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让学生问得精彩 某日,听一位年轻老师执教《黄山奇石》。老师出示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不一会儿,两个学生相继提出问题:“黄山在哪里?”“黄山上怎么会有奇石的?”老师顿了顿:“还有什么问题吗?”片刻,老师见没有学生
前沿 | 跨学科视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式的转型 2022年版课标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把其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形式,要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程内容应占到60%~70%。如此数量的传统文化内容落实到不同的学习
前沿 | 思维习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内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大国博弈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竞争。[1]小学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奠基作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
前沿 | 以素养为导向的儿童问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编者按:儿童问学课堂的实践已走过10个年头。10多年来,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坚持让新课程理念在儿童问学课堂落地生根。“十四五”期间,学校依托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儿童问学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前沿 | 儿童问学课堂“问向”的引导和转化 儿童问学课堂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悟学提出问题为起点,以梳理、转化问题,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并完成自主建构为落点。在“双新”和“双减”背景下,儿童问学课堂的实践已进入深水区。在儿童问学课堂中
前沿 | 让“问”成为“学”的助推剂 儿童问学课堂,旨在激发和保持学生内心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求。在儿童问学课堂中,教师将问的权利归还给学生。问,在精不在多,那么在每节课都要提问的情况下,教师要思考如何保持学生的提问热情,防止学生为问而问,真
前沿 | 唤醒“问”的意识 激发“问”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生字,能通过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会写“吓、跟”等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3.学习提问,能
教学 | 《铁杵成针》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教学警语】所谓“教学创意”,就是要让学生学得实,学得快,学得好,学得真,学得美。【课文美读】《铁杵成针》是一则有趣有味的文言小故事。这是一个有趣的、虚构的故事。“世传”二字巧妙地点出了这个故事流传的
教学 | 三阶层支架,创编有“技”可循 一、重温经典,一句话开头定结局1.回顾故事,明确主角师:据说,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就有这样一对“冤家”,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看图你就知道,(出示龟兔赛跑图片)故事的主角是——生:一个是兔子,另外一个
教学 | 从体知、会通,走向审美创造 一、释其题:走近杜甫,了解背景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诗。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了解的杜甫?生: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现实主义诗人。师
教学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三下)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目标:1.能借助图表记录一项小实验,将实验过程写清楚。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修改。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课前我们做个“看图猜故事”的小游戏。(出示三幅图)生:是“牛顿与苹果”“鲁班与
教学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探索 编者按新时代的语文怎么教?从课文走向课程,从课本走向生活,从阅读走向应用,从模仿走向创生……张学伟语文工作室山西中阳站研发的“打开的语文”系列课《纸的发明》围绕“语言为根,创意共生的语文教学”专题做了
教学 | 让语言“活”化 教学目标:1.练习默读课文,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2.通过学习单对比发现纸的优点,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3.聚焦段落,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 | 让文化“扎根” 活动目标:1.了解纸的来源,探寻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2.通过查阅、搜集和整理资料等方式了解纸的历史和现在。3.激发学生探究纸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活动流程:导入课堂1.上节课我们跟着任老师了解了
教学 | 让想象腾飞 教学目标:1.结合课前搜集的纸的有关资料,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的各种纸。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兴趣。2.借助例子引导学生从纸的名字、样子、造纸材料、用途等方面把自己的创意想象写清楚。课前准备:
教学 | 语言·文化·创意:从历史走向未来 “打开的语文”系列课《纸的发明》和大家见面了。纵观三节课,第一节课的关键词是“语言”。执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教师的教学语言不需要有多打动人,但必须充满启发性——“这些纸各有各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纸,会
教学 | 《小壁虎借尾巴》(一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看图猜字、形声字规律、联系生活、勾连旧知等方法猜字音、字义,识记生字,认识“壁、借”等13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会写“房、爬”等8个生字。2.通过分角色朗读、借助插图理解内容等方法
教学 | 《蜘蛛开店》(二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用联系生活、追溯字源、结合语境等方式随文识字,理解“商店、寂寞、决定”等词语,会写“商、店、定、完”4个生字。2.能根据示意图、关键词等,简单表达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3.体会蜘蛛开店时心
教学 | 前后关照寻其因,循证探究明其果 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掌握左中右结构生字的特点。2.能够前后关联,提出核心问题,主动探究泥塘变化的原因。3.能够读好对话,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表演故事,创编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教学 | “这样想象真有趣”(三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根据动物特征消失或相反的要求展开丰富、有趣的想象。2.能将所想有条理地说清楚,并编成语句通顺的童话故事写下来。3.懂得欣赏他人习作并能围绕标准评价同伴习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 | 弹思维之“变奏” 品童话之“奇妙”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角度梳理巨人花园里的变化。2.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花园里发生的奇妙变化,通过思辨深入探究巨人发生转变的原因。3.从“巨人之变”中观照自我的成长蜕变,同时学习运
教研 | “教—学—评”一体化对习作质量的影响 一2022年春天,本人应邀到一所小学听课,一位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编写童话故事。听完课,心生想法,便建议该校校长就此课组织和实施一次教学实验。基本做法是:从该校同年级中选
教研 | 低年级阅读教学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实施要义 摘    要:结构化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的结构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文章结合一线教学实际,提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课程内容结构化实
教研 | 创设适宜情境,融合素养测评点 一、测试素养梳理2022年版课标强调,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坚持素养立意,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课程视角来看,
教研 | 四维联动:优化小学语文情境化命题策略 情境化命题是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设置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情境,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知识的迁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有效收集其在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上的具体表现。笔者以
教研 | 第三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检测方法 2022年版课标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结合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语文检测中,检测一个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目很重要,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那么,检测学生
教研 | 活在自己的童话里 2022年版课标中的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从一般的教学过程设计到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再到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需要充分的时间去探索与实践。课程改革的道路,必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扎根课堂,
教研 | 如何走出英雄小说的阅读迷思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经典课文。本文的解读受课后思考题的影响,通常有两个重点:一是鬼子毒打雨来的部分,雨来的英雄行为聚焦在这个部分;二是文中三次描写还乡河景色的部分,因为要体会景色描
教研 | 革命文化人物形象解读的策略探索 一、比中见异,由个及类,凸显崇高教材中编排的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和故事,反映出他们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精神,若要以一个最合适的词
教研 | 任务进阶:随文识字的言意增值策略 斯霞老师主张“随课文识字”,探索借助课文帮助学生快乐识字的路径。2022年版课标背景下,怎样开展任务进阶式的随文识字,实现随文识字的言意相生呢?一、源于生活:同音“相联”,建构有意义学习1.求同存异,
教研 | 借助文本重构,实现教学优化 所谓文本重构,指教师基于教学需要,结合实际学情,在充分立足、依托课文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将所学课文在形式或内容上加以整合、重组,构建、衍生出新的教学文本。并将之作为重要的学习支架,用以激发兴趣、降低难度
教研 | 任务群视域下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创新实践 在任务群视域下开展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实为一类融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以现实生活为根基,以实践活动为主轴,以学习主题为指引,以学习任务为平台,将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集萃 | 上10000节课vs听10000节课 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每年所上的课一定超过了400节,工作30年的教师,课时量都会远超10000节。如果听过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讲座或者读过他的几本书,一定知道他“30年听了10000节课,组织了2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