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sh Bone Diagram”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吴言芬
引言
“Fish Bone Diagram”即“鱼骨图”,是展示说明类语篇关键信息的一种直观、醒目的展示方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视觉化的图解获取阅读文本中的主要信息,梳理阅读文本发展脉络,理清逻辑关系,以最快的速度捕捉阅读篇章中关键和主要信息并理解作者意图,展示阅读教学重难点内容,理解探究语篇材料的主题意义,让学生在说明类阅读理解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同时帮助学生提升搜集、理解、处理及表达信息的能力,读后复述能力与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读写能力水平。
现代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强调,完整的认知过程是定向、抽取特征、与记忆中的知识相比较等一系列循环过程,知识是通过图示来起作用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习策略描述中指出: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所用的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建立文体图式、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避免单纯讲授语篇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活动中,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信息结构图等,学会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自主建构基于语篇的结构化新知。
笔者在近三年的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现,初中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英语阅读篇中共有七个单元的Section B 2b大阅读属于说明类文章。由于语篇结构相比七八年级变得复杂,要求掌握的阅读技能以及获取信息的难度也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下子难以抓住文本重点信息,有点盲目、无所适从。作为图式展现方式的Fish Bone Diagram能够让说明的内容变得可视化,直观、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整合阅读文本中的零散知识,帮助构建结构化知识,更加容易帮助学生获得想要的主题内容,从而进行知识内化。
1. “Fish Bone Diagram”的定义与作用
“Fish Bone Diagram”(鱼骨图)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它是一种图示分析方法。鱼骨图的使用能够组织英语阅读信息内容,让学生的阅读说明思维更加清晰。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将整篇英语文本知识转换和压缩成结构化的图表信息,用简单的鱼骨图方式展现文本体现出来的英语知识,并能够通过特定的图示来隐含特定的组织类型和结构关系,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了一种使用信息和认知加工的思维支持框架。
1.1提升思维能力
针对处于九年级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讲,初次接触长篇的阅读,感觉一下子有点无所适从。“Fish Bone Diagram”(鱼骨图)的运用可以透析复杂的英语阅读篇章,一目了然地了解文章线索与关键信息,同时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让学生更直接、更直观、更具体地明白作者的意图、抓住重点与难点,大大提高对阅读文章文本信息的采集、加工、表达等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1.2构建知识体系
说明类语篇一般包括说明的主题对象、有一定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同时语言的表达不同于记叙类以及议论类语篇,语言会比较明确、清晰。通过鱼骨图的整合作用,学生可以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以及作者说明的目的等。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图形的结构,梳理说明的顺序或者逻辑。
1.3辅助自主学习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参与鱼骨图制作,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情感以及相关知识融入一些图形之中,增加英语说明类阅读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懂得怎样转换思维,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让学生感受到英语阅读的乐趣,享受英语阅读。
2. “Fish Bone Diagram”应用策略
“Fish Bone Diagram”在九年级英语说明类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主要用来梳理和整理阅读文本的主要探究的问题、查找探究原因、探究方法与策略以及对阅读策略使用的方法等,帮助学生获取主要信息,梳理文章的主要线索,甚至抓住文本的main idea等。主题结构基本包括主题以及主题探究意义下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原因、事实、方法、策略探究等语篇谈论的主要方面内容。(基本图式如下)
■
2.1使用步骤
“Fish Bone Diagram”(鱼骨图)使用步骤基本如下:
首先,找要说明类语篇阐释的问题即主题,并把主题写在鱼骨的头上;
其次,主题意义下作者谈论的问题包括原因;
再次,将语篇结构内容梳理好,分别在鱼骨上图上标出;
最后,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的最终目的,总结归纳。
基本上围绕what,why,how等展开讨论,深入探究主题意义。
2.2应用范围
“Fish Bone Diagram”(鱼骨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用于课前预习、课前导学,让学生自主获得一些基本信息,提升预习效果;也可用于课堂教学中,快速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引导学生直观、集中专注力,获取需要的信息,并做出辨识、懂得取舍,快速形成有效的笔记;用于课后,如读后概述、说明、讨论思辨、充实写作内容等,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感。
3. “Fish Bone Diagram”的教学实践
“Fish Bone Diagram”(鱼骨图)的说明类语篇阅读教学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帮助学生探究梳理主题意义上,依5W1H 原则执行。在实践中的运用要根据教材阅读文本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鱼骨图进行呈现,同时为了减轻课内教学负担,部分初步的文本理解内容可以放在阅读前的学案中完成,以保证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1解读语篇,分类设计
九年教材Section B 2b说明类语篇共计7篇,教师要解读分析语篇,根据语篇内容主题以及结构将语篇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将根据不同说明类语篇的主题、语篇特点以及说明方法而采取不同的图解分析。
分析内容,解读语篇。每个单元Section B 2b所要说明的内容各不一样,说明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学生要探究的主题意义也各不相同,教学中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操作:
What——主题是什么?包括具体要说明什么内容?学生要获取什么信息?
Why——作者为写这篇文章原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Where——语篇可能的来源?我们从哪里入手去理解?
When——语篇可能的时代背景?与当下时代是否并进?
Who——语篇针对的对象可能是谁?还有谁可以关注语篇谈论的问题?
How——怎么做?如何利用鱼骨图帮助学生有效获取主要内容?
3.2分类语篇,设定框架
在人教版九年级教材所有Section B 2b的语篇中,作者想要说明的主题是不同的,让学生探究的主题意义以及所展示的教育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语篇结构以及说明主题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第一类,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结构的语篇,总—分结构的文章第一段基本上是基本概述、引入话题、或者背景知识介绍,然后几个段落分别说明;总—分—总结构的语篇一般第一段是总起或者引入说明对象,最后一段是照应或者总结全文。
第二类,独立分别说明语篇,结构不是特别明显,同时还兼顾一些记叙性的内容或者配有议论性质的语言表达,文章各段具有一定独立性,然后集中到主题意义探究。
3.3呈现图形,寻找信息
图形展现可以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先从整体感知整个阅读篇章,并能根据提示与问题寻找一些表层信息或者明显信息,以减少课内花时间去处理这些细节。通过预习学案让学生自主根据提示框架去寻找一些自己可处理的基本问题,以帮鱼骨图进行信息构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寻找基本信息之后,根据语篇内容,让学生通过鱼骨图对文章有一个直观的轮廓,从而很好地去探究主题意义,了解作者写文章的意图。
3.4标记要点,梳理关系
要点标记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里,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解读文本,抓准阅读的关键点以支撑文章的核心思想,并找出这些主要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整个鱼骨图的形成与丰富积累素材。 包含两个步骤:
步骤一:要点记录
要点记录是对学案中信息的完善以及阅读文本的更为细致的处理,例举鱼骨图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完整的鱼骨图信息呈现做好充分准备。
步骤二:梳理关系
关系呈现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鱼骨图示以及文字来诠释该文本中具体的信息,帮助学生获取文章主要内容,助推文本概要的复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链接需要借助于几个要素:文字、对应图片、线条等其他附加信息。
3.5展示成图,复述概要
成图展示的目的主要是对整篇阅读文本做一个全面感知与理解,让学生一看到这个鱼骨图就能够知道整个阅读课文的主要信息以及关键要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课文。主要有两个步骤:
步骤一:呈现整图
整个鱼骨图的呈现可以重现前面所有分离的信息,并将分散的信息中所呈现的问题在整个鱼骨图中进行全貌呈现。
步骤二:复述要点
复述是对阅读文本信息的综合输出,这样教师既可以检查教学鱼骨图的效果,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语用能力的检测,对信息捕捉能力以及说写能力的呈现。
3.6创新迁移,巩固升华
课文的复述是对阅读文本的基本概要,而尝试变化、创新迁移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用鱼骨图来提炼其中的主要内容,以提高阅读的技能以及效果。巩固呈现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鱼骨图获取信息得到教师的肯定,并反馈自己的理解以及运用策略是正确的,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相互取长补短。
创新迁移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鱼骨图的基础上用更加丰富、更加复杂一点的图示去展示说明内容,同时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示,并能升华主题意义的探究。
4. 反思与结语
运用鱼骨图不断激活学生思维以及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文本的整体构架,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果。虽然对于英语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但只要教师能够坚持顺应时代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培养学生的图示诠释英语阅读文本的能力,让英语阅读学习变得有那么一点生机与灵活性。让学生知道,原来英语阅读学习还可以这样做。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