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智慧放手”成就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作者: 范洪亚 刘娟【摘 要】“智慧放手”让学生在自主、自治、自觉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学习。在“智慧放手”的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给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变被动、从众学习为主动、自主学习,变单一学习途径为多渠道整合学习资源,变机械式只求学会为自主高效会学,使学生享受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高中英语;智慧放手;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9-0051-04
【作者简介】1. 范洪亚,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扬州,225007)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2. 刘娟,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扬州,225200)教师,高级教师,扬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智慧放手”,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即教师培养学生积极和主动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提出“我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学习该内容意义何在”“怎样学才能高效达成”等相关问题。
“智慧放手”的关键在于“智慧”,教师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表达意见和见解;注意倾听学生,用心去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分享和参与的空间和时间。[1]因而,“智慧放手”要求教师主动担起教学的组织者、领航员和促进者的责任,教学中要适时给时间、给任务、给期望、给路径、给空间、给机会,做到“智慧”到位、“放手”到位。
一、“智慧放手”成就高效英语阅读课堂的实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要实现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从教学“前台”走到教学“幕后”,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和探究”的高效学习平台,积极为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条件。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鼓励教师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2]
“智慧放手”能成就高效英语阅读课堂。江苏省扬州中学刘娟老师开设的一节高二英语名著阅读研讨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课选用了《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中的小说《百万英镑》。本篇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流落异乡的落魄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而后演绎了一系列滑稽可笑的故事。
课前,教师为后续的“智慧放手”课堂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如从学习小组的构建、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任务的分工、阅读过程的跟进(进度确定、阅读情况督查、阅读质量检测、讨论交流、评价、推荐等),到最后的阅读成果的分享;又如从小组制订阅读进度表、任务督查表、任务评价表,到组内过程交流、资料增删讨论、改进意见交流以及最终的推荐汇报人选等。教师始终站在教学的“幕后”,“鸣锣敲鼓”及时为学生呐喊鼓劲,“参与讨论”适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交流访谈”及时为学生出谋划策,“敞开渠道”为学生释疑解惑,为后续的“智慧放手”组织课堂教学扫清了障碍。
根据课时安排,本节课为阅读成果分享,授课形式以学生演讲、表演为主。课堂上,教师再次“智慧放手”,让学生走向教学“前台”。具体操作如下。
1.直接导入,“智慧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阅读成果分享,此前的一周,学生已认真阅读小说,并为本节阅读成果分享课做了精心准备,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鉴于此,本节课的课堂导入宜简洁、直接。
【教学片段1】课堂导入
Good afternoon!I am pretty sure that all of you are quite aware of your reading plan for this book. But I still want to mention it again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lesson (show the reading plan in PPT). As is scheduled, you read one of the novels last week. And today it’s time for you to share whatever you have experienced through reading Mark Twain’s short story The £1,000,000 Bank-Note. Here we go. English monitor, it’s your job now.
上课铃响毕,教师便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分秒之间将学生推到了教学的“前台”,让学生切换到了自主学习的轨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我的课堂我做主”。
2.成果分享,“智慧放手”让学生自治学习
课堂是每个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教学过程变成动态生成,让师生在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理念、情感和体验,从而为丰富教学内容、展现教师智慧、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3]
教师“直接”导入后,让课代表走上“前台”,主持整个阅读成果分享的过程。课堂上,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课堂时间安排紧凑,课堂组织有条不紊,课堂氛围和谐融洽,“课堂自治”卓有成效。
【教学片段2】课代表主持
Now it’s time to share what we have achieved in reading. Please give your presentations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Group A: Introduce Mark Twain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g of the novel.
Group B: Present the Plot.
Group C: Analyze Character—Henry
Group D: Analyze Character—Crowd
Group E: Analyze Character—Portia
Group F: Act out
The book itself gives u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s well as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short story The £1,000,000 Bank-Note. Unfortunately, it is a Chinese version and not precise enough. Here, we have prepared a more detailed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Group A, it’s your turn.
让学生主持课堂是一种创新。学生主持课堂、组织课堂、零距离沟通,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及时捕捉自己思维的亮点,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片段3】作者和写作背景等介绍
本环节中,Group A的学生代表发言,介绍马克·吐温的相关信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网络和其他渠道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加深了在阅读过程中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为后续阅读作铺垫。
【教学片段4】小说情节介绍
本环节中,Group B的学生代表发言,介绍小说情节,包括小说的结构、主要人物、背景故事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情节发展等内容的思维导图,并适当做阅读批注,及时记录阅读感受。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阅读名著,可以激发学生多角度、宽视野看待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名著中的故事情节能够调动学生运用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去解读作品,获取名著中深刻的主题意义,深入了解人性的真善美、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修正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片段5】小说人物介绍
Group C,D,E承担分析人物的任务。汇报时采用思维导图和演讲的形式,既可以帮助其他小组同学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也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片段6】片段表演
本环节的教学中,Group F选取Henry在裁缝店的片段,由三位学生分别扮演Manager、Sales assistant和Customer。通过生动传神的短剧表演,演绎出Henry出示百万英镑前后店员态度由冷漠变为阿谀奉承的夸张变化,体现出学生对小说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延展性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揣摩名著中人物讲话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方式,然后对名著片段进行朗读或表演,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可以组织相关内容的英语演讲或写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适时追问,“智慧放手”让学生自觉学习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与文本交流、挖掘文本内涵、积极讨论相关问题、主动多角度和多层面分析问题、大胆陈述见解。阅读成果分享过程中,教师在各个环节适时安排追问,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对各组表现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能激励学生重新审视与作品相关的背景、主题、人物和情节等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新认识、新理解和新思考。
【教学片段7】学生互评
追问1:How did the group members depict the tailor or shopkeeper’s reaction to the million-pound banknote in the performance?
教师在追问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的疑惑,鼓励学生对各组汇报成果进行评价,以促进彼此进步,实现共同提升。
【教学片段8】激发思维
追问2:What does Mark Twain intend to tell us by the novel?
教师恰到好处的追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名著文本,提升其阅读的质量和深度,使学生在交流中真正有所收获。
二、教学实践反思
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不教”的境界,教师需要肯“放手”、敢“放手”、善“放手”。肯“放手”是一种教学态度,敢“放手”是一种教学胆识,善“放手”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教学智慧。教师要将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自发和内生的学习追求、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帮扶下,通过学生自主、自治、自觉的学习活动,实现智慧的自觉生成和师生生命的共同生长。通过此节“智慧放手”课堂实践,笔者有以下三点反思。
1.“智慧放手”需立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智慧放手”成就高效英语阅读课堂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要做大量耐心和细致的前期工作,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入手,让学生切身体会自主学习有益于自身的能力培养、高效学习和终身发展。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自觉、持续的学习能力,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自治、自觉学习,减少被动、盲从和依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智慧放手”需立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智慧放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其团队精神,鼓励合作分享。教师要关注学生与人沟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智慧放手”需立足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
“智慧放手”的高效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要组织集体探究,把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搜索、批判选用、形成观点,然后小组展示、合作分享、大胆质疑、答辩解惑以及教师的深究追问、点拨提醒等方式,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教师要关注概念和问题的发现方式和探究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结构化知识,提升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英语教师,2009(8):18-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陈久贵.构建“和谐课堂”的原则与方向[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2):24-27.
[4]高琼.内生课堂:让学生自主、自治、自觉学习[J].人民教育,2020(2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