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意义引领下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黄玉虹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简称,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首先在语文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实践,随后逐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得到推行。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的质和量难以得到保障,促使阅读效能低下,学生丧失阅读兴趣,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由于教材阅读篇幅有限,课外阅读难以组织,学生的阅读量难以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以单篇语篇教学为主,注重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的机械输入,阅读视野局限,主题意义与语篇脱节,造成学生缺乏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深层认知,难以从阅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度的价值启示。主题与语篇内容密不可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视野,提升阅读能力,构建对主题内涵的多元解读,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 主题意义引领下英语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于泽元等,2013),也是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阅读教学活动(吕骏,2023)。陈伊伊(2021)认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在遵循教材编排原则的前提下,教师设定一个指向主题意义的议题,再围绕该议题选择多个拓展语篇,按照议题建构的顺序设计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同时关注篇章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征,从而习得语言知识,汲取文化营养,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习能力,推进深度学习。可见,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实现英语课程育人的价值。
2. 主题意义引领下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步骤
笔者选取沪教版九年级下册Module 2第三单元的阅读语篇“The world is in danger”作为主阅读文本,初步探讨基于主题意义的群文阅读教学实施路径。
2.1研读文本,确定议题
语篇研读是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教师要聚焦教材文本,从What, Why, How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全面深刻理解语篇。
[What]本单元话题为 The environment,语篇标题为The world is in danger,主题为“人与自然”,主题群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涉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这一子主题。
[Why]该文本介绍了人类面临的两个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措施,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意图唤起读者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这也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层主题意义。
[How]该语篇是一则议论文,文章整体框架清晰,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其后果,第二部分介绍了森林破坏及其后果,第三部分为人类的一些不良习惯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最后一段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及文章立意,即呼吁人们将保护环境的理念付诸行动,做绿色消费者。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选定议题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议题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于泽元等,2013)。初步研读完教材语篇后,笔者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依据,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为“Are human beings the protectors or destroyers of the environment?”,确定“How to protect environment”为子议题,该议题贴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且具有冲突性和比较性,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对议题的建构,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
2.2组织群文,互文互异
群文文本的选择应始于教材,聚焦议题,体现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和层级性。同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难度相当且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多个文本,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经过研读教材内语篇后,笔者选取《21世纪学生英文报》第770期中的阅读语篇Changing Amazon作为Passage 1,此篇为说明文,描述了亚马逊热带雨林正在消失的现状,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及其后果。Passage 2选取《21世纪学生英文报》第784期的Bad days, Serious problems阅读文本,是一篇说明文,举例说明了极端天气对各个国家造成的恶劣影响。Passage 3选自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12的阅读语篇How to be green,是一则议论文,文章开头以6个问题引入本文话题green life。三则语篇存在共同之处,即围绕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的主题展开,但切入点及文体特征存在差异,体现了文本间互文互异的特点。
2.3聚焦议题,实施教学
(1) 引入议题,激活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符号、表格、视频、音频等多模态资源,创设相应的主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背景知识与议题之间的联系。在导入环节,教师展示一组关于环境污染的图片(见下图),让学生观察并问答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environment problems? 学生利用已有的词汇知识回答自己所知道的环境问题,为接下来的群文阅读铺垫词汇。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身边所遇到的环境问题,表达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感受,同时引入议题“Are human beings the protectors or destroyers of the environment?”。
■
图1 环境破坏问题图片
(2) 整体阅读,形成结构化知识
群文阅读语篇都有鲜明的主题,主题之下又有其对应的若干下级意义,这些下级意义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如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抽象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等,语篇的这种内在逻辑关系就是结构化知识(张秋会、王蔷,2016)。整体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群文阅读文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所以在阅读多文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利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将阅读文本以可视化的形成呈现出来,形成结构化知识以及对群文主题的整体框架和初步认知。在进行整体阅读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Our world is in danger. Why?
And what natural environment problems we may face?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快速阅读教材语篇、Passage 1及Passage 2,并绘制整体思维框架图。
(3) 比较阅读,促进深层次思考
群文阅读中的比较是指就某一现象、问题、概念、结构、主题等因素,对群文进行横向的对比、辨识、分析和概括(汪夕琳、叶黎明,2019)。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创设对比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辨别、比较、评判,能够有效扩大学生思维的张力,培养其思辨能力。在阅读中运用表格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让阅读思路更加清晰。通过完善表格,学生可以识别其文本特征及写作维度的不同,直观地比较自然环境破坏所引发的不同的生态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保护环境的理念。
■
表1 三篇群文语篇类型及主要内容
(4) 拓展议题,推进主题意义探究
在对三篇文本进行横向比较之后,教师可以纵向拓展议题,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涵,使学生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教师让学生默读教材语篇最后一段,并提出问题:
A consumer is someone who buys and uses things. Can you guess what a “green consumer” is?
学生根据语篇内容找到关键信息,对“绿色消费者”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深层问题:How to be a green consumer?学生带着疑问阅读Passage 3,提取关键信息,绘制思维导图,从文中找到问题答案,达到深化、拓展议题的目的。
(5) 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群文阅读通过多个文本逐渐建构文本背后的主题意义,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集体建构,批判分析,创造性地达成对知识或观点的共同理解。依托与主题意义相关联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辩论活动,对议题“Are human beings the protectors or destroyers of the environment?”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激烈的辩论中各抒己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思维的碰撞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对话、倾听和协商中完成了对议题的建构,学生逐渐达成“人与大自然不是绝对的对立体,而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一共识,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
(6) 设计读后活动,深化主题意义理解
群文阅读的读后活动是阅读内容的深化和延伸,也是语言技能输出的重要环节(吕骏,2023)。学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围绕主题,依托语篇,设计指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读后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语言和知识,学以致用。本环节中,教师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创设真实情境,布置学生课后分组制作关于环境保护的英文手抄报,用语言表达新的认知,激活思维的发散性,深化主题意义理解。
3. 结语
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从文本走向生活,从他人走向自己。主题意义引领下的群文阅读把探究主题意义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为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态环境,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内零散、篇幅有限的语篇,真正实现了多层互动与交流,即课内外联动、师生交流协作、师生与群文互动,达到了育人、启智的教学目的。通过群文阅读探究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主题意义,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低阶到高阶的跨越,逐步建构起对主题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1]陈伊伊.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1(09): 27-32.
[2]吕骏.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3,46(01): 42-48.
[3]汪夕琳,叶黎明.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创建与教学组织——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Z2): 86-90.
[4]泽元,王雁玲,黄利梅. 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 中国教育学刊, 2013(06): 62-66.
[5]张秋会,王蔷. 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6(11): 11-16.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