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信息,揭示花钟背后的秘密

作者: 王林波 孙世梅

梳理信息,揭示花钟背后的秘密0

任务一    梳理信息,认识花钟

活动一:链接生活,初识花钟

师:同学们,现在是上午第三节课,这节课几点上,你们知道吗?

生:十点二十。

师:看时间,得用到钟表,大家会认钟表吗?

生:会。

师:下面的这个钟表有些特别,(出示花钟图片,见课件)看看你还会认吗?现在时针指向的是万寿菊,此刻万寿菊开放了,根据你的经验,会是几点钟呢?

生:大概是六点二十。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钟表,(出示花钟图片,见课件)同样是万寿菊开放,这会是几点钟呢?

生:这个是三点。

师:一种花开放的时间往往是一样的,看来这两个钟表中一定有一个是有问题的,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秘花钟背后的奥秘,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花钟》。(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评析: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

语文学习并非只是静态地掌握语文知识,而是在有效联结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这一设计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钟表自然过渡到对花钟秘密的探寻,通过“两个钟表,到底哪个是正确的”这一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面向的是鲜活的生活,有助于学生打开视野,从事物的联系中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和探索语言文字奥秘的好奇心。)

活动二:梳理信息,了解花钟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梳理花名、开放时间等信息,尝试着认识花钟。梳理信息,大家可以用勾画标注的方法,你可以在课文中把你所看到的花名先圈出来,再用另外一种颜色或者形状把开放的时间圈画出来。大家还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梳理信息,王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表格(见表1),大家可以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提取相关信息,填写到表格中。现在,大家开始自己读课文,从以上两种方法中选一种开始梳理信息。

表1

(生自读课文,梳理信息,师巡视指导。)

师:我要表扬坐姿端正的同学,无论是读书,还是书写,正确的姿势都很重要。大家看,我身边的这位同学就特别会学习,他在填写表格的时候,用到了数学中的数字,因此,填写表格的效率就特别高,这个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师:大家完成了信息的梳理,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大家看,这是——(出示图片)

生:牵牛花。

师:看到牵牛花开了,你一下子就知道了一个时间——

生:凌晨四点。

师:真好,读了课文,我们获取了有效的信息,你看,效果多明显!这个呢?(出示图片)

生:这是蔷薇,看到蔷薇开了,我就知道是五点了。

师:这个呢?(出示图片)

生:这是紫茉莉,紫茉莉开花了,说明是下午五点了。

师:大家看,这是——(出示图片)

生:万寿菊。万寿菊开花的时间是下午三点。

师:同学们,获取有效的信息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刚刚的那两个很特别的钟表,到底哪个钟表的时间才是正确的?

生:现在我知道了,万寿菊是下午三点左右开花,正确的是右边的花钟。

师:非常好,看来,阅读这类文章,我们一定要学会获取有效的信息。获取了有效的信息,我们看到花的图片,就能说出相应的时间。那如果我出示时间,大家能说出相应开放的是哪种花吗?早晨七点——

生:早晨七点,睡莲开了。

师:晚上七点——

生:晚上七点,月光花开了。

师:晚上八点——

生: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

师:晚上九点——

生:晚上九点,昙花开了。

师:非常好,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还真不少呢!刚刚四种花的开放,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早上七点,睡莲开了;晚上七点,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晚上九点,昙花开了。

师:真好,特别清楚,掌声送给他。

(评析:这一设计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整理”来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扎扎实实地为学生奠定语文基础。教师教学生“得法”:勾画标注、列表格;同时“得意”:各种花开放的不同时间、不同时间开放的各种花。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语言经验,并回应前面的问题——到底哪个时钟是正确的,体现了教学的连贯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四种花开放的时间连起来说一说,加强了阅读的整体性,指导学生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做到随时学、随时用。)

任务二    落实语用,丰富语言表达的经验

活动一:品读比较,发现表达方法

师:刚刚我们说的是几点钟,什么花开了,但课文可不这么写,课文中的表达很有特点,大家自己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下面我们合作着读读这段话,王老师读时间,你们读其余的内容。

(师生合作读)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你看,作者写花开跟我们刚才说的可不太一样,他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留意一下时间词所在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时时间词在前面,有时时间词在中间。

师:非常好。前面几句话的时间词在句首,而后面的三句话时间词却在中间,有变化,表达才有魅力。我们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把后三句话的时间词放到前面。谁来试试?

生:七点左右,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生:晚上八点,夜来香开花了。

生:九点左右,昙花却在含笑一现。

师:这句话中的两个字可以去掉,句子会更通顺,你试试。

生:九点左右,昙花含笑一现。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再仔细读读这段话,特别关注作者写牵牛花、蔷薇、睡莲、紫茉莉、昙花的句子,看看作者的表达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默读句子,思考。)

生: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这些花当作人来写了。

师:是啊,所以你会发现这里写到的有些动作你是非常熟悉的,你也做过这些动作,比如——

生:绽开笑脸、醒来。

师:你看,作者这样写,文章就很生动。下面这几句话没有使用拟人的手法,你能不能选择一句,试试用上拟人的手法表达?(出示)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生思考)

师:谁能选一句,也用拟人的方法来表达?

生: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师:他想象的画面真美,说得非常好。

生:夜来香在晚上八点伸了伸懒腰,睁开了眼睛,开始欣赏美丽的夜色。

师:说得很好,掌声送给他们。运用拟人手法,可以让表达更生动,但作者并没有把所有的句子都用上拟人的手法,因为有变化读起来才感觉更好。同学们,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段话,感受作者表达的魅力。

(生再读体会)

(评析:语文知识教学一定是以语言实践作

为基础,才会有根基与活力。这一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言文字在表达形式上的特点与规律,并即时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生硬地教学语文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师生对读、句式转换、迁移运用等方式,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奥秘,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与态度。)

活动二:实践练习,运用表达方法

师:同学们,刚刚读了这段话,我们知道了很多花开放的时间,但如果花钟上只有这些花,还有些少,这个花钟还不够精准,为了让这个花钟更精准,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资料,如果大家能够用上刚才学到的表达方法来写一写,补充进课文中,那这个花钟就更加精准了。来,咱们试试吧!(出示)

龙   葵:六时

蒲公英:七时

金盏草:九时

半枝莲:十时

烟草花:十八时

师:请同学们选择两三种花写一写它们的开放,建议大家可以使用拟人手法,也可以不用,有时候可以把时间词放在前面,有时候可以把时间词放在中间,这样有变化的表达,才更有魅力!

(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给大家读读你写的句子。

生:上午六点,龙葵花睁开了睡眼,欣喜地打量着全新的一天;蒲公英则在七点左右,准备好了洁白的降落伞,准备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师:非常好,你用上了自己学到的方法。我们继续交流!

生:金盏草在早上九时开放,半枝莲则会多打扮一会儿自己,一个小时后,她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

生:早上十点,半枝莲苏醒过来;十八点,烟草花舒展开了自己的花瓣,散发出了独特的香味。

师:大家的表达特别棒,很值得表扬。同学们,无论是课文中的内容,还是我们刚刚写的语句,其实都是围绕这段话中的一个句子来写的,大家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发现。

生: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师:对,就是这一句。谁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生:要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师:还有吗?

生: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师:大家看,我们既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段话确实写得非常好,不仅很多语句写得很生动,很多词语也用得恰到好处。这些词句都很值得我们积累。我们尝试着背诵这段话吧!

(生练习背诵)

师:我给出时间词,大家依据时间词,尝试着背诵。

(生练习背诵)

师:非常好,下面大家用我给出的花名,再试着背诵。

(生练习背诵)

师:都背过了吧?来,同桌互相背诵。

(同桌互相背诵)

(评析:注重语言文字积累是语文教育的宝

贵经验。此环节不仅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做到用以致学、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有新鲜感的语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这样的教学不是机械的指导,而是在学生发现了语言表达的规律之后自主生成的,这一实践活动的设计自然而巧妙。)

任务三    探究原因,揭示花钟背后的秘密

活动一:提取信息,揭秘花钟的原理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第1自然段时,发现这段话是围绕其中一句话来写的,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自读课文,思考。)

生: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师:找得很准确,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非常好!如果不用问句表达,你还可以怎么说?

生: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师:注意,这句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为什么。想想看,怎么表达才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