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整体视角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李婷引言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单元教学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视角看待教学问题,并根据单元主题设置科学性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推动英语素养的发展。
1. 大单元教学的概述
大单元教学主要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并以教材内容为教学基础,将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与统筹,并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完成对单元知识的传授。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其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教学范围不仅涉及到语言知识以及文化知识,也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工作的推进,主要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具备整体性学习观念,可以在单元整体学习框架下具备更强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进而可以对英语单元知识灵活运用,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单元教学中,可以发挥出有效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将零散性的单元知识凝聚为一个整体,避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遗漏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综合素养。为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站在整体教学视角下,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讲课方式,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单元主题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同时也要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在单元整体视角下应用大单元教学策略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教师可以完成单元知识的整合,将更多的知识与英语学习技能融合在同一个单元主题下,强调单元知识的关联性,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促进英语单元知识结构完整性的提升。另外,在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快速提升,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到更多的英语学习技巧,并开展相应的练习与应用,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不断培养语感,提高英语口语的沟通和表达水平,进一步为英语的高质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2.1结合单元主题,制定教学目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整体性的教学观念,并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断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单元主题,制定科学性的教学目标,推动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在英语教材中,单元主题能够展示出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在大单元教学中能够发挥出指导性的教学作用。为此,英语教师应当在每一单元教学之前,通过把握单元主题,融合单元知识,构建起系统性的单元知识结构,并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为科学、系统的单元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This is me”时,教师应当结合单元主题,深度挖掘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性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在这一单元中,重点内容在于对自我的介绍,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开始教学,明确“this”, “that”等词的用法,并借助“what”, “how”等疑问词完成自我介绍以及与学生的交流。结合单元中的文章可知,这一单元的教学功能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在介绍自己的同时交到更多的朋友。单元主题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熟练介绍自己,能够使用英语讲述自己的特点以及喜好,从而顺利完成与他人的英语交流。基于以上分析,英语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等角度设计有效的单元教学策略,其中,英语知识与学习技能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第一,能够熟练运用“This is…”句型介绍自己或他人。
第二,可以使用“what”, “why”等词引导的疑问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
第三,在英语介绍以及对话中,掌握同学的基础信息,从而深入了解他人。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可以锻炼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取英语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示学生的基础信息以及单元文章知识,促使学生结合单元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在完成单元主题教学之后,教师应当设置情感与态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有效结交朋友,达到友好相处的效果,并推动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其英语交流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开展英语对话游戏,并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对单元知识的复习与总结。在整体教学视角下,英语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设置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推动英语教学焕发生机,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2.2创建单元情境,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需要关注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借助趣味性的英语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感的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创建真实度较高的学习情境,引进生活化的教学情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英语口语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超市购物情节,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完成商品的采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成立英语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单元教学中,整合单元知识,引进适当的语言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Know yourself”时,英语教师需要站在整体视角下,采用合理性的单元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完成英语表达,并借助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清晰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与行为爱好,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可以提出关键性的指导问题,如“What are your personality and hobbies?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self?” 随后,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关于本单元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清楚了解自我介绍的句型以及词汇,如“name, age, hobbies, family members”等等。随后,教师可以设定合理化的情境,要求学生模仿单元文章中的句式完成自我表达。对于小组成员来说,教师可以提供场景道具,使其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学习要求,完成角色的对话,从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提供积极的指导与信息反馈,帮助学生改正语法错误以及发音失误,确保口语表达的精准性以及流利性。
2.3挖掘单元文化,培养文化意识
在英语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到单元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整合单元知识的方式,不断挖掘单元文化,完成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中选取与文化有关的课题,如传统节日、地区风俗以及饮食文化等,在单元教学中善于将不同地区的文化知识进行结合,并引导学生完成独立思考,使其能够掌握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逐渐具备完善的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的“A green world”这一单元时,教师在完成单元知识的整合与教学后,可以进一步挖掘自然文化的环保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文化意识。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引进环保主题的教学视频以及图片和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通过灾害性生态问题的指引,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另外,教师应当整合单元知识,讲述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环保文化,包含环境保护制度、环保方法以及环保成果等,要求学生能够学习到某些可行的方法,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单元知识书写英语环保宣传标语,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使用PPT、海报以及英语演讲稿的形式,丰富环保宣传形式,提高学生对于环保文化的深度理解与宣传。通过挖掘单元文化知识,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可以发挥出英语大单元教学的价值,促使每一单元的教学主题能够展示出教学功能,引导学生完成对单元知识的吸收,并学习到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与大单元视角下的情感教学要求相符,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顺利实现大单元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4完成教学评价,延伸单元教学
教学评价是大单元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新课标也指出,教师应当关注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灵活性,并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化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发现不足,改正缺点,并提高学习自信心。在单元教学评价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延伸单元内容,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发挥出单元教学的实用性价值。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的“Food and lifestyle”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开展全过程的教学评价,并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断延伸单元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有效性的教学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获取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方式主要包含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以及项目评价等,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单元词汇、语法掌握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尤其是可以明确学生对于单元文章中典型句型的应用熟练度。例如,学生在描述食物类型以及生活方式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口头回答评价其听说能力。另外,在本单元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当在整体性评价基础上,完成单元延伸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基础知识,并拓展英语视野。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不同的食物,并对一日三餐的食物进行排列组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并借助单元知识,完成英语形式的生活方式探讨活动,最后通过写作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通过有效的单元教学评价以及延伸教学,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照其他同学进行取长补短,不仅如此,学生对于单元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够不断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具备整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大单元教学策略,并注重对单元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英语文化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