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李佳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以及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考验,要求教师将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与课堂活动形式以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品格与学习品质,并且要将英语语言置于其所依存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之中,以结构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吸收内化语言知识与技能。虽然现阶段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能意识到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紧迫性,但在教学实践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如何有效提升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高中生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简要论述传统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以实际教学案例为支撑,从创设语言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开展深度对话、制作思维导图、注重成果输出五大方面阐述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1. 传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堂导入环节准备不充分
学生对新阅读主题意义的探索建立在其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上,学生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生命的个性化感悟等融入到阅读之中,从而获得个性化的阅读启示。但在当前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课堂导入阶段的准备工作与背景激活重视程度较低,未能给学生创设体现阅读新主题的语言情境,不能引领学生从现实入手阅读并思考语篇的内涵。导入阶段学生不能做好知识、经验的准备,便不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阅读新主题相结合,将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1.2学生缺乏主题探究的动因
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从结构化视角出发,以主题为线索解决情境问题,实现能力素养的提升。现阶段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大部分高中生缺乏主题探究的内在动因,对课堂阅读活动的参与度较低,不利于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3学生阅读思维固定且僵化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对话、语篇等结构复杂、知识难度较高,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思维方式从宏观上把握文体特点、掌握语篇结构,而且要运用批判性、思辨性思维从中挖掘语篇内涵、语篇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难度较大。现阶段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知识点解析,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阅读思维固定且僵化,不能对语篇产生个性化认知与理解,从而降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1.4信息获取的效率有待提升
阅读是获取有效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素养的活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为圈画重点语句,尚未形成用思维导图、时间轴等直观形象的方式获取并表示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学生难以对语篇形成结构化理解,不能探索语篇的内在含义,导致其对语篇的阅读停留于表面,不能有效提高英语课堂阅读效率。
1.5缺乏阅读知识的迁移创新
阅读并非静态的过程,而是集思维活动、审美活动、文化理解活动、情感体验活动于一体的个性化学习过程。现阶段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视野局限在阅读活动之上,尚未面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迁移创新开展读写结合、个性化表达等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高中生的语言习得规律,并且会阻碍学生的语言成果输出过程,导致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发展缓慢,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2. 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创设语言情境,引入阅读主题
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更是学生进入阅读情境、探索主题意义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导入环节准备不充分的问题,建议教师从高中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出发,将阅读新主题置于学生感兴趣并且直观生动的语言情境当中。用与主题紧密相连的主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化,帮助学生做好、做足正式阅读前的准备,并且为学生探索主题意义、分析阅读情境、学习语言知识提供导向。例如:Living Legends语篇阅读教学中,在导入阶段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国际体育赛事视频,展现体育健儿们在体育赛场上的风采,体现我国体育健儿们获得比赛胜利后全场欢呼的热烈氛围。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用英语讨论自己喜爱的运动员,简要介绍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获得的成就以及运动员身上所体现的值得自己学习的品质等。通过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所储备的与阅读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带领学生进入语篇,为学生后续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2.2设置探究问题,激发阅读动因
“学贵有疑。”对事物的疑惑是学生探索欲、浓厚兴趣的来源。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当学生在导入环节做好情绪、情感、态度与知识背景准备后由教师围绕阅读新主题、新情境,根据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基础水平、兴趣特点等抛出探究性、开放性、启发性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因,驱动学生深入研读语篇,主动分析文体特征、语言特点,形成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阅读中。例如:Living Legends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标题、语篇结构、主题意义等角度出发设置探究性问题:
①从标题入手抛出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Living Legends” means?
Which athlete do you think can be called “Living Legends”?
②从语篇结构视角出发抛出问题:
What is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text?
How many parts can a text be divided into?
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each section?
③从主题意义角度入手抛出问题:
Why did Lang Ping and Jordan become living legend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What sports spirit do they embody?
What are the inspirations for us?
上述问题层次递进、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尤其是问题
④联系学生的实际、勾连主题意义,在深化学生的主题意义理解的同时发展学生鉴赏、批判、反思的高阶思维能力,体现出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益与效率。
2.3开展深度对话,开启思维活动
活跃的思维是学生参与英语阅读的必要条件。针对当前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固定且僵化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课堂互动为学生营造自主、开放的阅读氛围,通过深度对话一方面启发学生走进语篇,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表面探寻语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另一方面则在深度对话中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以便后续进行思想引领、观念塑造,开启学生活跃的高阶思维活动。例如:Living Legends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每提出一个层次的问题便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讨论时间,在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开展集体讨论或小组讨论活动,通过发挥集体智慧与学生个性以实现学生思维观念之间的碰撞,激励学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当学生回答问题后采用激励式评价法,赞赏学生表达自我的勇气及其积极思考问题的学习态度,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其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并通过追问等方式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定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促进学生思维提升。
2.4制作思维导图,整合阅读内容
在阅读中梳理信息、整合信息是阅读教学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对关键信息的获取与整理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阅读主题制作思维导图,或是展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或是体现各类语篇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与内在联系,亦或是对语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制作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信息整合方法,并且为学生后续的语言输出搭建“支架”,实现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有效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例如: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语篇阅读教学中,先指导学生略读语篇,快速找准语篇的中心句、了解语篇的结构特点,用思维导图呈现语篇结构,体会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精读策略,在体会语篇语言特点的同时梳理语篇内容,按照What—Why—How的顺序提炼语篇关键信息,补充完善思维导图的分支。与此同时,梳理、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过程,在时间轴上标记时间以及在不同时间段中所采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图文结合的阅读方法可以将知识信息直观化、可视化,衔接后续的语用输出环节,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5注重成果输出,实现迁移创新
高中生的英语语言习得是语言材料可理解性输入—加工处理—语用输出的过程。在课堂导入、问题探究、深度对话、整合信息中学生实现了对语言材料的输入与加工整理,接下来的教学重点便是开阔教学视野,将阅读与语言的迁移创新运用结合成有机整体,或是抛出与阅读主题相关的话题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或是引领学生围绕阅读主题与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写作。无论何种语用输出形式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遵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释放学生的学习活力,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例如: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语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精读语篇并把握语篇文体特征、结构特点、语言特色与写作顺序后,请学生对照思维导图与时间轴复述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吸收语篇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以“Promotion of Hometown Culture”为主题的语用输出活动,先请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家乡文化形式,再指导学生对照思维导图、时间轴将自己所说的内容转化为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书面语言,促进学生迁移创新语篇中的写作技巧,高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结论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为英语教师应当立足实际、放眼长远,聚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审视传统教学方法、活动形式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以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重塑阅读课堂教学流程、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并积极开展语用输出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吸收内化语言知识,将阅读所获的体验、感悟等切实转化为自己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
[1]楼优奇. 基于意义建构的高中英语结构化阅读教学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 2023(10):78-83.
[2]吴娟.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教学路径[J]. 文理导航(上旬), 2023(10):28-30.
[3]姬学龙.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情境中“起舞”[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3(35):60-61.
[4]曹畅.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 中小学班主任, 2023(18):44-47.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