆听黄老师对每位参赛教师对于教材文本处理的评析,受益匪浅。在下一届连云港市中学外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我受邀担任评委,再次全程跟随黄老师学习,这使我对于教材创生的认知又上一台阶。我初步了解到教材创生是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围绕主题,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生成新的教学资源的过程。

二、找准方向,构建教材创生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这一理念像一针强心剂,激发了我投身新课改的热情;又像一座灯塔,指明了我教学之路的方向;又是一场及时雨,给我的教材创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加入连云港市高中英语教研员孟庆忠老师主持的“港城名师工作室”,跟随孟老师学习新课程、学做课题研究。我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后主持完成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确立了基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教材创生系列策略。比如,关于人文资源的创生,我们可以依托教材资源,挖掘文本内涵;运用文学评价,提升判别能力;运用环境资源,营造人文氛围;利用背景资源,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精美语言,培养审美情趣;合理分配时间,促进学生成长。

2009年4月,连云港市教研室举行首届“连云港市新课程优秀课展示”活动,英语学科展示六种新授课课型。经层层筛选,我幸运入选,展示Grammar and usage板块。课后,孟庆忠老师这样评价:“王老师的课没有常见的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罗列,而是紧扣语法项目,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有效链接资源,二度开发教材,创设精巧风趣的语境,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有效提升了学生语法综合运用能力。”这正是新课标提出的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

2011年,我参评连云港市学科带头人,当时课题是“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我采用多模态文本形式,创生教材文本。首先,用SHE演唱的《中国话》第一段导入新课,我打节拍,全班一起说唱,课堂氛围瞬间嗨起来。随后,我引导学生梳理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对比简体字与繁体字,补充中国语言的最新发展情况:出现了被赋予新意的旧词、外来词和出口词。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给力”一词的不同变形,包括动词geili、名词gelivability、形容词gelivable、反义词ungelivable。之后,我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中国汉字发展的宣传册并展示。这种创生处理让学生明白中国不再仅仅借用外国的词汇,现在的汉字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适时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隐性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文化熏陶。最后,用《中国话》的第二段结束本课教学。全班同学打着节拍,一起说唱,使本课教学在最后两句“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中达到高潮,凸显本课的主题,并在高潮时休止。评委朱崇珍校长说:“王老师的课很潮,教材创生处理、师生互动均非常精彩。”我顺利被评为连云港市学科带头人。之后两年,我获得江苏省教学设计一等奖、连云港市基础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连云港市第一届中小学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一等奖,被评为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首批名教师)。

2017年,我主持完成江苏省教研重点课题“基于‘协同论’的高中英语‘师生协同发展’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构建了基于“协同论”的高中英语“师生协同发展”教学模式,提出教学设计与发展目标协同、与评价指标协同的教材创生策略,并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开课,示范操作方法。2019年,此课题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研成果一等奖。随后,我把师生协同发展的教材创生策略推而广之,运用到学校全科教学中。作为教学部主任,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学校已有的“生命课堂”理念,构建“连高共同体生命课堂”教学范式,包括“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师生与生活互动”,拓展创生教学资源,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助力学校连续多年获得连云港市教学质量奖。

2023年,我主持完成省级课题“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策略研究”“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探究主题语境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教材创生方式。针对阅读教学教材创生的不足,我认为要深度研读语篇,宏观规划阅读教学;聚焦语篇主题,整体设计导读问题;整合信息结构,不断增强语篇意识;关注体裁类型,自觉树立文体意识。

三、归纳总结,明确教材创生路径

教材创生前,教师应潜心学习课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切实理解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更新师生角色定位,由被动实施“教、学教材”的客体转变为主动创生教材的主体;深层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写体系,明确教材编写意图;通读教学单元,确立单元主题,理清板块关联;深入文本,确立文本主题,了解文体特点,明确写作目的;走近学生,准确了解学情,确定教学起点。

教材创生中,首先要预设资源。教师应指向教学目标和文本主题,调整教学顺序,增删教学内容;整合多种教学手段,链接传统文化、时政热点、乡土资源等多模态有效资源。其次要创设情境。教师应聚焦文本主题,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根据文体特点,设置梯度明显的问题链,生成文本信息结构,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感悟作者写作意图、迁移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生文本多元价值。再次要创生资源。教师应预留创生时空,组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学习活动,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通过思维碰撞,动态创生教学资源。最后要多元评价。教师应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生成信息沟,促进师生信息互通、互教互学,实现协同发展。

教材创生后,教师应基于学生作业反馈情况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再次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确定下节课的教学起点,准备下节课的教材创生。

教材创生使我获益良多,并激励着我紧盯目标、踔厉前行。我的业务水平得以明显提升,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全国一等奖;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劳动模范、正高三级教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连云港市第一期花果山教育英才(卓越教师)。

教材创生既是教师站稳讲台的根本,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敲门砖、铺路石。我从懵懂摸索,初尝创生教材,到明确方向,构建教材创生策略,归纳教材创生路径,一路上多位恩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引领我攀登职业阶梯。心怀感恩的我决心学着恩师,回馈社会,引领示范,助力同行进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