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感官赏荷画 迁移创写慧观察

作者: 林芷珊 林思岐

多维感官赏荷画 迁移创写慧观察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瓣、蓬”等6个生字,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准儿化音、轻声词,积累“莲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通过抓关键词语、多感官想象画面等方法品读第2自然描写荷花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忆荷之诗,导入“荷花”

1.忆荷之诗,说诗中画出示关于荷花的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学生朗读,并分享。

这句诗仿佛让我看见                               

2.顺势总结,导入课题

师总结:荷花是夏的使者,诗人们都赞美它,当代文学家叶圣陶爷爷也喜欢荷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荷之图,走近“荷花”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荷之图,趣识字词

(1)借助插图,指导读音。

①出示荷花插图,指花朵形状说词语,相机范读指导儿化音:花瓣儿、花骨朵儿。强调读儿化音,读到“瓣”“朵”,立马舌头一卷。拓展读“展开的花瓣儿”“饱胀的花骨朵儿”。

②出示荷花插图,指莲蓬读词语,相机指导轻声词:莲蓬。拓展读“嫩黄的莲蓬”。

③出示课文另一个轻声词:衣裳。检测读好轻声词。拓展读“雪白的衣裳”。

(2)游戏识字,检测字音。

①出示三组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正确后词语消失,出示一片荷叶图。

第一组:花瓣   莲蓬   饱胀   破裂

第二组:姿势   随风飘动   翩翩起舞

第三组:仿佛   停止

②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重点检测读准多音字“挨”(āi)的读音。

(3)指导书写“瓣”。

记字要诀:两人辛苦去种瓜,花瓣掉落结大瓜。书写提醒:第一个“辛”字最后一笔变撇。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荷花”写了哪些内容?(出示)

荷花的(     )—荷花的(     )—荷花的(     )—(     )荷花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预设:荷花的清香—荷花的样子—荷花的姿势—变成荷花。

提升总结:闻花香—看形色—展想象。板书:闻、看、想。

三、品荷之画,赏读“荷花”

1.学法,赏花香之“活”

过渡:在作者的眼中,这一大池子的荷花就是一大幅——

预设:活的画。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体会到这一池子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的语句,并说一说:哪个词语让我仿佛闻到了/感受到了                                           

出示第1自然段,生齐读。

预设1:“清香”这个词让我仿佛闻到一股好闻的味道。

预设2:“一阵”这个词让我仿佛闻到浓浓的花香。

顺势指导朗读,正是由于荷花香味很浓、很香,因此——(引读: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质疑:“赶紧”“跑”体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预设:急切。

是啊,作者那么急切,是因为他——(有感情朗读: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总结:抓关键词让我们感受到这一池荷花的活力。

2.用法,赏花美之“活”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体会到这一池子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的语句,并说一说:哪个词语让我仿佛看到了                                                  

句子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预设1:“挨挨挤挤”让我仿佛看到了荷叶很多。

出示商场、广场等人多的生活场景,用“挨挨挤挤”说话。

预设2:“碧绿的大圆盘”不仅让我仿佛看到了荷叶的颜色,而且让我知道了荷叶圆圆的。

总结:作者认真观察了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用比喻的手法把荷叶写活了。

句子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出示: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露出来。

对比品读,联系上文的“挨挨挤挤”,现场动作示范,体会“冒”字更能体现荷花的生命力。

句子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富有活力。

出示荷花插图,出示句式“有的……有的……有的……”,积累背诵。

四、展荷之画,诵读“荷花”

1.巧搭支架,诵花美之活

(1)引读梳理,有序读花美。

师引读梳理:这真是一幅活的画,瞧,荷叶多么茂盛——(生读句子1)看,荷花——(生读句子2)细看,荷花千姿百态——(生读句子3)

(2)借助插图,有序背花美。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按照荷叶、荷花、姿态的顺序背诵。

2.总结延伸,记花美之活

师总结:这一大池荷花真是一幅活的画,让人陶醉不已,浮想联翩,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活的画”。

板书设计:

3.荷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学习第3~4自然段,品味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荷花姿势之美,意境之“活”,想象之趣,体会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写法迁移,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录,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一种喜欢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关注词语,回顾荷花之美

1.词语接力,唤醒记忆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那片美丽的荷花池,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了荷花的形色。(板贴:闻花香、看形色)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荷花的美。词语接力,出示词组,学生接力读。

第一组(荷叶):大圆盘   挨挨挤挤

第二组(初绽的荷花):花瓣儿   展开

第三组(盛开的荷花):莲蓬   露出

第四组(含苞待放的荷花):花骨朵儿   饱胀   破裂

2.挑战填空,画面重现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____的,像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有的才展开____。有的花瓣儿______,露出_____。有的还是_____,看起来________。

二、调动感官,品读荷画之美

过渡:同学们,这些朴实而富有动感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荷花、荷叶特有的生命活力,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文字,想象画面,走进作者说的这幅“活的画”。

1.看花形,赏姿势之美

(1)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为什么说这是“一大幅活的画”?

预设:因为每一朵荷花的姿势都不一样。

(3)画家是指谁呢?

预设:大自然。

(4)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些荷花?

预设:千姿百态。

(5)出示课文中三种姿势的荷花图,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原句填空: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_____,很美;看看那一朵,_____,也很美;再看看这一朵,_____,也很美。真像一大幅活的画。

(6)拓展想象:说一说荷花还可能有哪些美丽的姿势。

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

(7)这姿势真美,作者观察得那么细致。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大幅活的画。谁来读第3自然段,读出荷花的姿势美?

(8)师指导朗读。全班齐读。

2.想花意,品意境之“活”

(1)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作者叶圣陶看着看着也陶醉了,他也想变成一朵荷花。谁来接着读一读?

(2)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

(3)师:我尤其喜欢他读的这一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这一句让我联想到了两句诗。你们想到了吗?

预设: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还有一句诗藏在后面的句子里,谁发现了?

预设: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5)你想到哪句诗?

预设:鱼戏莲叶间。

(6)这是我们语言文化的魅力,也是想象的魅力。来,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3.听花语,悟想象之趣

(1)如果你就是那朵可爱的荷花,想象一下,你还会看到谁?它又会告诉你什么呢?

预设:我看到小蝴蝶飞过来,告诉我这衣裳真好看!

(2)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想着想着, 听着听着,这幅画不就变成活的画了吗?(板贴:想花意,听花语。)

(3)小结:同学们,通过闻花香、看形色、想花意、听花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板书:一大幅活的画)

(4)此刻,作者和同学们一样沉浸在美丽的荷花世界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他明明是在看荷花,怎么会变成一朵荷花呢?

预设:他已经看得入了迷。

(5)让我们也陶醉其中,读出荷花之美,读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吧。配乐朗读第4自然段。

(6)借助词语表中的词语,挑战背一背第3~4自然段。

姿势    眼前    本领   仿佛

随风飘动   舞蹈   停止

三、迁移运用,描绘植物之美

写法迁移,初试身手

(1)生活中处处都有“活的画”。出示:火红的枫叶,金黄的油菜花,洁白的梨花,还有粉嫩的桃花。每一种植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着自然之美。

(2)用课文里学到的词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先把“植物朋友”填写好。

(3)还可以仿照书中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再用上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你喜欢的植物朋友更加生动。

小结:大自然中,处处都有可爱的生灵。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美。

板书设计:

3.荷花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

责任编辑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