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分析

作者: 于一凡 赵瑶瑶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更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性。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英语教学成效。为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为学生带来不同以往的阅读学习体验。情境创设基于自身优势,应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很强的适用性。教师要提高对情境创设教学法的认识,采取有效策略把情境创设落实到阅读教学实践中,助力英语阅读教学在“双减”背景下取得更好成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1. “双减”背景下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词汇、语法等。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兴趣。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情境创设应用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把情境创设付诸阅读教学中。

1.1有利于减少学生阅读学习障碍提高效率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尽量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阅读教学应用情境创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不同于传统阅读教学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新颖的体验下学生会逐渐降低对阅读学习的排斥,进而感受到阅读学习的乐趣,从英语阅读学习中收获更多。英语阅读基于各种原因学生学习较为吃力,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理解阅读内容,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的氛围感,有利于推动学生阅读学习的开展。由此可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减少阅读障碍,在生动的阅读学习体验中增进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从而为英语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1.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压力,所以在“双减”背景下各科教师要有意识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情境创设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学生减少阅读学习障碍,还能使学生在优化的教学环境下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这对学生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利好,同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学习英语,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深度学习,进而完成知识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相关情境中开展英语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借助发散思维表达对生活、事物等的认知,在其中获得满足感。学生还能在情境中形成英语阅读学习的闭环链,在不自觉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1.3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兴趣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情境创设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学习模式,获得一种具有较强趣味性的阅读学习体验。教师长期把情境创设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还能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在面对具有难度的阅读学习中开展深入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2.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2.1深入整合文本优化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教材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材文本的研究,着眼于整体,使情境创设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双减”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英语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后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平时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将阅读内容加以整合,实现阅读内容与情境创设的融合。从英语教材设计来看,每个模块都有比较集中的主题,这有利于教师情境创设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情境创设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借助情境创设达到优化教学模式的目的,帮助学生完成具体知识的学习和潜能的挖掘。教师可以从单元阅读教学着眼,根据阅读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开展单元学习前就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对英语阅读获得深刻认知。英语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的质量,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做好配合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鲁教版八年级英语的“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对本单元的阅读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明确本单元内容主要集中在两封书信中。从单元题目来看,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有关。再深入分析两封书信内容可知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性较强。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本单元教学进程。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两封书信,对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教师要指导学生解决。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理解阅读内容,并从中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书信的格式,并要求学生基于对阅读的学习给自己父母写一封信。在此背景下,学生的阅读学习动机会更强,阅读学习成效也会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还要给学生表达阅读感受的机会,使英语阅读教学彰显在情感教育方面的成效。教师要加大情境创设力度,提高情境创设的利用率,使学生长期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下不断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另外,教材阅读内容相对有限,学校还可以集合众多力量开发英语阅读校本教材。在开展这一工作时教师要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比如学校资源、教师水平、学生学习能力等,还要根据初中学生兴趣特点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阅读话题,比如Football game等。这类话题不仅方便教师创设情境,还能使阅读教学具有多元化的形式,使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使英语阅读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2.2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内驱力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就要认识到激发学生内驱力的重要性,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教师在英语阅读情境创设中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实现更好发展。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认可,从中可以看出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初中英语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时要把传统的静态阅读教学转变为动态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会给学生感官带来较大刺激,从而使学生在多种正向刺激下以良好的状态开展英语阅读学习。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英语阅读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比如在寓言类的阅读材料中学生经常遇到困难。为使学生在强烈的内驱力下开展英语阅读学习,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从网络获取相关资源,把阅读材料的寓言内容通过几个镜头或者一段视频加以呈现。这种动态化的情境创设相比传统阅读教学有诸多优势,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寓言内容;其次,学生会集中注意力,从而使阅读学习更有效率;最后,学生在后期阅读中会根据内容形成画面感,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教师在应用情境创设开展阅读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目标,还要达成能力素养目标,让学生不再把阅读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爱好。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还要有效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增强自我认同感,促进学生的无意识学习,使学生在单词记忆以及语法学习中有更大提升。另外,信息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还要促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加以内化吸收,从而实现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的开展,使英语阅读学习发挥出更大效能。

2.3利用大单元整体设计促进教学情境的贯穿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还要认到大单元整体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情境创设在其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基于英语教材的单元设计,教师要利用大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开展阅读教学,使情境创设可以贯穿到整个过程中。英语教材中很多内容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教师在课前要加强备课,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使高质量的情境创设为阅读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情境创设的切入点,使情境创设对本单元阅读教学更具适用性。教师还要明确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创设情境,使其为重难点的教学提供服务。教师在应用情境开展阅读教学时还要适时加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阅读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这种有意识的引导会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大单元整体设计中情境创设的贯穿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高质量完成阅读学习。生活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理解阅读内容,还能使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两者的互相促进和共同提升。生活情境的创设对学生课堂注意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在开展鲁教版七年级“I’d like some noodle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促进教学的开展。这个主题学生在生活中常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为了检验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阅读内容。在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对阅读内容会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为复述做好铺垫。通过大单元整体设计情境创设的融入,学生注意力得到明显提升,这对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也会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创设可以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不断调整优化教学方式。情境创设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并加强对其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探寻更多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大的推动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要重视情境创设经验的总结,使创设的情境对阅读教学以及学生有更强的适用性,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新教育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