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王丽娜引言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提供了教学思路和途径。然而如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究,积累教学经验,构建出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
1.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涵义
教师开展英语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还要注重深化课堂,重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课程改革推进的方向,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涉及四个部分,分别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1.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在交际情境中,对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并且能在合理的情境中理解语言,不仅仅能理解语言的表层含义,也要洞悉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在理解之后,能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际,因此语言能力也涉及不同交际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和习得。
1.2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学习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英语课堂不但要带领学生认知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看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比较中树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同时也塑造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在实践和思考中选择优秀文化,放弃糟粕文化。
1.3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要在解决学科问题的过程中训练自身的逻辑能力、推断能力、决策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不再是简单地记背语言知识点,而是要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现新旧知识关系,串联知识,在特定的情境中灵活迁移,发展创造,正确决策。
1.4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驱动下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具备科学、系统、有逻辑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遇到语言学习问题或困难时,学生能主动、自发地寻找学习资料和机会,更新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效率,最终在自身的努力下解决学科问题。学习能力不但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之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有长足的影响。
教师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时,不能将四者相互分裂,而要在教学中发现四者的关联,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构建出核心素养课堂,培养出综合性、高素质的学生。
2.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仍然秉承“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教授语言知识,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记背,此后教师通过听写、小测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传统教学方式将教学停留在表面,学生仅仅认知了语言知识的表面含义,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较弱,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中沦为被动知识的角色,不主动思考也不会灵活运用。导致这一课堂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与学科核心素养相违背,灌输式的课堂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导致学习低效,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课堂教学无法培养出素养高、能力强的学生。教师的教育观念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走向,教师要不断接受新思想的浪潮,紧跟课改的步伐,只有教师的理念与时俱进,学科教学的课堂才能不断创新,充满活力。
2.2课堂缺乏思维培养
当前中小学英语课堂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一味地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却在教学中忽视了对知识的串联、迁移和创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的习得,知识仍在储存在学生的记忆区而非功能区,导致学生虽然具备对知识的基础认知,却无法在特定的情境下思考并调动语言知识,灵活运用、创造。学生的思维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才能将语言知识变成工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旧知识的关系,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思考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创新语言,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内容,缺少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把学习看成任务,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推动下被动完成,既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强化,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学生在内在驱动力的驱动下主动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运用知识,思考问题,探究方法,最终在自身的努力下解决学科问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利于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养成。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长期的、持续的,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索
3.1语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式不但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会造成“哑巴课堂”的困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不代表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对语言知识表面的认知导致学生记忆不牢、无法运用、缺少系统的知识体系,更不用提在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中灵活调动该语言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并且运用该知识解决学科问题了。因此,教师要注重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联合教学,在运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情境中习得知识。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1中的Let’s learn 部分为例,设计语言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的英语课堂,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该部分的语言知识点是,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和比较级的句型。教师在教材对话的基础上,布置如下学习任务:
Use “soft”, “hot”, “clean”, “blue” and “hard” to adapt the talk with your partner.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知识点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设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和句型改编对话,学生在任务中不但要理解知识点,还要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创新,并且要符合相关语境。该学习环节既与所学知识密不可分,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的考察,帮助教师构建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的高效课堂。
3.2项目式教学促进思维
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质的不同,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驱动性问题,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科问题、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判断决策,最终和小组成员一起解决学科问题。项目式教学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既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巩固,也是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深入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学生。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3中Let’s learn部分为例,开展项目式教学,该阶段学生处于小升初的关键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词汇表达储备,抽象思维能力比低年级学生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Unit 3的主要语法知识为认知动词的过去式,并学习、运用一般过去时。教师在该阶段设计以下学习活动:
Make a timetable for your last Sunday, then work with your partner to finish the talk to know the other’s timetable.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各自绘制上周日的时间表,要求学生调动已有词汇和表达,巩固语言知识;其次要求学生创新对话,完成交际任务。在教师的驱动性任务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学科问题,发挥个体的创造能力完成项目任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
3.3实践中构建素养课堂
缺少实践的课堂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违背了学生的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进而使课堂沦为“填鸭式”课堂。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只顾教授语言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乐趣,同时课堂中缺少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包含两个层次,一层是指对语言知识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或解决学科问题;另一层是指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语言教学和“五育”培养相联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审美能力、运用技能等,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课堂。
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下Unit 4 Then and now的教学中涉及对过去和现在的变化的表达方式,既是对时态知识点的学习,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在该阶段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Ask the students to clean the classroom together, then compare the two pictures after and before the cleaning to expres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lassroom.
教师在课前用十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并且在大扫除前后拍摄教室的照片,要求学生比较照片并且根据前后差异进行造句,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及时给予反馈或修正。在构建实践课堂的过程中,不但融入了重要的语言知识,并且与学生的语言储备相结合,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观念,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4. 结语
要想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优化教学理念,并且在具体教学中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教师要注重融合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发展,实践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教师具备了深入的学科核心素养意识,才能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学习的方方面面,才能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索问题,思考创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凤凰街道办事处文昌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