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一体链研究

作者: 祁世文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的根本。而课程思政将思想、文化全面渗透在教育中,主要目的在于借助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措施,各个院校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具有爱国情怀,同时促进人才在职场上能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中,教师普遍未能实现英语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时期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一体链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课程思政的概念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将思政课程纳入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体系中。课程思政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课程思政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对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通过讲授伦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操守。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2. 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应当注重“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程设计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培养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应当注重“创新”,将其和英语课程进行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自由思考和探索,更多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主动探究课程思政内容,逐渐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帮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不断开拓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需求

思政工作是高职院校所有工作基础和生命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领导。英语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正确理解国家和世界发展变化,坚定“四个自信”,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实现“协同育人”的要求

思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特点,属于一项复杂性、综合性工程,不仅是思政教育、课程和课堂的工作和任务,还需要教育教学不同环节的互相联动,协同发力。而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创新育人理念和思路,有机融合显性和隐性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倪玉华,刘君. 新时期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J]. 智库时代,2023(20):160-162.)。

3. 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的背景

现代全球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英语学科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十分重要,有利于提高人员语言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发展需求,重视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同时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当前,高职英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英语学科价值引领的作用,立足于教材,研读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其育人价值。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受到思政元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并树立正确三观。但是,部分高职英语教学中,受到教材资源短缺、教师执教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上更多强调英语知识的讲授,未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不良影响。对此,英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4. 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一体链的研究

4.1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教师的教育水平对高职英语价值引领在课程中的实施十分关键。高职院校应当注重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思政教育水平。高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加大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或者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教师知识视野,了解更多课程思政、英语价值引领、一体链理念等。同时,高校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为英语教师提供沟通、分享经验的渠道,促进教师共同进步和发展,共同探讨关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课程改革创新。培训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师参观思政、英语一体链课程,积累经验,引进和推广相关做法。另外,高职英语价值引领在课程中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之间的紧密配合和交流。教师可以参与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团队,与其他领域的教师共同研究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程的交叉点和融合方式(杜江一. 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革新思路探索[J]. 南北桥,2023(11):130-132.)。这样有助于拓宽思政教育的视野和思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举办跨学科研讨会和教学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提高整体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创新和发展的平台,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思政教育和英语课程的相关领域。教师可以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他们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不断提升。

4.2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综合考虑多项影响因素,精心设计英语教学活动,融入更多价值引领内容,渗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和经济等相关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多英语语言背后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做到学以致用。(杨琴. 新时期基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研究[J]. 长江丛刊,2021(10):146-147.)。如,课程内容设计中,合理开展英语演讲、写作等多样化活动,有利于学生灵活应用所学英语知识。另外,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强调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积极探讨部分社会热点、伦理道德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和道德观念。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内容规划设计中,融入语言实践、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延伸等内容,并结合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

4.3创新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中。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法,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同,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则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线下教学,在课前预习时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思维导图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掌握下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测试的方式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测试题目,测试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利用在线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测试之后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思政元素(吕鸥.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构建[J]. 知识窗,2022(10):160-162.)。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校内教师定期登录系统,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工作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并寻求指导教师答疑解惑;指导教师详细记录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高职院校要做好统筹规划设计工作,丰富高职英语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内容的思政元素,以科学的方式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思政目标。如,将职业素养内的工匠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良性竞争意识等全面渗透到英语课程思政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合理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4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内容。教师教学要有机结合英语知识讲授、技能培训、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

其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有机融合语言知识、技能和价值评价,将行为和结果评价、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教学评价内容和指标全面贯穿到学习全过程(李佳欣,杨慧,边玉柱. 新时期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实施路径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32):184-185-186.)。同时,实行多元主体评价,实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全面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评价效果。

5. 结语

英语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一体链的实施十分复杂,具有较高的挑战性,但是其在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思政教育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深入研究,积累经验,积极探索更多高效教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