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与德育渗透融合研究
作者: 唐聪聪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强调价值观的培育和人格的塑造。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黄金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承载着不容忽视的德育使命。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生动、高效的教学方式,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天然的载体。考虑到新课标下的要求,英语情境教学与德育的融合不仅展现在教学内容上,更在于教学方法和环境的营造。借助人教版英语教材中丰富的情境和场景,教师能够设计互动性强、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收获道德教育的精髓。
1.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模式
1.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将英语学习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例如,在讲授My Family这一单元时,我们模拟了一个家庭成员介绍的场景。学生们不仅要用英语描述家庭成员的长相、性格,还将他们的爱好、习惯等内涵因素融入其中,巧妙地将课外积累的英语短语和句型进行应用。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实际意义。
1.2德育渗透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德育渗透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与情感素养。在同样的My Family单元中,我们穿插了关于家庭成员间关爱、尊重和合作的德育内容。例如,在一个生动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学生扮演父母和孩子的角色,讨论家庭中的日常事务,如分配家务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习到家庭生活中每个人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共同完成目标的合作精神。
1.3融合研究
将情景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英语学习,并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元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加强这种融合,课堂上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英语课内容相关的德育主题,如友谊、诚信以及环境责任等。比如在讲授有关环境保护的课程时,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的英语词汇,如“recycle”,“pollution”,“environment”等,还被引导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也培养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与德育渗透融合的有效方法
2.1以故事为媒介整合情感教育
结合情境教学和德育渗透的理念,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天生具有扣人心弦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很自然地整合情感教育,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生动的教材。选择适合小学生理解和感兴趣的英文故事,内容应涵盖友谊、勇敢、诚实、尊重等德育元素。这些故事不仅应具有吸引孩子们的情节,而且能够自然地植入德育的价值点。例如,在讲授“诚实”这一德育主题时,可以选用经典故事The Boy Who Cried Wolf。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能学习相关英语词汇,比如 “shepherd”,“wolf”,“village”,“trust”等,而且能够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来再现故事情景,创设相应的情境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故事之中。通过激活学生的感官体验来提升他们对故事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德育主题。可播放The Boy Who Cried Wolf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背景和情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更加投入到故事中,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后果。与此同时,在故事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模拟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在课堂上,学生分组扮演牧羊人、村民和狼的角色,重现故事中关键情节。故事结束后,开展引导性的讨论,这是情感教育和德育内化的关键。比如,讲完The Boy Who Cried Wolf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牧羊人,你会怎么做?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以故事中的教训为参照点。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出道德教训,并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行为,使德育教育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最后,分配与故事主题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实践德育价值。作为对The Boy Who Cried Wolf学习的延伸,学生被要求写一篇小短文,讲述一次他们诚实或不诚实的个人经历,并解释其中的教训。通过写作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不仅将在课堂上学习的德育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
2.2模拟真实场景教授文化礼仪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不仅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强调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德性的发展。基于此,模拟真实场景教授文化礼仪成为了一种有效结合英语情境教学与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要将情境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效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教授文化礼仪的策略来促进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礼仪的理解。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场景,如问候、用餐、参观等场合,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礼仪的教学。比如,在教授用餐礼仪时,教师可以选择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作为案例。播放一段关于英国下午茶的视频,通过详细展示当地人的服装、行为和交流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英国茶文化的初步理解,并提示他们模仿视频中人物的礼仪行为。通过展示与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英国下午茶的传统、如何品尝茶点、使用刀叉的技巧等,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文化中用餐礼仪的差异与特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有更深入的理解。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适应不同文化习俗和社会礼仪,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并模拟不同文化场景中的交际活动。在学习餐桌礼仪时,学生分角色扮演服务员和顾客。服务员需练习如何礼貌地接待和服务顾客,而顾客则学习如何正确点餐、用餐及表示感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形成文化比较矩阵,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做对比。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对社交礼仪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并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社交交往能力,从而达到深化德育教育的目的。
2.3采用多元文化材料
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德育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描绘各国儿童日常的教材,既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能在多样性中培育他们对不同性别、种族的平等态度和尊重。比如用 “My friends around the world”这样的主题来开展一个项目,让学生分组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增进他们对全球多样性的了解和尊重。例如,在教授关于食物的词汇和对话时,教师可以引入来自多个国家的传统菜肴和食物,例如中国的春卷、印度的咖喱等。通过展示图像、视频或实物,并向学生介绍不同文化中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特点,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文化和传统,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比如,在一节英语课上,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家乡的特色物品或照片,并向全班分享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学生可以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节日、风俗习惯等,同时其他同学可以向他们提问和了解更多信息。再比如,在学习关于节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两个不同国家的节日进行对比(例如中国的春节与美国的感恩节)。学生通过学习和讨论两个节日的庆祝方式、传统活动和象征意义,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和价值观。
2.4强化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为了有效融合情境教学和德育渗透,可以采用强化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且,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与德育渗透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特定主题进行集体探究。比如,让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学习有关烹调餐点的词汇。每个小组需要找到一个食谱,并向全班呈现,介绍食材、过程、口感等。这个任务促使学生相互合作,分享资源,帮助彼此。同时,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模仿各种职业,扮演不同角色。例如商场场景,将学生分成导购、客户、保安等角色。学生在场景中练习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通过沟通合作完成任务。此外,为了鼓励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还可以设定一些有趣的小组活动,让他们一起完成任务。例如小组拼图,当其中一组在完成时需要另一组辅助,也可以根据课程和教学主题设定类似的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和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的技能。另外,通过教授团队管理技能,让学生制定一个学校演讲比赛的方案,包括每个团队成员角色的分配,时间的控制以及任务的安排。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协调合作、互相扶持,以共同实现目标。这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不仅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有助于实现多方面素质发展。
2.5融入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当前,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小学英语教学也不应置身事外。通过设计与环保相关的教学情境,如讨论如何节约用水、用电,讲述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分类等,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在教学关于天气和季节的内容时,可以介绍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大自然。此外,也可以使用环保主题的多媒体资源、故事、歌曲等。通过更贴切、更认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实际问题和方法。此外,通过实际参与校园或社区的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栽树活动等,学生不仅能学习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还能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的公园、河流等地开展环保主题的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清理污染等。组织学生对于所学的环保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最后,利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意识,通过鼓励学生创造力和思维活跃,让学生在保护环境中产生乐趣和满足感。让学生用英语创作绿色LOGO、环保海报,并邀请他们在班级、学校或社交平台上进行展示。这将提高学生对于环保问题的认知和评价能力,使学生在自己的创意和动手实践中获得教育和信息。
3. 总结
通过综合研究情景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融合,我们可以为小学英语教育提供更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既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又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塑造。然而,仅有技能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人格和健康情感的能力,以应对未来多元化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