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家》(四上)教学及评析

作者: 赵昭 张咏梅

《蝴蝶的家》(四上)教学及评析0

一、设限提问, 初步感知主题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那怎么才能认识一下呢?

生:你可以自我介绍一下。

师:好办法!但是这样我怕你们印象不深,所以我们换个方式来认识,你们可以向我提问,问我的个人信息,只要是你想知道的都可以问,好不好?

生:好!

师:但是,我有两个要求:第一,我只能回答你们6个问题,多一个也不行;第二,我只能用“是”或“不是”这样肯定或否定的方式来回答你们的问题,也就是说,你们问我的,只能是一般疑问句。比如,如果你问我:“老师你来自哪里呀?”我是回答不了的,我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准备好就可以开始提问了。

生:你来自于黑龙江吗?

师:是的,你猜对了。第二个问题——

生:老师,你是40岁以内吗?

师:是,我今年正好40岁。这问题好扎心啊,我都40岁了!

(生笑)

生:老师,你是姓赵吗?

师:是的。你怎么会猜得这么准?

生:我们语文老师是这样跟我们说的。

师:那你真不该再问,浪费了一次提问的机会。继续吧,看看你们能问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生:你是教学专家吗?

师:哈哈,我希望将来能是。现在还不是。第五个问题——

生:你属牛吗?

师:不是。我确定不属牛。最后一个问题——

生:你是不是得过特等奖?

师:你好会聊天呀!是的,我得过特等奖。但那只说明过去,相比之下,我更在意以后能取得哪些进步。

二、回顾单元,确定学习任务

师:6个问题问完了,虽然你们从我这里得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太多,但我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以后一定会学会更多的提问方法和提问技巧。

师:现在,先请同学们看投影,(出示课本单元页),请你来读这句话。

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师:很好。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如果你提问的话,就会有进步。

师:说得挺好!说出了后半句的意思,前半句“为学患无疑”应该怎么理解呢?

生:学习最怕没有疑问。

师:真了不起!确实是这个意思:做学问最怕没有疑问,有了疑问才会有进步。

师:我现在就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们,和你们刚才问我一样,也是6个问题。(投影逐一出示)

师:第一个问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

生:《蝴蝶的家》。

师:很好!第二个问题,这是本单元的第几篇课文?觉得是第几篇就伸出几根手指表示一下。

(生都伸出4根手指)

师:很好,都答对了。第三个问题:前三篇课文分别是——

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很好!这才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接下来的问题会越来越难。第四个问题:简单来说,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我们学会——

(生有几人没举手)

师:我就喜欢不举手的小朋友。(走到一名没举手的学生面前)你说说。

生:是提问。

师:基本正确,能说得完整一些吗?

生: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

师: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第15页,看看下边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提问”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是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普通的提问。

师:也就是说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只需要提自己想问的问题。第五题,你学会了哪些和提问有关的知识?想起一个就说出一个。

生:我们可以提写法上的问题。

师:很好,这是《夜间飞行的秘密》这课教给我们的。还可以提——

生:关于内容的问题。

师:对!还有呢?

生:还可以提关于全文的问题。

师:对。还有——

生:联系生活提问。

生:还可以提关于“题目”的问题。

生:还可以提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

师:真好,你们几乎快说全了,太了不起了!你们的回答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没想到对于前面的内容你们能学得这么扎实。接下来是第六个问题,有点难:为什么要学习提问呢?我们总不能只顾着赶路而忘了为什么出发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提问呢?

生:提问有助于帮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有多好。

师:答对了,但这只是学习如何“提问”的近期目标,从长远点来看,提问还可以帮助我们怎样?(出示课本单元页)

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师:对,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但从长远来看,它是我们的人生取得所有进步的前提。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如何提问。

三、分解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师:请同学们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蝴蝶的家》,我先请同学来读这篇课文的“学习提示”。(出示本课课本页)

生:(读)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师:很好,现在我再请一名同学来读一遍。这次其他同学要注意看,这一段“学习提示”中对我们提出了几个学习要求?

生:我觉得是4个。

师:那说说吧,是哪4个?

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第三个是“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第四个是“并尝试解决”。

师:说得挺好的。

师:他找出了4个,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生:还有一个是“读课文”。

师:之所以很多同学觉得只有4个学习要

求,可能是因为你们觉得“读课文”这个要求太熟悉了,不像学习要求,其实这恰恰是很重要的一项。请同学们按顺序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四、反向思考,对齐学习起点

师:现在先做第一件事:读课文。

(生一人一句轮读课文)

师:课文读得真不错,又清楚又明白,而且还有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不起!现在第一个学习要求就完成了。第二个要求是——

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在提出问题之前,我想先和同学们确定另一件事:我们自己先要清楚地知道在接下来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哪些东西是不必提问的,也就是说通过读课文你已经读懂了些什么?

师:谁想把自己在读文章时的发现分享给其他同学?

生:蝴蝶的家是我们找不到的。

师:有可能。因为课文到最后都——

生:“谁要是能说给我听,我就不着急了。”

师:谁还读懂了其他的?

生:作者很为蝴蝶着急。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从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

师:而且这句话重复了好多次,对吧?谁还知道别的?

生:我还知道家雀一下雨的时候就会飞到屋檐下面避雨。

生:我知道课文里作者做了很多的猜测,比

如作者猜测蝴蝶的家在麦田里,然后还猜测蝴蝶的家有没有可能在桥下面。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只要读过就会有收获。现在请你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条收获告诉给同桌,开始吧!

(生交流)

五、梳理学法,尝试独立提问

师:知道了不必提问的内容,我们接下来该做的事情就是提问。谁还记得《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告诉我们哪些提问的方法?想不起来的同学就翻翻书。

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提问方法,有一些问题是针对一个段落的,还有一些问题是针对全文的。

师:对,提问既可以针对一部分,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夜间飞行的秘密》这一课教给了我们哪些提问的方法呢?

生:《夜间飞行的秘密》这一课告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问,第一种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

生:第二种是针对题目。

师:不对,再想想,看看书,是针对什么提问?

生: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

师:很好。第三种呢?

生:第三种方法是针对从课文中得到的启

示,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师:很好,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种提问方法、三个提问角度,提示一下,提问的时候是提自己想问的问题。

师:那今天我们用什么形式提问呢?请同学们看自己座位上的便签纸,可以把它贴在书上你想提问的旁边,把你想提的问题写在上面,如果一会儿谁的便签纸不够了,就可以向我要。开始吧!

(生提问、贴纸)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五个学习要求,该进行下一项了。第三个要求是什么?

生: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

师:谁还记得怎么分类?

生:三个方面,关于内容的、关于得到的启示的、关于写法的。

六、“拼图”分组,完成专属任务

师:对。其实给问题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但是我们这节课只先用这三种。在分类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件事:分组!请同学们看投影、认真听。(见图1)

图1

师:这个方向是黑板, 4个人1个小组,这4名同学的顺序分别是1号、2号、3号、4号。现在每组的一号举手示意大家;2号起立再坐下;3号跳一下;4号转个圈。

(生做相应动作)

师:现在注意看,每个人的任务不同,1号同学的任务是“读”。读什么呢?把你自己提的问题一条一条地读给小组的另外三个人听。

(生点头)

师:2号同学、3号同学的任务是“想”。想什么?刚才一号读的这个问题应该归到哪类?是关于内容的还是关于写法的,还是关于启示的?想完之后把你的答案告诉谁?

生:4号。

师:对了,4号同学的任务是“贴”,4号同学要把刚才2号同学和3号同学告诉你的内容一条一条地分类贴到学习任务单里边。

师:一会儿哪个小组最先贴完,就在2号同学的统一口令下拍掌三下,证明你们小组完成了。

(生读、想、贴)

师:我看各个小组都已经完成任务了,现在请每组的3号同学把你们组的任务单举起来,给全班同学看,站起来转一圈。

(生全班展示)

师:好,请坐。现在这节课的第三个任务也完成了,第四个学习要求是——

生: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师: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值得思考”?

生:可以深入了解的问题。

师:什么叫“可以深入了解的问题”?

生: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师:说得特别好!还有吗?除了可以帮助理解课文的,还有什么是值得思考的?

生:我认为应该还有可以引发更深入思考的问题。

师:说得真好!看来你们是把前几课学明白了,翻到《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课后习题页。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程控电

话?”如果这个问题不懂,影响对整篇文章的大致了解吗?

生:不影响。

师:所以这个问题算值得思考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