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语篇分析视角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李青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而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语篇分析是一种以语篇为基本单位,通过对文章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义和结构,进而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其强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关注文本的宏观结构,如主题、观点、逻辑关系等,同时也注重对文本微观结构,如词汇、语法、修辞等的研究。由此看出,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阅读更有利于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贯彻了英语新课标中对语篇分析的要求。因此,探究基于语篇分析视角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语篇分析视角出发,并从五个方面探究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1. 导入语篇话题,激活英语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导入语篇话题入手,以激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语篇话题,为后续的阅读理解做好准备。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导入话题,即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和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语篇话题。这些问题可以包括对主题的理解、背景知识的回顾、与主题相关的个人经验等。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阅读兴趣。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和视频导入话题,即利用图像或视频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主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选择相关的图像或视频材料,展示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进入语篇话题。
第三,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与语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背景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通过背景知识介绍,教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语篇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九年级“Unit 1 When was it invented?”中Section A 3a部分“An Accidental Invention”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history of tea?
Have you ever wondered how certain things were invented by accident?
Why do you think tea became such a popular drink worldwide?
这样的问题将引导学生在开始阅读前就对话题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其次,在导入话题阶段,教师可以展示有关茶的图像或视频片段,展现茶的多样性、制作过程以及与茶相关的文化。这样的视觉呈现将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深入了解相关的语篇内容。最后,为了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教师可以在开始阅读之前简要介绍与语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这个语篇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茶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茶在不同国家的传播历程。这样的背景知识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奠定了基础。
2. 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归纳主旨结构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分析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复杂的语篇内容简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图形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篇的主旨和要点。同时,通过分析和归纳主旨结构,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和阅读技能。此外,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分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语篇的中心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整个语篇的核心思想或主要内容。在确定了中心主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主要分支,这些分支是语篇的主要话题或相关内容。在列出主要分支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细分话题内容,将每个分支下的具体内容列出来。将中心主题、主要分支和细分话题内容按照层级关系排列,就可以构建出一个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语篇的结构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旨和要点。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归纳出语篇的主旨结构和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导图中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帮助他们理解语篇的逻辑关系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九年级“Unit 1 When was it invented?”中Section A 3a部分“An Accidental Invention”时,首先,教师要确定“An Accidental Invention”这篇文章的中心主题,即茶的发明过程。这是整个语篇的核心思想。接着,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列出主要分支,包括文章提到的茶的发现者、茶的起源、茶在不同国家的传播等。这些主要分支构成了语篇的主要话题。进一步,教师可以在每个主要分支下细分话题内容。如在茶的发现者这个分支下,可以包括Shen Nong的故事和Lu Yu的贡献;在茶的起源这个分支下,可以包括关于茶的起源传说和Lu Yu在Cha Jing中的描述等。通过逐层排列这些关键信息,教师就可以构建出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展示了语篇的主旨结构和关键内容。这个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准确地归纳出语篇的主旨和要点。
3. 创设阅读情境,体验语篇情感思想
创设阅读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语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语篇的情感世界,体验作者的情感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的意义和内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意识,同时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语篇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和思想。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同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能。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语篇情感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对语篇主题的理解、对作者观点的看法、对人物形象的感受等。通过情感引导提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验语篇的情感思想。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这有助于学生互相启发和学习,深化对语篇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九年级“Unit 7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中Section A 3a部分“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时,首先,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拟文章中的主人公,体验他在911事件和错过飞机的两个瞬间的情感波动。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突发事件,加深对作者所表达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的情感理解。其次,通过提出情感引导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
What feelings did the protagonist experience during the 9/11 incident?
Can you empathize with his emotions at that time?
After missing the plane, how did the protagonist’s state of mind change?
Do you think such changes are common in life?
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情感元素,培养他们对情感的敏感度。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让他们分享在阅读中产生的情感共鸣和对文章的个人理解。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生能够汲取不同的观点,拓展对语篇情感思想的认知。
4. 探究文化背景,深入理解语篇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了解语篇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语篇中的文化现象和外国文化的异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其次,在阅读语篇之前或之后,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事件、文化传统、人物生平等。这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篇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再次,在阅读语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元素,例如习语、谚语、典故等。通过对这些文化元素的解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例如,鲁教版九年级“Unit 2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B 2b部分“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探讨了中国家庭对青少年兴趣和学业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明确的期望,这与西方一些国家更强调个体兴趣和自主选择有所不同。在进行这一语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青少年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对待爱好和学业的不同态度。如中国父母可能更注重学业,而西方社会可能更注重个体兴趣的发展。在阅读之前或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家庭教育观念、职业选择的文化差异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中人物的冲突和思考。在阅读语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元素,如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对个体职业选择的影响。通过对这些文化元素的解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5. 迁移拓展阅读,提升语篇阅读效果
通过迁移拓展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篇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领域以及最新时事热点等相结合,提升他们的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拓展阅读。这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英语文章、书籍或网站等来实现。此外,教师可以将最新的时事热点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英语阅读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进行学科交叉阅读。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九年级“Unit 8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 2b部分“Rethink, Reuse, Recycle!”时,教师可以针对环保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英语文章、书籍或网站等,如探索关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更多信息。另外,教师需要将最新的时事热点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与语篇主题相关的最新发展。如在环保主题中,可以引入有关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政策等方面的最新新闻。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英语阅读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进行学科交叉阅读。如与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连接,探讨废物再利用对环境和艺术的影响。通过将英语阅读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领域以及最新时事热点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语篇,还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语篇分析视角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导入语篇主题、运用思维导图、创设阅读情境、探究文化背景、迁移拓展阅读等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意识等素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
[1]姚爱萍.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27):57-59.
[2]徐佳颖. 基于语篇分析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海外英语, 2023(11):177-179.
[3]周伟.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0(11):54-58.
[4]闲志婵. 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 校园英语, 2020(35):200-201.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