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唐增林

高中英语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下,教育要求发生改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育不再适用,之前采用的模版和教学案例也比较落后。现阶段学者们,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较为关心,研发的教学方法较多,生态写作教学就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研发的教学方法。相比于其他教学生态教学将教师、学生、课本教育内容、课堂环境建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成为可持续开展的教育模式。注重运用教学周围的语言环境和生态系统,在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时,开拓英语写作思维。高中生态写作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尺度,高中生价值观念并不成熟,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生态教学理念,综合培养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思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我国储备科学人才做贡献。本文研究内容为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育的实施策略,将会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为例,谈谈现阶段我国英语生态写作课堂,研究教学实施策略。

1. 高中英语写作教育的重要性

1.1写作是英语教育的基本技能

想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一项语言,那么听说读写必不可少,在之前的高中英语教育中为了应付考试,课堂教学多为知识和技巧传授,导致出现了“哑巴英语”。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对于英语语言学习不再仅仅是内部接受技能的培养,还有外部语言输出技能的培养,着重英语表达和书写,使得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内容能相互影响,融会贯通。

1.2 在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

虽然目前的教育不再提倡应试教育,但是英语写作在各项英语考试中占比较大,是各项英语考试中重要的部分,学会英语写作思维在考试中会更加得心应手。高考中英语写作得分关乎着学生英语考试得分,关乎是否能前往心仪的高校,由此可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学习生涯的重要性。此外,英语写作和语文写作一样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能作为一种联系的媒介,也能作为一种汇报的方案,还能作为记录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变得更精彩多样。

1.3 让英语学习更进一步

经常进行英语写作能让高中生在表达英语时意思连贯、条理清晰,写作者在写作时能按照写作要求从自己长期的英语学习中提取和检索单词、语法等语言材料,并最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书写成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写作具有收集、传输和保存信息的作用,能鼓励各种思想联系的建立。学生们可以利用英语写作进行创造和探索,有意义的写作能促进学生学习,拓展英语思维,在阅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知识,使得阅读更加顺畅,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因此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非常重要,不仅仅会影响眼前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今后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活均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2. 生态英语写作现阶段教学问题

2.1 教师生态位因素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会一直不断变化。采用生态教学模式后,英语写作教育的侧重点就出现了改变,教师的生态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当前在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学中存在教师生态位不平衡的问题。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占据时间和空间的方位,不符合生态教学的理念,将写作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英语知识输入,教师单向的向学生输出英语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等,是课堂教育中的领导者、权威者。很多英语教师为了节约课程时间只会对特定的几种英语写作文体进行重点解说,课后写作练习也是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并给出写作成绩。这样的写作教学安排未能重视英语写作输出的重要性,学生们在写作中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问题,教师也难以顾及。

2.2教学评价因素

在生态教学系统中评价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保障。但是现阶段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项评价方法。但是这种教学评价形式并不利于新课标高中英语写作要求,这是因为该种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较为忽略,只重视学习结果,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课堂中只能被动地听取来自教师的评价,主动参与性差,对于教师的指正更正和落实不及时。长时间后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写作信心和兴趣,很多学生会遇到英语写作时会表现出无从下笔的情况。

2.3 母语因素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通用语言,汉语博大精深,所蕴含的语法、构成等形式较多,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特色语言也具有自己的语法特色,这些母语与后来的语言教学之间息息相关。母语语法和语句构成的习惯,对学生英语写作具有重要影响,英语语法与我国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同,语言结构的顺序也不同,很多高中生在英语写作时会出现“中式英语”的情况,这就是母语对英语写作产生的负迁移,从而导致他们写作时英语表达“不地道”,不利于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母语因素对写作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化背景的差异,各国语言中均包含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高中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不够多,所以在英语写作时跨文化意识不够,对于英语语句翻译较为僵硬,成文未能体现学生情感的表达,缺乏感情支撑的写作,显得空洞、无味。

3. 生态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3.1把握内涵教学策略

想要有效实施高中英语写作生态教学策略,教师应当注重把握和运用生态学理论内涵。将学生的生活与英语教材相结合,创造出良好的英语写作环境,让学生在写作中尽可能更多地表达出自己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理解。通过不断对学生个性的开发,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英语教师摆正自己的生态位,掌握英语输出与输入的平衡性,善于运用生态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英语教师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学生发展进行有机融合,利用生态化教学培育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个论题由论题教师和学生展开沟通和讨论,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英语写作的讨论中,还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致的话题,使得他们在沟通中踊跃发言。例如在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一Module 1的主体为High School Hints,教师可以从中学学校为论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例如可以先从What are the regulations of your junior high school? 开始讨论,先提起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初中学校开始谈及,随后引入What do you think high school tips are? Do you think these high school tips are reasonable? 等开始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交流,鼓励他们自己表达出对High School Hints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开放学生英语交流思维,让他们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写作信息。英语教师还应注重教学评价形式的多维化,可以在保留传统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升级,让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勇于创作,勇于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增加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还可以设置不同的写作的评价标准,学生根据标准进行自评或者同学之间互评,让他们对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英语语法的运用更熟悉。

3.2 注重跳跃思维教学

当前英语写作在语言学习中的占比逐渐增多,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生英语写作时要重视情感要素的增加,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使得写作成文具有生命力和意义,例如外研版必修一Module 5 中的The Monarch’s Journey课文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黑脉金斑蝶有具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感受到黑脉金斑蝶旅途的艰辛和导致其数量锐减的原因。可以通过多媒体准备有关于黑脉金斑蝶的课件、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所传递导入情感,谈谈从黑脉金斑蝶事迹中收到了什么启发,就课文的基础上以黑脉金斑蝶为角度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或动植物保护为题的文章。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发挥到文章中去,把想象的东西发挥到最大程度。借助以点看面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师还能通过还原写作背景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写作的文化背景,在转化语言写作时拥有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写出更地道的英语习作。

4. 结语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四项基本技能就是听说读写,写不仅仅能有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能锻炼写作者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借助生态教学模式打造英语写作新课堂,让学生们更好地在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再将生态教学融入英语写作时教师要注重运用教学策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打破传统写作教育弊端。

[1]于晓涵. 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为例[J]. 海外英语, 2023,26(01):197-199.

[2]潘晨曦. 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12(16):482-482.

[3]徐丽闽. 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13(12):91-92.

[4]蒋启林. 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J]. 英语教师, 2020,20(19):156-157.

[5]杨小玉. 探究生态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写作[J]. 中外交流, 2020,27(02):342-343.

[6]王慧, 伊萍萍. 核心素养视角下应用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阅读创新设计——以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The Return of the Champions一课为例[J].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21(2):34-40.

[7]于洪益. 以评价点燃求知之火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探索——以外研版必修一Unit 1 Developing Ideas High School Hints为例[J]. 空中美语, 2022,13(07):645-647.

[8]李爱霞.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以Unit 5 The Monarch’s Journey为例[J]. 英语教师, 2021,21(08):117-121+133.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