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意义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金素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风向标”,明确了现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和方向。在这一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以主题意义统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教学要求。鉴于此,为了促进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落实,教师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必须要聚焦新课标下的要求,提炼单元主题意义,并聚焦主题意义设计阅读活动,使得学生在“阅读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中,完成阅读活动的深度探究。但结合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依然停留在“阅读浅表化、阅读教学形式单一、阅读教学程式化”中,致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了“为了阅读而阅读”等问题,难以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鉴于此,面对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要深层次剖析英语新课标的内涵,聚焦单元主题意义,并在单元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开展阅读探究活动,最终促使学生在阅读探究中促进语言技能的提升、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1. 主题意义下英语阅读教学内涵与重要性
1.1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阅读教学内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基于主题意义下的阅读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时,应以主题意义作为价值统领,以阅读语篇作为依托,并为学生设计出丰富多元、层次渐进的阅读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在深层次阅读学习中获得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同,主题意义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基于语言,但又超越了语篇内容,使得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鉴于“主题意义下的阅读教学活动”内涵,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应对现行英语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精准剖析单元主题意义,明确出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在阅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聚焦单元主题意义,以此作为统领,为学生设计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阅读活动,使得学生在深度探究中,经历“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最终完成主题意义的探究;在阅读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又对其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为学生布置了拓展性、实践性活动,使得学生在拓展和实践中,促进主题意义的升华。
1.2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阅读教学价值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主题意义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流趋势,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极大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显著提升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以来,英语阅读教学始终停留在“高耗低效”的状态下,学生的阅读学习基本上都是“走马观花”,仅限于读懂语篇内容,并将其翻译出来,掌握相关的字词和语法等,难以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而在英语新课程下,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唯有通过“基于主题意义下的英语阅读”学习,学生才能在语篇主题意义的引领下,经历深层次剖析、解读活动,才能加深语篇内容的理解,真正实现了语篇的深层次解读。
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英语阅读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旨在通过阅读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情感等全面发展。在“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使得阅读学习活动成为一段知识探究之旅,学生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以语篇作为依托,经历深层次剖析、解读等过程,并由此展开自主思考、思维碰撞等过程,最终在加深语篇内容的理解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2. 主题意义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原则
英语新课程背景下,聚焦单元主题意义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具体来说,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目的性。就现行的英语教材来说,每一个单元都紧紧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且内部各个板块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而开展。阅读语篇作为单元中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内化主题意义、提升学生英语技能、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任。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要具备极强的目的性,聚焦单元主题意义,科学设计阅读教学方案,使得学生在聚焦主题意义的阅读探究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原则二,递进性。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相比,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时,应坚持递进性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出层次化的阅读教学方案。具体来说,在第一层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语篇内容,引领学生理顺、获取相关的信息,并经过多样化的阅读学习,初步完成阅读文本的建构与理解;在第二层次阅读活动中,应着眼于语篇内容的分析与判断,使得学生在写作背景、语言特点、人物性格、作者观点的探究中,对主题意义形成深刻的探究;在第三层次阅读活动中,着眼于阅读活动的迁移和拓展,使得学生在丰富的拓展性互动中,完成主题意义的升华,并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原则三,整合性。鉴于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时,还应从整体的视角出发,科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应聚焦新课标下的要求,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作为指导,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充满情境性、层次性、时效性的阅读活动,使得学生在多样化的主题意义探究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主题意义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聚焦单元主题意义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流趋势。对此,笔者结合人教版九年级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中语篇“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阅读教学为例,针对主题意义下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展开了如下探究:
3.1研读语篇内容,明确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之前,必须要从“what、why、how”的维度出发,对语篇内容进行全方位、深层次解读,并由此确定出语篇的主题意义。在“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这一语篇阅读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就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深层本次解读:从what角度上来说,本语篇属于“人与自我”主题下“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主要围绕Candy这一主人公的励志故事进行了讲述;从why的角度上来说,该阅读语篇通过讲述Candy的成长故事,使得学生理解任何事情都具备两面性,并从学习中树立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的意识;从how的角度上来说,该语篇内容属于人物专访类文章,在第一个自然段中介绍了采访的背景,在第二自然中则讲述了Candy的变化,在第三个自然段中则是主题的升华,突出自我概念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鉴于阅读文本的深度剖析,教师就将本语篇的主题意义确定为“感悟Candy成功之路的不易,理解任何事情都具备两面性,并认识到成功是需要做出努力和自我改变的”。
3.2聚焦主题意义,开展阅读探究
基于主题意义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就聚焦新课标的要求,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作为指导,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加深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
第一、学习理解,初步感知主题意义
学习理解活动是开展英语阅读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初步感知主题意义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阅读语篇内容,科学设计阅读活动,使得学生在多样化阅读活动中,完成主题意义的初步感知。在“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这一语篇阅读活动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依托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Candy演唱会视频,指导学生在观看中,对Candy的形象形成初步的感知,并调动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形容词对其印象进行描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认知,为其更好地参与到主题意义探究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到主题意义探究中,教师又引领学生对语篇标题、语篇中的插图进行观察,完成文本的初步阅读,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学习自主提问,使得学生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探究,促使阅读学习真发生;最后,教师又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对阅读语篇的段落大意进行概括和整合,以便于学生对其形成整体性的感知。
第二、深入语篇阅读,探究主题意义
学生经过初步阅读理解之后,已经对语篇内容形成了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为了引领学生对阅读语篇内容形成深刻的探究,领悟其主题意义,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使得学生在深度探究中,加深主题意义的理解。在“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这一语篇的主题意义的探究中,教师就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模式,聚焦语篇主题意义,向学生提出问题:Why does Candy propose the viewpoint of “begin slowly” when giving advice to young people? 学生则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结合语篇内容,围绕“begin slowly”进行深入解析,并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单元主题意义。
第三、超越语篇,迁移创新
基于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完成主题意义探究,教师又结合阅读语篇内容,为学生设计了真实有效的读后输出环节,使得学生在促进理论知识迁移到实践的过程中,深化了单元主题的理解。在“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这一语篇的主题意义的探究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完成语篇阅读之后,就为学生设计了一场辩论活动,引领学生围绕“Should we change our personalities to pursue our dreams?”展开辩论。同时,根据辩论活动的需求,将班级内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使得正反辩手先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形成逻辑、系统化的辩论材料;最后,学生再围绕辩论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这一辩论活动中,学生围绕阅读主题意义展开思考,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最终通过深度思考和思维碰撞等活动,在实践迁移和创新活动中,促进了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度理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阅读教学模式的主流趋势。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基于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浅层化阅读教学中的弊端,使得学生在主题意义的深度探究中,促进了英语思维、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实了英语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剖析语篇主题意义,并围绕主题意义科学设计阅读探究活动,使得学生在深度探究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