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适宜情境,融合素养测评点

作者: 陈兰

创设适宜情境,融合素养测评点0

一、测试素养梳理

2022年版课标强调,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坚持素养立意,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课程视角来看,“教—学—评”是基于学习目标或课程目标开展的专业实践,其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教即所学,二是所教即所评,三是所学即所评。依据2022年版课标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结合一年级下册课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为指向,围绕“识字与写字、词句运用、朗读背诵、短文阅读、交际说话”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一年级下册素养评价表”,形成一年级下册素养测评表(见表1)。

以上梳理的素养测评点是“教、学”的要点和“评”的目标,为在情境中测试素养点的落实提供了参照和规定,避免出现测试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偏离虚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情况。

二、测试任务设计

设计测试任务时,可围绕表中五个一级指标展开,也可以进行整合;字词测试可以单个进行,也可以整合在句段中。测试的具体内容可以不限,也可贯穿同一主题。题目在表述时可沿袭过去通俗规范的说法,也可重取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

1.有机整合

一是内容整合。如,测试时将五大块的素养测试点整合成“读背积累、理解运用、交际说话”三大块,设计“我是小主播、我是阅读者、我是演说家”三大任务。读背积累任务可包含音节4个、词语8个、朗读课文片段1个、背诵经典诗文1首。理解运用任务由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及设计的问题组成,问题必须含本册阅读理解要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作简单推断”。交际说话任务,四选一,或选词说话,或看图编故事,或情境对话,或根据主题说几句话。

二是学科融合。拟题与道德与法治、美术、劳动等学科内容结合。

三是识字整合。把要测试的二类字整合在一首儿歌或一篇小短文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准确认读。测试的二类字重点关注易混易错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多音字等。

2.主题推进

测试的相关板块内容扣一个主题命制,融进相关情境中。如识字、组词、朗读、阅读理解的内容均与四季有关,设计成“春夏秋冬走一走”;字词运用(形近字、同音字、汉字笔画、偏旁部首等)、阅读理解、交际说话的内容与中国山河、传统文化有关,设计成“我爱中国,夸一夸”“传统文化,秀一秀”。

3.生动表述

测试题目以形象、生动、有趣的说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创设“小熊豆奇遇主题路线”情境,在“天空之城、森林之遇、海洋之旅”主题区域,分别布置“生字读读乐、反义词对对碰、叠词蹦蹦跳”“句子长长胖、背诵呱呱叫”“短文答答题、交流串串门”七大互动题,题目表述结构相似,极富动感和趣味。再如,设计“太阳花开”“谁是卧底”“枝繁叶茂”等具有形象感、挑战力的题目名称,考查学生的拼读、辨别、认读能力。“太阳花开”测试:出示一组打乱的带二类生字的太阳花朵和相应拼音的花蕊,将它们一一对应,正确拼读。“谁是卧底”测试:准备形近字、音近字及对应的读音卡片,请小朋友找出相应“小卧底”,根据答对情况对照标准评定等级。“枝繁叶茂”测试:制作一棵硬纸板大树,带有偏旁的树叶反扣在一边,学生随机抽取一枚,说对带有此偏旁的三个字,即粘贴到大树上,形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测试任务或有机整合,或扣一主题进行,或以极具吸引力的标题,在内容的“不变”中呈现方式的“多变”,让测试呈现出丰富性、独特性、地域性、创新性,生动活泼,各具特色。

三、测试情境创设

有学者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要依托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而活动又需要以情境为载体,因此,语文实践活动与情境必然成为测评框架的关键维度。“情境”包含了“情景”,“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具体场景,时间、地点、角色、对象等要素都应该是具体明确的。据此设计下面几种情境:

“漫游故事王国”情境。由四站组成。第一站蟠桃盛会(拼音识字),帮孙悟空完成摘桃任务。第二站智取水晶石(朗读背诵),协助阿里巴巴通过考验得到四块水晶石,打开山洞石门,夺回财宝。第三站蓝天学校(短文阅读),和小豆豆一起完成王子老师布置的阅读短文任务。第四站跟着弗洛格去旅行(口语交际),在导游弗洛格带领下,点击魔法门,完成任务(或自我介绍,或看图说美景,或看图编故事)。此漫游情境用学生熟悉的课外阅读中的人物串联,在创设的蟠桃园、山洞、蓝天学校、旅行谷情境中完成相应的测评任务,新鲜刺激,吊足了学生的胃口。

“陪小老虎威威游园”情境。由“领取游园活动邀请卡—小猴摘桃(拼读)—青蛙跳台(识字)—小猫钓鱼(积累背诵)—趣夹鸡蛋(看图说话)”五个环节组成。 情境连贯有趣,游戏色彩浓,如小猫钓鱼,钓上来的为背诵内容;趣夹鸡蛋,学生从杯子中夹上带有图画的揉成圆球状的鸡蛋,根据鸡蛋上创设的情境练习说话。

“守护村庄赶走年兽”情境。设计故事的主人公小石头与年兽斗智斗勇的五个情境。情境一,田园卫士——年兽偷偷带来虫子破坏庄稼,小石头捉虫(认读词语);情境二,蚂蚁囤粮——年兽肆意破坏、损失庄稼,小石头化身蚂蚁储存过冬粮食(主谓、动宾结构词语、叠词积累);情境三,百灵之声——为舒缓年兽的暴躁脾气,小石头化身百灵鸟歌唱(诵读诗文);情境四,甘蔗地突围——年兽逃回洞穴,小石头们前去寻找,在甘蔗地迷路,根据指示牌答题突围(短文阅读,根据问题提取信息、做出推断);情境五,妙语连珠——面对年兽,小石头根据鞭炮上的话题,发起语言“进攻”(口语交际、看图说话、课外阅读交流),最后年兽被说服了。围绕年兽,小石头经历系列守卫战,每一次保卫站都将战斗形式跟测试的素养点巧妙融合,五个标题既切合素养内容又具吸引力,似一部精彩的田园童话剧。

“助小狮子辛巴夺回王位”情境。《狮子王》讲述了小狮子王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经历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最后终于成为森林之王的故事。“夺回王位”情节由极具吸引力、战斗力的名字“狮子捕猎(音节拼读)、拆穿谎言(生字认读)、迷失森林(词句运用)、招兵买马(古诗背诵)、攀越大山(读文答题)、新王登基(故事讲述)”组成,跌宕起伏,冒险刺激,配以相关测试内容。学生沉浸其中,俨然成了小狮子辛巴的得力战将,在助战中完成相应素养考查。

“语言串联”情境。用语言创设情境,提示测试地点、形式。比如,我们穿过果园,来到一片菜地。蔬菜上有好多好多的虫子,我们来捉虫比赛吧,只要大声、正确地读出上面的词语,就算捉到虫子了。——捉到了许多虫子,我们自信满满,继续挑战。看,许多鱼儿在小河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呢!想不想把它们钓上来?——过了小河,我们来到了运动场。听说你们都是投篮高手,今天来一展风采吧!——前面树林里有大布袋,听说布袋里有许多宝贝呢!小动物们,我们一起去寻宝。——你们看,前面是爱心屋,正在开展幸运转盘活动。大家都转中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语言情境简易、可操作,不绕弯子,不干扰学生注意,学生在语言的引领下快速入境,知晓任务,完成测评。

四、测试评价分级

2022年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非纸笔测试要整体设计测评内容,科学制订评价标准”“要健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简单结构作答和复杂结构作答实行分级赋分”。非纸笔测试评价分级呈现,一般接轨国家质量监测“优秀、良好、合格、待提升”四个等级,配以相应个数的星星。一般来说,优秀水平高于课程标准要求;良好水平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合格水平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待提升水平低于课程标准要求。如未达到理想水平可以进行二次测试。

在具体实施评价时,水平标准描述要清晰,一般以量化评价为主,结合质性评价,使评价公平、易操作、可落地。(见表2)

评价内容除了可以比正确,还可以比速度、比多少,这样的题目有挑战,体现分层教学思想。比如,汉字魔术:把基本字做成卡片,学生动手加一加、减一减、连一连变成其他汉字,比谁变的汉字多,速度快。如果能很快变出四个得四颗星,三个得三颗星,两个得两颗星,一个得一颗星。再如,汉字开花:一个汉字在中间,四周加上不同的偏旁,谁加得多,谁的等级就高。评价时也可用印章、点赞等标记来替代四个等级。

以上评价标准,根据2022年版课标学段及教材的要求设置,明确可测量,“评”的要求即为“教、学”的要求。根据每个学生的达成度(完成多少、质量、速度)分级评价,体现一定的区分度,代表学生不同的学业发展水平,使学生有成就感或前行目标,也便于教学诊断和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少年宫、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