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植物朋友,用心观察感受
作者: 刘青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植物,并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植物朋友”
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这个单元,我们走进了“大自然之旅”,认识了许多可爱的朋友:伶俐可爱、轻巧灵动的燕子,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荷花,别具特色、灵动有趣的昆虫。
今天,我们的“大自然之旅”走到了“我的植物朋友”这一站。在这一站,我们将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然后带着植物朋友参加植物博览会。
(设计意图:立足“大自然之旅”单元任务,回顾前面课文中认识的可爱生灵,揭晓子任务“我的植物朋友”,激发习作的兴趣。)
二、借卡观物,走进“植物朋友”
1.看范例,明方法
(1)借助范例卡与表格,明确细致观察的方法和角度。
出示“桃花记录卡”范例,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从样子、颜色、气味等角度去观察,可以运用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观察,再用表格将梳理的信息直观呈现。
(2)拿出学习《荷花》时制作的“植物朋友”记录卡,根据图例,完善植物记录卡。(见图1)
2.亮卡片,促完善
(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植物朋友记录卡,同伴互提修改建议。交流提示如下:
我观察的植物朋友是 ,它 (样子), (颜色), (气味),我还知道它 。
(2)选择两位学生的植物朋友记录卡作为展示范例,相机指导修改。
修改建议:①多角度仔细观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
②把观察的植物画下来或拍下来,图文并茂地记录。
③用关键词或简短的句子记录。
④查找到的植物相关资料,可以补充在“其他”一栏中。
⑤可以适当记录自己观察时的感受。
(3)总结方法,赠送“锦囊”。
样子颜色和气味,细致观察做记录;
多种感官来相助,植物朋友写清楚。
(4)学生第二次修改、完善自己的植物朋友记录卡。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帮助学生明确细致观察的方法和角度,转化《荷花》一课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修改中不断完善植物朋友记录卡。)
三、化卡为文,描写“植物朋友”
1.作比较,寻秘诀
(1)通过把“桃花记录卡”和描写桃花的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转换的秘诀。
(2)引导学生发现记录卡转化为文段后有什么不同。
①文段抓住特点,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
②文段中一些内容是观察记录卡的内容,另一些内容是作者的感受和想象。
③为了让句子更生动形象,作者在文段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2.巧链接,促迁移
(1)课文是习作最好的范例,要把喜欢的植物朋友介绍清楚,我们不妨再来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植物的特点介绍清楚的。
(2)温习《荷花》片段,进一步习得方法。
片段一: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片段二: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小结要点:
①对荷花的观察非常细致,闻花香、看形色,再把独特的感受融入其中,把荷花写活了。
②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③把自己想象成荷花,使文章带上了童话的色彩。
3.用方法,即练笔
(1)对照记录卡,选择植物朋友的特点进行片段描写。注意把观察到的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要写清楚自己独特的感受。
(2)展示学生的片段描写,师生互动点评。
4.当堂练,写全篇
(1)补充开头和结尾,形成完整习作。
(2)写完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也可以与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范文和单元课文,使学生学会如何把记录卡的内容转化成一段话、一篇文章,明白如何把植物的样子、颜色、气味等写清楚,如何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讲评,学习别人习作的优点,进一步学习“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体会修改习作的乐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妙笔会客厅,品评“植物朋友”
1.明任务,忆方法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还记得把植物朋友写清楚,写出自己感受的方法吗?
(2)重温方法: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加入作者的感受和想象;为了让句子更生动形象,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2.赏范文,整体评
(1)出示学生优秀习作,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评价。
(2)评价要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气味等;写出自己的感受;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生动有趣;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赏片段,细点评
(1)聚集范文优秀片段,引导学生赏评。
远远望去,杜鹃花像一大片燃烧的火焰,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有种说不出的热烈。走近一看,一朵朵杜鹃花挨挨挤挤的,簇拥在一起,一团红色接着一团红色,如点点星火连成一片。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仰着头骄傲地怒放在枝头,有的羞怯地打着朵儿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等待那一瞬的绽放,一朵朵千姿百态,为整个春天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2)教师相机指导。
①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把杜鹃花写清楚。
②重点写了杜鹃花的颜色、样子,观察很细致。
③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了杜鹃花怒放的美。
④加入了作者的感受和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整篇范文欣赏、优秀片段赏析,有层次、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深化理解把对植物的观察所得和感受写清楚的方法,在赏析、评价中提高习作水平。)
二、修改门诊室,完善“植物朋友”
1.改片段,试牛刀
(1)出示习作片段,请学生默读并思考如何修改。
在爷爷家的园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株株高高的向日葵。它们都开着一朵朵巨大的金黄色的花。每天早晨,向日葵的花朵总是迎着阳光开放。它们的茎直挺挺的,叶子宽大,绿油油的。我最喜欢爷爷园子里的向日葵了。
(2)邀请学生担任“小医生”,诊断病因。
(3)相机指导。
①关注到了向日葵的颜色、样子,但观察可以更细致一些。
②向日葵样子的描述,条理可以更清楚一些。
③根据自己的观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出示与学生一起修改后的片段:
在爷爷家的园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株株高高的向日葵。它们的茎粗壮而挺拔,像一位穿着绿色军装的士兵,笔直地站在园子里。它们的叶子宽大,如同绿色的手掌,在微风中摇曳,好像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它们那金黄色的花朵,花朵中间是密密麻麻的褐色花蕊,四周环绕着金黄色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每当太阳升起,向日葵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慢慢转动它们那圆圆的脸庞,直到完全面向太阳,仿佛在说:“太阳公公,早上好!”
站在向日葵前,看看它那明亮的花朵,我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2.改习作,显身手
(1)小组内交换阅读习作,互提修改建议。
(2)用上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3.借量表,巧评价
(1)对照评价表,对自己修改后的习作进行星级评价。
(2)同桌互换习作,对习作进行互评互改。
(3)小结: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修改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修改实践活动中学习修改,在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中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进而提升修改习作的水平,体验习作评改的乐趣。)
三、植物博览会,展示“植物朋友”
“大自然之旅”走到了“我的植物朋友”这一站。在这一站,我们和植物交朋友,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课后,请同学们再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的习作再次读给同桌听,也可以与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一起交流。
优秀稿件将会参加“植物博览会”,在班级文化墙中展出。
(设计意图:回归单元任务,创设“植物博览会”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习作,争取在班级文化墙展出,进而体会到习作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城第八小学)
责任编辑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