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设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三阶段

作者: 孟天

基于逆向设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三阶段 0

【关键词】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逆向设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9-0093-02

整本书阅读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功能,以学生自主阅读、摘抄、读书笔记和课堂分享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交流和表演。逆向设计是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理论,它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确定预期目标;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第三阶段,设计学习体验活动。

本文以外研社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2级的The Piano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运用逆向设计理念及方法,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一、制定教学目标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文本特色和学情,设计具有逻辑性、进阶性的教学目标。该小说为双主题,分别是“self-fulfilment”和“generosity”,属于“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范畴,涉及“自我认知、自我提升”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小说围绕主人公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现展开,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亲朋好友的慷慨相助,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口语表达流利,具有英语泛读的习惯,但在精读复杂文本、整合核心价值和主题把握上仍有不足。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进取心,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缺少深入了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第一,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与读后分享讨论,获取小说文本信息,厘清人物关系,梳理小说情节结构;第二,学生能够运用STEAL人物分析法辨析人物典型特征,归纳小说的主题意义;第三,学生能够表达个人观点,剖析小说主人公成功的因素,并结合个人经验谈论成功经验。

二、确定评价方式

教师应立足于小说主题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水平和学习预期的差距。在课堂以外,教师还可收集学生自主阅读后完成的阅读单,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性证据,及时调整教学流程,针对学生学习薄弱点提供更具体和有效的反馈。本节课的阅读教学评价见表1。

三、规划教学活动

在课前,教师精心设计自主阅读单。自主阅读单是教师研读小说后根据学情设计的阅读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抓住小说主题。随后,教师收集阅读单,大致了解学生自主阅读情况。本阅读课主要包括以下6个环节。

1.小说兴趣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理解小说,从小说封面入手,激活学生已有图式,由小说封面的图画展开想象,让学生联系小说主题谈论自己的感受。

2.表现性任务一:小说“情节山”建构,解析人物关系图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小说的写作视角,运用小说目录关键词完成故事梗概。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说情节搭建,挑选小说插图,完成小说“情节山”,厘清小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细读小说插图中的人物,进一步完善小说结构。

3.表现性任务二:小说人物特征分析

明晰小说结构后,教师挑选典型人物话语,引导学生辨析、匹配人物和话语,分析小说人物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挑选小说高潮部分,引导学生运用STEAL人物分析法分析小说主人公Tony,包括语言(Speech)、思想(Thoughts)、对别的角色的影响(Effects on others)、行为(Actions)、外形(Looks)这五个方面。随后,教师提问:“What has changed Tony?”学生对比主人公今昔变化,从分析人物自然地过渡到对小说主题的推断。

4.表现性任务三:小说表演展示

为深入理解小说,学生需要反复阅读,体会其语言魅力。小组表演是推动小说阅读不断深入的方法,是学习过程中新的生成。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反馈,引导学生产出,实现动态评价。小组表演展示后,小组互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更客观的认知。

5.表现性任务四:小说创新联想

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小说主人公成功的因素,总结小说主题。将小说主题意义延伸到学生生活,学生意识到不断进取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且应怀有感恩之心。

6.自我评估交流

阅读课前学生已完成自主阅读小说,撰写了自主阅读自我评估表,内容包括:Words I’ve learnt;Sentences I like;My thoughts;My questions;Will I recommend the book to others?Why?教师通过整理和分析自我评估表,可以全面了解学生自主阅读情况,并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学生基于自身情况填写自我评估表,并在课上交流,明确需要提高的部分和下一阶段自主阅读的目标。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