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扎根”

作者: 刘瑞红

活动目标:

1.了解纸的来源,探寻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

2.通过查阅、搜集和整理资料等方式了解纸的历史和现在。

3.激发学生探究纸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流程:

导入课堂

1.上节课我们跟着任老师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纸的进化之旅。

2.板书课题:纸这样一路走来。

板块一  交流总结甲骨的特点

过渡:让我们穿越到最早的甲骨文时代。

1.观看有关甲骨文时代的视频,说说自己获取了哪些信息。

2.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预设:甲骨文时期多用牛的肩胛骨和龟的腹甲刻字。

3.学生体验古人在甲骨上刻字的过程并谈感受。

小结:古人不仅面临刻字困难的问题,甚至要找到刻字的材料也很有挑战性。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板块二    图片展示,发现青铜器的特点

过渡:在青铜器盛行的时代,人们变得越来越智慧。让我们穿越到青铜时代。

青铜是由铜、锡或铅的合金制成,上面的文字是铸造而成的,主要包括礼器和乐器,鼎代表礼器,钟则代表乐器。

后母戊鼎,高133厘米,重832.84千克,1939年被发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小结:尽管此时的材料相对容易获得,但因青铜过于笨重逐渐被取代。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乘坐时光机,前往竹简时代。

板块三    交流中发现竹简的特点

过渡:瞧!一群人正在将竹子砍下并削成细长的竹片,为制作竹简做准备。

1.制作竹简的过程是怎样的?生汇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互动交流。

(1)亲身体验: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感受,了解古代刻写文字的技巧和挑战。

(2)补充资料:西汉时期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用了三千片竹简的文章。展示竹简的不便之处,如笨重和不易携带。

(3)讲成语故事:讲述与竹简相关的成语故事,如汗牛充栋、学富五车。

小结:通过学生分享,了解竹简的特点,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便捷的书写方式。

板块四

对比中了解丝帛的特点

1.正因为竹简笨重,人们发现了比它更轻便的材料——丝帛。接下来,我们的时光机来到了丝帛年代。

2.关于丝帛,大家课前搜集了什么资料?

(1)帛书是指战国时期,

用白色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的文书。(展示西汉帛书图片)

(2)帛还可以画画,播放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彩绘黑地漆棺视频。

3.对比丝帛和麻,我们可以发现丝帛的特点。

小结:虽然丝帛在某些方面很优越,但它易腐蚀、易遭受虫蛀,同时价格昂贵,因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时又出现了一种新型书写材料——麻纸。

板块五   了解麻纸的特点

1.了解麻纸的特点和种类。

麻纸是古代常用于书写的纸张,主要由黄麻、布头、破履制成。麻纸类型有白麻纸、黄麻纸、麻布纹纸、桑麻纸等。

2.亲身体验麻纸,感受粗糙和强渗透力。

小结:古代纸张的发展历史展示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纸张的不断探索和改进。现代纸张种类繁多,用途不同,各有特色。

板块六

交流中发现现代纸张的特点

1.创设情境:吕梁博物馆将举行第5届现代纸张展览会,邀请我们去当宣讲志愿者。

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纸张和填好的纸张说明书。

3.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收集到的纸品,根据评价表评选出星级讲解员。

出示评价规则:

★      能将组内纸品特点讲清楚

★★   语言流畅生动

★★★神态大方自信

4.小组代表展示。

(1)包装用纸小组展示。

预设:我们收集的是各种包装纸张,包括牛皮纸、瓦楞纸、纸浆塑膜(鸡蛋托)、糯米纸。现在我们重点介绍一下瓦楞纸。

瓦楞纸常见于纸箱和纸板,是快递包装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小结:包装纸小组清晰介绍了瓦楞纸的特点,被评为二星级讲解员。纸箱纸板看似普通,却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请印刷纸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

(2)办公文化用纸小组展示。

预设:现代纸张宣传员介绍了

铜版纸、胶版纸、白板纸的应用,说明了铜版纸在画册、彩绘本、杂志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胶版纸对视力有保护作用,通常用于书籍印刷。白板纸主要用于制成漂亮纸盒,各种印刷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评价:一起来评定他们的表现,他们将获得几颗星呢?

(3)生活用纸小组展示。

预设:生活用纸主要包括卫生纸、湿巾纸、面巾纸、厨房用纸等。例如,这包黄色纸巾叫作本色竹浆纸,环保又健康。

(4)特种纸展示。

预设:注意到银行存款小票和超市购物小票了吗?它们使用的是热敏记录纸和无碳复写纸。除了这些还有墙纸、一次性纸杯、锡纸等特种纸。

小结:感谢各位同学对现代纸张的精彩展示,大家讲得深入浅出,有望成为纸张展览会的讲解志愿者。

结课

随着时代进步,未来的纸又会是怎样的?下节课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单位:山西吕梁市中阳县城南小学校 )

责任编辑 吴丽萍

上一篇: 让语言“活”化
下一篇: 让想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