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项目式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作者: 邹修香

开展项目式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0

*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中小学重点课题“指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项目式写作教学实践研究”(B/2022/03/21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项目式学习引入写作教学,教师通过设置挑战性的项目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到写作项目实践中,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创意的生成、写作的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写作教学;创新思维;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50-0046-03

【作者简介】邹修香,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金湖,211600)教研员,高级教师。

当下的写作教学教师往往较为重视“作前指导”和“作后评价”环节,而忽视了对“写作过程”的指导。项目式学习是学习者综合运用知识、研究真实而又复杂的问题、重视体验探究的一种动态生成的学习方法。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写作教学,教师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通过设置复杂的项目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写作项目实践,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创意的生成、写作的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一、开展项目式写作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价值

(一)项目式写作教学的内涵

项目式写作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写作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活动,指导学生开发写作资源,整合写作情境,激发写作活力,实施语言梳理、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语言归纳等学习活动,来完成一个特定的写作任务。

(二)项目式写作教学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价值

项目式写作教学主张开发写作问题资源,整合多元写作情境,营造自主、开放的写作氛围,创设开放、融通的写作活动场域,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学生产生观察、联想、灵感、顿悟等积极思维活动,并在对写作成果的评价中,对创新思维方法细化迁移,实现“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以项目式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探究

本文以“有创意地介绍民俗”作文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探索如何启动、开展项目,助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启动项目:整合规划

1.设置挑战性任务

项目引入阶段,教师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面对具体的问题和任务,寻找新颖的解决方案和创意的表达方式。统编教材中很多课文与写作主题紧密联系,教师如果能对单元课文巧妙整合,便可形成项目式写作主题。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介绍民俗民风”为主题,编排了《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和吴伯箫的《灯笼》四篇课文。这一单元的阅读要求是“体会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在教学课文前,笔者这样导入:“同学们,语文公众号将推出一期《有创意地介绍民俗》栏目,邀请大家将我们当地的民俗推荐给更多人,为家乡代言。你介绍的民俗怎样才能成功入选公众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课文,看看作家们又是怎样介绍民俗风情,并寄寓一定的情思的。”

情境任务的创设,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借鉴单元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具生活化,促进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变。同时项目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需走进生活,进行调查了解、人物采访、查阅资料等一系列的活动,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后,才能选取最典型的人物事例,在现实情境下进行有意义地写作。

2.设计项目规划表

教师在项目开展前,指导学生设计项目规划表,以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执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例如,“有创意地介绍民俗”作文教学,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写作任务出发,进行项目规划,形成相应的项目规划表。(见表1)

表1 项目规划表

[项目成果 民俗广告词、民俗文创书签、民俗介绍文案 项目核心任务 有创意地介绍民俗 项目时长 两周 驱动问题 怎样有创意地介绍民俗 项目

子任务 人物访谈 仿写训练 创意表达 文案推送 项目评价 利用评价量表,对项目进行实时评价 ]

(二)实施项目:任务驱动

1.提供阅读支架

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课文,找准阅读借鉴点,指导学生从语言特点、选材构思等多方面进行借鉴,使学生写作知识结构化。

例如,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准每一篇课文在写作方面的借鉴点,讨论提炼,通过仿写进行迁移内化,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社戏》一文,可引导学生提炼出写作特色:叙事中融合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安塞腰鼓》一文,可引导学生提炼出语言特色:通过丰富的排比来表现盛大的安塞腰鼓场面,场面和句式相得益彰。学生带着项目任务,在习得名家表达方法的同时,还需思考如何创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名家名作、文献资料目录、查阅资料的网址等,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开发写作资源,以支持学生进行研究和创作。

2.指导实践策略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通过实地调研、采访访谈等方式,积极搜集和整理与写作有关的资料。例如,“有创意地介绍民俗”写作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民俗方面的资料,选定访谈的问题,设计访谈记录表,拍摄具有重要意义的照片等。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把生成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制作民俗文创书签时,教师可展示故宫文创书签,让学生思考故宫文创书签是怎样展示故宫特点的,广告词又是怎样突出故宫神韵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民俗文创书签,选择能够展示民俗特点的角度来制作图片,同时也要考虑广告词如何体现民俗特点、展示民俗魅力。

3.鼓励创意表达

在项目式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不再是对着文题直接写作,而是建立在调查访谈基础上的观察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尽相同。

例如,有两名学生一起访谈淮安剪纸传承人陆功勋,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同,写出的作文也不同。一名学生对剪纸这一技艺过程感兴趣。所以该学生注重学习传承者的剪纸过程,最后以《巧手剪纸》为题,用对比手法,把传承人熟练精准地剪纸和自己手忙脚乱地剪纸形成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剪纸技艺看似简单却变化莫测的魅力。另一名学生思考的重点是如何保护剪纸技艺,所以他调查访问的重点是如何更为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剪纸,他的作文题目为《剪纸代代相传》。

(三)管理项目:成果评价

1.关注过程评价

为了考查学生项目任务完成情况,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例如,“有创意地介绍民俗”写作教学,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表,进行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调查访谈环节,形成的访谈记录表、拍摄的相关视频图片;课文学习时,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学生搜集到的创意素材等。评价项目包括写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学生在听取老师、同学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素材再次进行调整重组,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灵感。

2.重视成果评价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会创造出不一样的项目成果,这些项目成果形式多样,有调查报告、文创书签、视频录像、推介文案等。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在写剪纸文化的作文中,两名学生访谈了同一位传承者。完成作文后,他们可以先在小组内相互阅读,听取小组同学的修改意见;然后请剪纸传承者看看学生是如何描写民俗文化的,也听听他的想法;再在全班范围进行交流,结合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对文章进行修改。在成果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指导、讨论反馈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及时反馈和适当指导。最后,小组可以对组内优秀文章进行进一步制作和编辑,结合图文,通过微信或QQ平台推送,供更多人阅读和评价。

项目式引入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写作素养。教师应根据项目式学习的特点设计和实施写作教学,依据新课标理念对统编教材进行合理开发。这需要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改革。

责任编辑:徐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