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

作者: 张启中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初中阶段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全面评价,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以期为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1.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细化

明确教学目标意味着教师要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体要求有清晰的认识,以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写作技能的发展阶段以及课程标准对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设定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语法准确性、篇章结构合理性等具体的教学目标且目标应该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够体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核心要求。细化教学目标是将整体要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任务,例如在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方面可以设定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和短语,并能够在写作中准确运用等具体的目标;在提升语法准确性方面可以设定目标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并能够在写作中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此外,针对篇章结构合理性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段落、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从而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时,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形容词的比较级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基本用法,并能够运用比较级来描述和比较人物、事物之间的异同,教师需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基本构成和用法,包括了解比较级的构成规则,如单音节形容词加“-er”、多音节形容词前加“more”等;掌握比较级的基本句型如“A + be动词+ 形容词比较级+ than + B”等;以及能够在实际语境中准确运用比较级进行表达。为了细化这一目标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例如在词汇层面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单元中出现的形容词及其比较级形式;在语法层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比较级句型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在听说层面通过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比较级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在读写层面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级进行篇章表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例如可以利用课本中的对话和阅读材料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比较级用法,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比较级的理解和运用,此外还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任务,如让学生描述自己与朋友的异同点或者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等,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比较级的掌握情况。

2. 思维导图与大纲构建

思维导图以其直观、系统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快速梳理英语写作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写作的各个环节、要点和技巧清晰地呈现出来,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写作框架,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自我梳理和补充来加深对写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评价环节思维导图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依据并通过观察学生思维导图的构建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路径和逻辑结构,从而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大纲构建则是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清晰、合理的大纲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规划写作内容从而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严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构建大纲并通过讨论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大纲构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在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时,大纲的构建情况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大纲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创新性来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What color is i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以“颜色”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中心主题可以是“color”然后向外发散出各种颜色的分支。如“red”、“blue”、“green”等,在每个颜色的分支下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出与该颜色相关的词汇、短语和例句,在学习What color is it?这一单元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构建以“询问颜色”为主题的大纲,大纲中应当包含询问颜色的常用句型、回答方式以及相关的语法规则,通过构建大纲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法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大纲构建相结合,以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颜色词汇和相关短语以形成初步的知识网络,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构建大纲,以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和大纲进行课堂讲解、练习和复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和构建大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结合新技术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写作评价往往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而新技术的引入则为评价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例如利用智能批改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表现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深度分析以提取出文章的主题、观点、逻辑结构等关键信息,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根据分析结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和提升写作水平。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且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写作教学评价中个性化评价非常重要,通过利用新技术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例如利用学习分析系统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从而为其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的评价反馈,传统的写作评价往往是单向的即教师给出评价意见、学生被动接受而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例如教师利用在线平台可以实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而学生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或反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一单元时针对“询问价格”及“回答”这一核心语法点,结合新技术创新评价方式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掌握“How much is/are...?”句型以及价格的表达方式。预习资料中可以通过动画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商店购物的场景,并配以相应的对话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型的用法,同时设置在线练习题并利用智能批改系统实时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保障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真实的购物场景,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购物对话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How much is/are...?”句型进行询价。同时学生如何正确回答价格,教师可以设置购买衣物、文具、食品等多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反复练习以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利用互动软件设计小组竞赛活动,使各小组之间展开询价和报价的比赛并看哪个小组能够准确、流利地完成对话,课后复习阶段可以利用在线作业系统布置填空、选择、翻译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点,同时可以利用智能批改系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提供详细的解析和建议,以促进学生根据批改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在评价方式方面新技术的引入使得评价更加全面、精准,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系统对学生的语法掌握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并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以展示学生在不同语法点上的掌握情况,并为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分析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追踪和分析,以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点等潜在信息从而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和作业评价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通过录制学生的口语练习视频可以进行语音识别和分析以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等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评和师评,从而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4. 学生成长档案记录

在构建学生成长档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档案的个性化和系统性,以记录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点滴进步和独特见解、清晰地展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轨迹,从而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潜在问题,开展学生成长档案记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细心观察和及时记录,无论是课堂上的互动表现还是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都是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细微的变化并将其记录在档案中,此外,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档案的构建,让学生自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反思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使档案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回顾档案中的记录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改进策略,同时档案中的优秀作品和成功经验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不断进步。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可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可以记录学生在不同写作任务中的表现,包括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还可以记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修改过程以及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反思,此外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还可以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向家长展示学生的成长档案,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步,从而增强家长对教育的参与感和信任感,同时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时这一单元主要围绕条件状语从句展开,并通过学习和实践“if”引导的条件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表达中的逻辑关系和预测性语言,教师在讲解条件状语从句的基本结构和用法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和例句以引导学生理解“if”条件句的含义和用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和参与度并将这些信息记录在档案中。

5. 结束语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评价方式,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完善评价体系。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评价方式,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要注重与时俱进以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从而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高塘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