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作者: 刘学婷作业是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有效巩固课堂知识,锻炼学生各方面技能与素养,还能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凸显英语教学的实践应用价值。在新课标理念中提出,应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将其作为落实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积极调整传统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着重突出其时代性、多元性和个性化的特征。避免出现作业内容同质化和缺乏选择性的问题,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成长。因此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开展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面临的学习困境,引导学生有效调动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作业练习中。本文从科学分层分组;布置实践作业;了解个性差异等五个角度,对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学科个性化作业设计进行探究。
1. 科学分层分组,满足实际学习需求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在家庭教育环境、思维认知发展和身心成熟度方面存在不同,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一个班级中学生数量较多,英语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兴趣爱好并不一致,只有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降低其抵触心理,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因此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英语学科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将科学分组分层作为作业设计的基础环节,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英语知识积累的具体情况,向其提供适合的作业内容。并围绕学生阅读理解或口语表达等优势完成分组,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增强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自信心。
以鲁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6 Is this your pencil?为例,本单元主要了解常见生活物品的英语表达,掌握询问教室物品的英语词汇,梳理一般疑问句的句式和答句,正确拼读不同音标在单词中的组合搭配,尝试运用句型“Is that your backpack?”询问他人物品摆放位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英语知识储备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在小组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水平的分层,分别设置甲乙丙三个小组。在此环节中,教师需综合考量多种教育影响因素,避免出现注意力转移的学习问题。在分组完成后,应要求学生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学习物品或教室物品,由同组的其他成员进行猜测,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相互监督和进步。在同一层次水平中,学生之间的词汇储备量较为相近,能避免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有助于促进学生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双重提升。
2. 布置实践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新课标教育理念可以明确,个性化作业设计不仅应局限于书面形式,还应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应用,依托深度体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加之英语属于语言类教育科目,需要在多元化情境中应用,对学生知识积累量、口语交际水平和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书面形式的作业设计虽能有效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但不利于培养英语综合素养,限制学生学科思维的发散。因此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英语学科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围绕英语教材设计实践性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和应用英语知识,要求其在特定时间和情境下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促进英语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同时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英语角,给予学生更多独立自主的英语交流空间,并适当询问学生意见,不能将实践作业固定化,降低其产生枯燥和厌倦感的机会。
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2 I’d like some noodles.为例,本单元应了解与饮食类型和习惯相关的语言表达,正确分辨不同食物的名称和学会食物搭配,明确不同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尝试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询问他人饮食喜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英语核心素养理念设计个性化实践作业,由于本单元以食物和生活为主题,其人文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此在发布英语作业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对不同学生的饮食方式进行记录,将班内全部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依照健康的饮食搭配完成用餐,另一组仍然采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求学生着重观察自己身体状态的变化。有效发挥人文主题的教育作用,依托实践作业凸显英语课程的实用价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 了解个性差异,布置特色英语作业
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英语学科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其思维特征入手优化作业模式,使学生能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参与作业练习,打造个性化高效化英语教学课堂。虽然每位学生都是具备独立意识的个体,但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在性格和能力方面会有较大不同,部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薄弱,还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较多英语基础知识。如果教师为其布置相同的作业内容,会加大学生之间能力水平的差距,造成两极化严重的教育问题。为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初中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布置特色化的作业内容,使其能更好地发挥自身创造力与理解力,增强作业完成质量。
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为例,本单元主要了解描述人物外貌和性格的英语表达,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的方法和顺序,依据音标搭配拼读新单词,尝试利用句型“He is tall and has long hair.”向他人描述别人的形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大屏幕呈现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准确记忆本单元新词汇和固定短语,尝试完成连词造句练习;归纳阅读文本的内容和叙述方式,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叙述角度;运用语法知识和词汇完成情境对话练习,在实践中完成英语知识体系。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类型,及时检验其作业完成效果,强化其对重点知识的吸收效果。在由易到难的作业设计中适度锻炼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升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注重趣味设计,激发主动参与兴趣
初中生在性格方面较为活泼,兴趣爱好是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英语学科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作业形式,使其深入感知英语学习的魅力,在实践解题与口语表达中释放自身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此环节中,还需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点拨,使其对相关课程内容产生探究欲,并依据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调整作业形式,设计更多竞赛型英语作业,激活学生竞争和深度探究意识,使其能高效完成课后作业。
以鲁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为例,本单元应了解与聚会活动相关的英语表达,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和句子结构,学会一些活动的语言组织方式,尝试利用句型“Can they go to the movies?”询问他人参与活动的意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布置交流型作业任务,要求学生相互之间结成小组,利用单元固定句式完成口语对话,深入了解重点句型的应用情境,增加对时态语法等知识的积累。随后为凸显英语作业的创新设计,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活动,提炼阅读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故事,激发主动参与兴趣。
5. 创新作业形式,丰富英语作业内容
只有依据教育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作业形式,才能增强学生作业完成的专注度,避免其产生厌倦和抗拒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英语思维方式。因此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英语学科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改革传统作业设计模式,结合学情等因素创设多元化作业体系,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新课标教学要求。同时适时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化呈现作业内容,播放与英语作业相关的媒体资料,创新作业完成形式和批改方式,提升其对英语作业的接受度,吸引学生全身心参与。
以鲁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3 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为例,本单元主要了解与乐器和演奏相关的英语词汇,学习情态动词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和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尝试利用句型“Can you swim?”询问他人擅长的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应用的视角优化作业设计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布置作业内容,播放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原声电影,要求学生模仿其对话表达。掌握英式英语的发音特点,使其能积累更多口语交流技巧,真正发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作用。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英语学科个性化作业设计,有利于增加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兼顾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的发展需求,给予其更多作业选择空间,逐步提升英语作业完成质量。因此教师应建构多元化作业体系,兼顾作业的层次性、丰富性和趣味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差异性,为推动英语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
[1]程芳芳.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究[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08):145-147.
[2]张丹丹.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研究[J]. 海外英语, 2023(14):175-177.
[3]丁宏玲.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究[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06):46-48.
【注:本文系2023年周村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编号:2023ZHJZX03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