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见为实
作者: 侯银凤小学英语作业的主要作用一方面在于帮助学生对新习得的语言知识进行复盘、巩固,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于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验收,客观地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上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至关重要。传统的识记背诵,机械抄写等作业形式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创新作业形式成为作业设计的关键。适当地在作业布置中运用可视化设计不仅能丰富作业的内容形式,激发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兴趣,也能给学生呈现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所学的知识点,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可视化作业,让语言学习变得更具吸引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在实际的作业布置中多进行可视化的设计,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热情的同时,增强其语言学习效果。
1.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可视化
1.1可视化的体现
作业设计可视化主要体现在作业内容的可视化及语言学习思维的可视化,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了解需要完成的作业,通过语言文字及图片等载体,强化巩固,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一目了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一来不仅加快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反馈及调整效率。教师在设计可视化英语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两个角度开展。
其一,内容可视化。内容上的可视化不仅仅是文字的单纯体现,能引起人们视觉冲击的图片和色彩的也是产生共同影响的重要元素。丰富多彩的图片能非常生动地表达知识的重点,传递给人远比语言文字能描述的更多的内容。除了图片冲击,视频的影响力也同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英语作业本身也比较抽象,可视化的作业设计能帮助学生实现大容量的有效表达。
其二,思维可视化。文字和语言能很直观地被人理解,但思维却是抽象的,难以被看见的。基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运用可视化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具象化的呈现,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思维导图了,学生通过所学语言的整个思路框架去完成作业,能更系统化地理解掌握知识,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更深一层的升华。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将所学文本的内容进行呈现,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及关联性思维。
1.2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可视化的优势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可视化对于改进目前小学生作业完成消极的情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可视化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一来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而其他学科都是通过母语进行学习的,对于知识的熟悉感,会更倾向于学的顺手的科目。
二来本身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就缺乏语言环境因素,学习起来具有难度。因此,在小学生刚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就要保持好兴趣和热情,这样带能使其后续学习的动力更足。
此外,可视化的作业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体验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产生视觉冲击,从感官上持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从最开始的被动、抵触做作业变成自主积极地去做。
其次,小学英语作业可视化设计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来讲,对于大多数小学三年级才接触英语学科的学生来说,最开始的作业基本都是以抄写为主的笔头练习。然而,若全部作业都是以书面的形式来完成,语言练习这一块就会存在很大的缺失,极易导致学生学成“哑巴英语”。因此,教师必须要避免这一情况,切切实实根据学生的真实英语学习需求及课标要求去布置作业,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其英语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可视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多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自主创作和运用,比如鼓励学生用英语给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配文,或者鼓励学生根据所学习的语言知识的主题语境进行绘画创作,以此强化学生的语音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通过可视化的英语作业设计,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英语初期,起始阶段基本要掌握的就是英语单词,其次是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及文化素养,学生在完成可视化作业时,首先就是强化语言能力,通过解决相对具象化的作业问题的过程优化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最后通过对单词、语句及语篇的内涵的理解,提升其文化素养,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2.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可视化的策略
2.1因材施教的可视化作业
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可视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即是根据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不同掌握能力来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英语作业。虽然对于教师来讲无形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是能将每一位学生都关注到并掌握其英语水平,这对于后期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来说有极大的帮助。
以教学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班级学生对时间的表达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习力强的学生,教师可借助可视化作业来升华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比如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相关时间点和学生日常作息图片结合起来,让这一部分学生完成一篇以自身作息时间为主题的英语作文。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布置部分抄写作业,让学生熟悉时间点的表达及运用方法后,再将不同时间点的时钟图片呈现在作业中,让其按照图示去书写相关时间的表达。这样阶梯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作业难度的一步步提升。通过抄写对话先熟悉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然后再完成教师布置的根据图片用英语写时间的作业来验收学生的知识掌握理解程度,后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针对性地查缺补漏。除了借用图片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完成英语作业的兴趣。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设计的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能力需求,清晰客观地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及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2内容更加多元化的可视化作业
作为语言类学科,英语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除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课后的作业设计也需要更加能吸引孩子去主动完成。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创新多元化,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学习的乐趣,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这一主题课时,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与颜色相关的可视化作业,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记住新习得的色彩单词。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打破常规,让作业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并且更加多元化一些。比如,因为教材上颜色的教学引入是通过七色彩虹,七种颜色逐一的呈现。为使作业更具有吸引力,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几个魔法变色口诀,例如:red红色和yellow黄色一起可以变成orange橙色,red红色和blue蓝色一起可以变成purple紫色,yellow黄色和blue蓝色一起可以变成green绿色等,然后让学生回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老师的变色魔法口诀是否真实,这样就设计出了一项可视化的实践性作业,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进行叠加涂色,得到一种新的颜色,不仅丰富了作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此外,这种类型的作业还能够使学生学习并掌握更多的色彩单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
2.3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可视化作业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其工具性作用。当前部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偏向于语言知识的识记,缺乏对语言运用的训练,加之长久以来应试观念的影响,学生和教师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提升书面成绩上。因此,课后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可视化的作业设计使课堂理论知识与生活应用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的语言运用机会。尤其英语语言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输出练习,口语水平才能逐渐提升。
例如,在设计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课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结合Story time这个板块,为学生设计可视化的实践性作业,以做沙拉为主题,让学生在家录制视频:自己动手完成一份蔬菜沙拉或者水果沙拉,并能边做边用英语进行讲解。学生在动手做沙拉的过程中,也能口语输出自己相关食材准备过程。比如,课文中出现的:“I have tomatoes, carrots and onions. The vegetables are so fresh.”等相关句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及食材,对相关表达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通过实践性的可视化作业,将课堂的知识拓展到课外去运用,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亲身实践积累的知识才能记忆深刻。
3. 结语
学生有质量地完成作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因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是再一次对知识的巩固复习,也能有效验证其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然而可视化的作业设计,对于改变目前小学生英语作业完成不理想的现状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业完成的内容与步骤,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清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解决。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和心理出发,加强英语作业的可视化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黄晨晖.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可视化例谈[J]. 校园英语, 2022(29):85-87.
[2]李纯.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可视化例谈[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22(Z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