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检测方法

作者: 刘盼清 马之先

第三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检测方法0

2022年版课标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结合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语文检测中,检测一个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目很重要,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那么,检测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哪些能力呢?

一、检测阅读信息能力

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时,主要检测学生思维的跳跃性,以及检索、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所以,要引导学生采用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有耐心、有顺序、有重点地阅读,边读边标注出与主题相关的或者对答题有用的信息。

例1:

图1   2022年冬奥会标志

1.你知道中国申办的哪一届冬奥会吗?

2.你能从图1中找到一个中国的汉字

吗?请写出一句与这个汉字有关的诗句。

3.图中有我们这次冬奥会的申办城市,你能看出来是哪座城市吗?请写出该城市的两个特产。

图1是一个抽象的图,学生需要联系生活,听新闻,关注国家大事才能知道这是第24届冬奥会,完成第1题。第2题,学生需要认真观察,才能看出是“冬”的艺术字。第3题申办城市是“北京”,是由左边的汉语拼音看出来的。至于北京的特产,则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检测筛选信息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所表达的信息通常不是直接的,而是隐含在图文或图表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对标出的或掌握的信息进行二次提取、加工,进行筛选。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甄别和保留那些对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初步整理、归类,同时,更为重要的一项是剔除无关信息,防止出现信息干扰。

例2: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止咳糖浆的成分有:枇杷叶、甘草、橙皮、桔梗、薄荷脑、氯化铵、蔗糖等。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用法用量:口服,二至五岁一次3~5毫升,五岁以上一次5~10毫升,一日3~4次。注意事项:一是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二是本品适用于咳嗽痰多、寒热症状不明显者。若出现高热或喘促气急者,应到医院就诊。三是本品含氯化铵。肝肾功能异常者及老年患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四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用横线画出药品的成分。

2.用波浪线画出注意事项。

3.用量是:二至五岁每次(     )毫升,五岁以上的每次

(     )毫升。

4.为“小儿止咳糖浆”设计一条广告语。

第1~3题的答案都在非连续性文本之中,需要仔细阅读和筛选,才能得出答案,因此要认真阅读,最后一个题目“设计广告语”,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领悟它的作用,组成相关文字。

例3:“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都有浪费食物的现象。网上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民意调查(见图2)。

图2   不同年龄段的人外出吃饭打包的比例和浪费情况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我们更不能浪费食物,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要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根据图中的信息,外出用餐打包比例最低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2.根据图中的信息,浪费情况最少、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3.联系生活实际,材料中“光盘族”是指(    ),“兜着走”是指(    )。

A.吃饭一定会剩下一些食物的人

B.把没有吃完的食物带走的人

C.吃饭时吃光所有食物的人

这道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第1题需要看三角形的打包比例的线段。第2题需要看正方形的浪费情况的线段。第3题联系生活实际,则考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经验。

三、检测运用语言能力

对筛选后的信息,还要进行分析、归纳、整合,从而获得这些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在真实意图,并以此为依据,去寻找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例4:请仔细读地铁图(略),完成情境对话。

小张:小朋友,你好,你是当地人吗?

我:

小张:小朋友,我是外地人,到上海来上大学,现在我想坐地铁到交通大学,请问我该坐地铁几号线?大约几站能到达?要不要换乘?

我:

小张:噢,我明白了,那有没有其他地铁线路?

我:

小张:请你再给我具体介绍一下,好吗?

我:

要完成这道题,学生须仔细分辨不同地铁线路的走向,以及在阅读文字的基础上,和口语交际相结合。本题重点考评学生在读懂图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检测得出结论能力

有些非连续性文本需要在仔细阅读后才能得出相关结论,做出评价。这就需要仔细看图,深入分析图或者文字中蕴含的信息。

例5:读表格,回答问题。

表1   学生身体情况统计表

1.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你有什么改进措施?

仔细观察和筛选信息发现,身高、体重、胸围,呈现上升趋势;肺活量、视力、跑步,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第2题的改进措施,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回答。

例6:外出旅行,要学会阅读列车时刻表(见图3),需要仔细读,看清相关信息,得出结论。

图3   宁波到蚌埠高铁时刻

1.G7590次车,在宁波发车的时间是            ,到蚌埠南的时间是            。

2.从宁波到蚌埠南,历时最短的车次是            ,历时最长的车次是            。

完成题目1,要首先找到G7590次车,才能得出结论。“从宁波到蚌埠南,历时最短的车次”“历时最长的车次”,则需要把六个车次的历时时长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以上表格和图,来自于作者在报刊和网络上的收集,题目为作者所拟。)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市五河县五河小学/安徽蚌埠

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