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究
作者: 韩晓明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仍旧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对阅读文章中单词、语法、短语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上,从而忽略了对文本自身更深层次含义的研究与探索。而对于已经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一味地学习基础知识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疲倦等情绪,从而大大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且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思维,即学英语就是背单词、背语法、背课文,这就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以深度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度挖掘阅读文章更深层次的内容十分重要。
深度学习的特点在于以理解为基本导向,以理解程度为判断标准,将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作为最终目标,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深度学习被认识、被应用的程度有所提升,作为一线教师应如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围绕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深度学习的特点
第一,深度学习是理解性学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结合过往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辅助理解、记忆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直至理解其核心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时,对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就不会只停留在学会了、了解了这个层次,而是会不断地对知识本质进行思考、质疑、推理、论证。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以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已经朝着更深层次、更高级别发展了。
第二,深度学习是知识整合性学习。在深度学习视域之下,新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便不再是孤立存在的零散个体,而是能够与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形成链接、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学生能够对所学新知进行加工处理、整合系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新知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第三,深度学习是主动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深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拥有在学习上的主动权,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和学习习惯围绕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在遇到困难并需要解决问题时,学生会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搜集各种有关资料、积极尝试各类解决办法从而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对新知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第四,深度学习是迁移运用性学习。在深度学习中,学生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困难或者是向老师求助靠他人的力量战胜困难,而是会将重点放在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困难存在的核心原因,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自身能力的反省,综合性地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并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2. 基于深度学习视域开展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原因
基于深度学习视域开展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英语阅读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得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在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下持续性发展,并逐渐形成完善、合理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基于深度学习视域开展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为当前时代下的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思考方向。教师可以站在深度学习的角度不断对教学现状做出改革与调整,反思目前课堂教学情况,仔细研读与英语阅读教学相关的研究性文章,并将其中的核心理念作为支撑自己改良教学模式的基础与保障。此外,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课堂上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与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泯灭。在教学内容上也多围绕基础知识展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日渐衰退,学习效果迟迟无法得到提升。虽然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现状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升,但是仍旧存在部分学生、家长乃至于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仍旧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没有做出任何的调整与创新,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无法适应当前教学趋势。但是,英语学科作为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一门特殊学科,其自身性质已经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注重对其工具性的研究,又要注重对其人文性的探索。深度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它能够指引学生向着更深层次的学习方向前进,不断探索英语学科的本质与核心,感悟学习带来的乐趣。而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完成对语言的深度探索与研究,这既是对学习内容的更深层次挖掘,也是对与阅读教学本身价值的更深层次挖掘。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上也会有所提升。
3. 基于深度学习视域开展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策略
3.1做好学情分析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所掌握,并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性条件。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性格特征等都有所不同,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上也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深度学习英语阅读教学之前,应当在做到对班级学生整体情况有所把握的同时,能够兼顾到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认识特点、学习习惯、思维发展方式等作为教学出发点,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外研版高一英语第一册Unit 3 Family matters时,为了兼顾到班级内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短信内容,引导学生判断其中人物关系,体会不同人物关系在交流态度、语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然后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短信内容,自行研究短信中人物交流的态度和语气,明确三条短信之间的人物关系。继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反思自己对待家庭不同成员的态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程度。
3.2深度把握文本内容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掌舵者,因此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搜集整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切实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研究教材,做到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明确知晓其中重难点章节与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其他学习内容进行融合与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另外,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合理设置学习任务。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新知、掌握新知、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外研版高一英语第一册Unit 4 Friends forever时,教师首先需清楚地知道本单元文章与上一单元类似,仍旧是围绕人际关系展开话题,引导学生关注人际关系。本单元话题由家人转变为朋友,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十分熟悉的话题,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把握这些内容以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可过度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文章大意进行概括、并提炼文章主旨、探究作者写作目的、捕捉文章写作细节等等。另外,因探究作者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之间存在交叉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需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交友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念。
3.3循序渐进设计问题
文章中常常同时包含着作者直接的浅层信息与想要表达的深层信息。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设计问题环节应当注意不能脱离文章主题,先从比较容易获取有效信息的问题逐渐向难度较高、需要借助逻辑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才能解决的问题过渡,旨在不断强化学生自身能力,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度挖掘文章主题与核心。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以目前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设计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符合的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在学习外研版高一英语第二册Unit 1 Food for thought时,本单元主题为“人与社会”,其中涉及的主题语境内容是多元饮食文化的构建与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且从介绍不同国家的代表性事物开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美食和世界各地的餐桌礼仪,丰富了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认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对多元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并且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文化。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先从中国美食入手,询问学生自己了解的代表性的中国食物,并引导学生进行详细介绍;然后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自行梳理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主旨;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本章节学习的内容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深度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做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自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从而逐步实现对阅读文本的深度理解。并且,在该教学模式下,当学生遇到比较复杂的文章时也不会立即产生恐惧、退缩等情绪,反而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内容,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提升。
■
[1]徐燕. 深度学习理论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实践[J]. 英语画刊(高中版), 2023(36):22-24.
[2]许汉胤.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设计路径探究[J]. 英语教师, 2023,23(22):122-126.
[3]唐娜. 深度学习指向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评”一体化活动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 2023(31):132-135.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