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增强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赵波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同时还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在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1. 优化课堂导入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1充分利用实物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实物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借助实物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浅显,大部分单词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实施课堂导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例如,在教学“banana,apple,peach,pear”等单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从家里带各种各样的水果到课堂上,然后,通过实物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些水果用英语应该怎么说吗?”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入正题;还可以让学生遮住眼睛走到讲台上,让学生通过触摸的方式猜一猜这是哪种水果。同时,教师要尽量用英语引导学生:“What’s this?”、“Touch it and guess”、“What color is it?”等,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2利用英文实施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和唱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利用英文儿歌或歌曲实施课堂导入,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例如,在教学颜色单词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首“Color song”让学生在节奏鲜明、曲调明快的英文歌曲中,感受各种色彩,并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

2. 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言学习需要回归特定的语言情境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语感和应用能力。因此,我们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不同情境之中,丰富学生直观体验及感受,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现场表演的方式创造一个情境,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设计一个剧本,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自己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在表演中学习,在表演中提高自己。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生日聚会的场景,让学生选择角色进行表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如,我们可以设计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购物者和售货员,在购物的过程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动力,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一举两得。

此外,英语语言具有整体性特点,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也要保持整体性,在过去教师会把词汇教学和句型教学分离,当学生熟练掌握词汇知识后再进行句型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等于将英语学习割裂开来,学生很难将词汇、语法和句型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对学生感知能力和语感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实现整体学习的目标。例如,在学习“自我介绍”的时候,教师可以将“wh”开头的词汇进行汇总,如“whom”、“whose”、“who”、“when”、“where”、“what”,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记忆。随后再将人称代词进行汇总,如“I”,“you”,“he”,“she”,“her”,“his”,“me”,“myself”,“herself”,“himself”,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宾格、主格、所有格的相关知识,随后,引导进行对话练习“Hi,my name is Liming. What’s your name?”,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熟练、自信地向他人介绍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 营造良好语言氛围,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需要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和环境,因此,我们要多用英语进行授课,不断地用英语刺激学生听觉神经,让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环境中,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达到巩固提高的目标。听力水平是英语能力的重要一部分,提升听力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听多练,而学生接触到的英语环境是非常稀少的,而课堂则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渲染英语氛围,让学生处于听力环境中,不断接受刺激,逐步提高听力水平。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英语知识薄弱,教师如果完全也能够用英语表达,学生可能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但随着学生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加大英语授课比重,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如果发现学生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就要适当放慢语速、停顿,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动作表情,让教学更加直观形象,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例如,在学习“This/That/It is...”这些语法时可以借助肢体语言进行展示;在学习介词、副词和形容词时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短语含义,比如“Look!It’s my parrot. It’s beautiful. It can sing well. Now it’s sleeping.”我们可以借助视频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信息,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4.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优势特点,利用这一技术实施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改变生硬的课堂教学状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新鲜有趣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课件,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作为英语教师,如果采用过于靓丽的教学课件,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无法顺利掌握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Animals”时,可以事先准备教学所学的图片与资料,甚至可以截取《狮子王》的英文版电影片段。课堂开始阶段,教师打开课件,让学生通过大屏幕感受绿意盎然的大森林,在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接下来是小动物陆续登场的画面;然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配以标准的英文发音,从情感上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动物单词的掌握能力。

5. 优化英语作业设计,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5.1优化英语作业内容,提高练习质量效果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在设计作业时要杜绝题海战术,优化作业内容,挑选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提高练习题目的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去繁重的作业量不仅没有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反而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和心理,为此,要改变繁琐的作业模式,设计简明但不失针对性的作业题目,提高作业的适量化和有效化。如果作业数量太多,很多学生就会生出抄袭作业的想法,因为在他们心中认为自己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不仅失去了练习的意义,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包袱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敷衍了事的心理,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

5.2打造线上作业模式,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要借助互联网打造线上作业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优化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线咨询问题,打破时空的局限性,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学生薄弱项,利用周末时间整合作业要求,统一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第一时间提交到老师那里,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还能节省第二天批改作业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更有助于下一步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整改,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此外,还可以开设直播间,陪伴学生共同完成作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评价作业时要多使用赞赏的语句,表达对学生表现情况的认可和肯定,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学生真的出现问题,也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习惯和态度。

6.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必须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和尝试,从而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敏.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生英语, 2023(30):41-42.

[2]张雯. 优化教学教法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究[J]. 考试周刊, 2021(96):82-84.

[3]姚雪梨.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优化信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研究[J]. 天津教育, 2021(3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