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 翁锶娴

基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0

核心素养对于英语新课程改革具备引导性价值,明确了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在英语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把握传统的“应试思维和观念”,立足于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语言能力作为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以及语言理解、掌握、表达和应用等能力。鉴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指向英语新课程的要求,聚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塑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1. 高中英语语言能力与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

1.1英语语言能力概述

顾名思义,语言能力就是语言记忆和运用能力。鉴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还应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应用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内心与想法。可以说,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语法知识,并不意味着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能力。而学生的语言能力,则真正体现了学生英语知识掌握情况,体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英语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还对高中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英语课堂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意识;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使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后进行互动与交流;强化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

1.2高中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语言能力作为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不仅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发展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关键。鉴于英语语言能力的内涵,在培养英语语言能力时,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从表达能力、语言思维等方面进行强调,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应的语言思维,进而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另一方面,鉴于英语学科的特点,语言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其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对学生的语篇理解、知识内化等方面的提升都存在极大的意义。鉴于此,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深度,真正满足了英语核心素养下的要求。

2. 聚焦英语语言能力,积极推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2.1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实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课堂影响尤为直接。基于高中英语语言能力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唯有充分发挥课堂的价值功效,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以便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中。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唯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组织观念和模式,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言培养要求,全面加强课堂环境建设,为其营造一个开放、生动的英语课堂氛围,以便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中;另外,在构建英语课堂氛围时,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鼓励价值,基于学生当前不愿意开口、不敢开口的现状,借助鼓励、肯定与激励,促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英语语言学习中。例如,在“Travel journal”单元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就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给学生预留了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想要去哪个地方旅游?或者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进行分享。如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踊跃参与到英语交流中。

2.2激活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开口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不敢开口”、“哑巴英语”一直是英语课堂的真实写照。因此,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这一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开口、敢于开口,使其在积极主动表达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唯有聚焦语言能力,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为学生打造一堂精彩的课堂,使得学生在别开生面的课堂中积极表达、敢于开口。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开口表达,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聚焦本单元的核心话题“保护野生动物”,在上课之初就给学生展示了一组濒临灭绝的动物图片。

据此,教师提出问题: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很多动物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animals in the picture? What animals are they? 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face of these animals that need to be protected? 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并顺利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同时,在具体的文本阅读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结合教材中的“Warming up”部分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problem?”如此,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增添趣味性的元素,并借助问题的引导,使得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

2.3基于交流互动机会,强化语言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集中体现在口语交流中,属于语言输出形式。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唯有告别“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尽可能为其提供交流与互动的机会,最终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思考、动口交流,最终促进语言技能的提升。例如,在“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就立足于学生喜欢看奥运会、对奥运会十分熟悉的现状,先为学生播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队进场的视频,之后提出问题:你喜欢体育运动?你喜欢看奥运会吗?你最喜欢哪一项活动?最喜欢的运动员又是谁?对奥运会了解多少?接着,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了几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与交流;随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你有机会参加奥运会,你会参加那些项目?”指导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发挥自己的联想,设计情境、编写对话。如此一来,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促使学生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促进了语言素养的提升。

2.4基于真实语言环境,发展语言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听说读写能力时语言技能的四大组成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直接反应了自身的英语综合素养,也是落实其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时,唯有基于英语学科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出真实的语言环境,以便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英语教学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基于本单元的核心主题,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中国传统春节为切入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勇于交流和分享等,最终实现了语言能力的提升;再比如,在“Earthquakes”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地震”,利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相关图片、视频、影视资源等,使得学生形成强烈的感知。接着,抛出问题:What is the film abou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ilm? What happened?之后,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通过交流与探究,共同完成文本的阅读学习,并在阅读思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2.5实施拓展内容,强化语言培养效果

高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时,必须要立足于英语教材的内容,但又不能囿于教材内容的限制中。因为现行英语教材内容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了英语课程学习中的生成性,单纯地局限于英语教材中,就会束缚学生的视野,阻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鉴于此,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唯有指向英语核心素养下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单元中心话题,为学生适当补充一些新的学习内容,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打开其学习视野,最终促使学生在广阔的学习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例如,在“Friendship”的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基于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友谊”,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的中心话题,运用相关的英语词汇将心目中朋友的特征表述出来。接着,就提出问题思考“你认为哪种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除了人类,我们还有什么朋友?”同时,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又为学生补充了相关的阅读素材,包括英文歌曲、诗歌、名言、文章、故事等,使得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有效提升了其语言能力。

2.6基于趣味性活动,强化语言能力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常常专注于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将课堂所有时间都集中在知识点和习题讲解中。其实则不然,在调查中发现,适当增加课堂活动,不仅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还可促使学生在丰富的、趣味性的英语活动中,展开交流与表达训练,最终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英语活动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通常,为了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在班级中设置了英语角,给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的机会;同时,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听力,可在固定的时间内,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电影,使其在观看中促进英语听力的发展;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文阅读文章,以便于强化学生的阅读素养。另外,在强化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时,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基于文本内容,为其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Friendship”的教学中,为了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就结合文本的内容,给学生设置了一场演讲比赛,使得学生在演讲中促进了思维、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真正满足了学科素养下的语言能力培养目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鉴于此,英语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树立“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并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构建生动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互动与交流、为其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拓展学习内容、设置趣味性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