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导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实践

作者: 肖奕彤

随着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而且其在国际交流和商务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中学英语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英语仅仅是一种语言,而文化才是真正决定人们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核心。在这个背景下,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并成为跨文化的全球公民,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地纳入中学英语教学中,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传统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探索如何有效地实现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以期为中学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文化是人民智慧结晶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文化软实力。将传统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传统,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全球视野。

1.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导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导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可以避免对西方文化盲目接受的行为,使中西文化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吸收中实现融合,从而树立一种进步的、创新的、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其次,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文化交际技能,力求学生能用英语简单介绍中国文化。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再次,研究发现,母语和母语文化对人们的外语学习具有正迁移的效果。因此,通过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相关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入可以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和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与英语口语教学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总之,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导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效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是一种必要且有价值的教学方式。

2.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导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2.1教材编写与教师培训

教材编写与教师培训是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导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效果。

首先,中学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资源,因此在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在培训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这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研讨会、学术会议等方式实现。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更好地在口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和英语口语。

2.2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效果:

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情境,如中国传统节日、名胜古迹等,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物,进行对话和交流。

二是采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引入中华文化的元素,比如唐诗、民乐、传统戏剧等。教师可以通过呈现相关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用英语口语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受。

三是举办文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中国书法、茶艺、剪纸等工艺制作,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是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创建一个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体验,促进他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辩论、合作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并欣赏彼此的文化差异。通过以上创新教学方法,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能够更生动、有趣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同时也促进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2.3结合当地文化

结合当地文化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当地的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组织实践活动以及邀请文化专家来校演示等方式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在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和英语口语。

首先,结合当地文化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民俗和美食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口语教学中引入当地的文化元素,让学生通过了解当地文化来学习传统文化和英语口语。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民俗风情等作为口语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当地的故事,介绍当地的文化特色。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博物馆、历史遗迹、民俗村落等,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实地展开口语互动,不仅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学者等来校举办讲座或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和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

2.4母语与英语结合

在中学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母语与英语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母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母语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语言,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基础之一。通过将母语与英语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而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通过将母语与英语相结合,结合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母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母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和联系。通过比较和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利用传统文化素材展开英语口语教学 教师可以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引用与母语相关的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俗语、节日、诗歌和神话等,在结合掌握传统文化基础上,把母语和英语结合起来学习英语口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背景。比如,在教授口语表达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讲解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故事,邀请学生相互分享和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英语口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英语口语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网络、电影、音乐等。这些资源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学习素材和资源。例如,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艺术的英文介绍和资料,电影和音乐中也经常涉及中华文化的元素。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浏览英文网站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外教等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这些专家和学者通常具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经验和传统文化素养,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通过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英语口语表达方式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导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实践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口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同时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李丽雯. 论文化自信视野中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 贺州学院学报, 2018,34(02):142-144.

[2]罗向阳, 吴军政.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36(02):99-100.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