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探文化渊源 建构审美意象
作者: 张洪艳
议题聚焦:龙是什么。
执教课型:信息处理课。
阅读材料:
《说文解字》(卷十一)、《龙的传人》(节选)、“龙图腾”相关资料、《龙文化》(节选)、《大人们这样说》。
教学目标:
1.采用默读、略读、跳读等方式阅读群文,运用“抓关键词、归纳总结、悉心辨析”等方法提取信息。
2.通过“龙文化里隐藏着什么”的探讨,提升对龙文化的认识,感受龙文化的丰厚和悠远,体会中国人对龙的挚爱和敬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采访谈话,引出议题
课前采访学生的姓名、年龄,以年龄推断属相,由此引出十二生肖,以“十二生肖中的哪些动物在生活中切切实实见到过?哪些动物在生活中没有见到过?”为切入点发现问题:十二生肖中只有龙不是真实存在的,进而引出议题:龙是什么?再设置情境,提出任务——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龙”。
(设计意图:从十二生肖中的“辰龙”谈起,发现龙的独特之处,设置情境引出议题,以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活动二:初探龙的形象
1.播放关于龙的视频,初识龙的多彩形象。
2.学习《说文解字》(卷十一)。
质疑:许慎笔下的龙是怎样的?
预设:龙是变化多端的、龙的能力很强……
3.快速浏览《龙的传人》(节选),运用学过的方法提取信息,深入了解龙的形象。
4.生交流汇报。
预设1:抓住文本《龙的传人》(节选)中“角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上,挖掘出了大量玉龙、蚌龙,它们有的似猪,有的类蛇,还有的像鹿或马。”“《周易》曾有‘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的说法”等关键句子,再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可以提取到龙的形象不是几种动物的融合,而是集万物于一身的神奇动物。
预设2:抓住文本最后一段
话“龙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它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里的关键词“想象”,发
现龙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的
想象。
小结:通过抓关键词句、归纳总结等方法,学生明白了龙的形象是集万物于一身,这样神奇的动物是人们的想象之物,它的形象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采用师生共学的方式读文本《说文解字》(卷十一),梳理出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学生再运用方法自学文本《龙的传人》(节选),从文本中感受到龙是人们博采众长拼合想象而成的“神物”,明白龙并不真实存在,是人们的想象之物。]
活动三:广探龙的文化
在人们的想象中,人们赋予了龙丰富多彩的形象,还赋予了它什么?
1.跳读文本“龙图腾”、《龙文化》,根据导学单的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并完成导学单。
2.生交流汇报。
预设1:文本“龙图腾”中提道:“传说黄帝在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他的图腾兼取了其他氏族的图腾:鸟图腾、马图腾、鹿图腾、蛇图腾、牛图腾、鱼图腾等,最后拼合成了‘龙’。虽然这些氏族、部落被吞并,却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精神崇拜和文化寄托的图腾,而是将失败者的图腾中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图腾上。所以龙的形象就是一种和合团结的象征,表现了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一种极其宝贵的和合精神……”通过抓关键词句可知,龙图腾是“和合团结”的精神,“和合团结”的精神应该是“包容精神”“和谐、和平”“四海之内皆兄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含义。
预设2:《龙文化》中提到龙是一种吉祥物,因为龙的特点象征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身体健康等美好寄托。
预设3:《龙文化》中“龙,集日月之精华,会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一句说明了龙象征着中华民族包容四海、吐纳百川的胸襟。
小结:同学们根据导学单的提示,运用提取信息的方法,找到了龙的特点,也由此明白了龙已经成为中国的民族文化,而且龙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设计意图:学生继续运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自读文本“龙图腾”、《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龙布德泽、润万物,是善良、力量和智慧的象征;是“和合团结”“海纳百川”等民族精神的表现,以此增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四:共探龙的传承
过渡:龙的精神到底是怎么延续的?观看一段视频,同学们从中感受龙的传人在传承龙的文化时具有怎样的精神力量。
1.观看赛龙舟视频。
2.学生多角度谈感受。
质疑:你从这些龙的传人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预设:奋力拼搏、坚持不懈、团结一心……
质疑:像这样传承龙的精神的活动还有哪些?
预设:舞龙灯、二月二龙抬头、祭龙王……
3.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如何传承龙的精神。
这些活动都是在发扬我们的龙文化。同学们,你们是
新时代好少年,更是龙的传人,你们如何将中国龙文化发扬光
大呢?
预设:可以将“赛龙舟”这样的活动列入国际赛事;好好学习关于龙的知识,自己掌握了才能去发扬。
质疑:请你联系生活说说怎样才能好好学习龙文化。
预设:唱关于龙文化的歌曲、诵读有关龙文化的经典诗文……
4.配乐朗诵文本《大人们这样说》,升华情感。
小结:通过看视频、谈传承、诵经典等方式,让学生明白龙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而且传承的形式多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学生心中树立“龙的传人就要传承龙的精神”的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去传播龙文化、传承龙的
精神。)
活动五:使用信息,升华主题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对龙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现在请你向外国友人讲一讲:龙是什么?
预设1:龙是想象之物。
预设2:龙是民族文化。
预设3:龙是精神传承。
预设4:龙文化在中国渊源流长,它不但是华夏文明的凝聚和积淀,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国文化的象征。
结束语:同学们,希望你们永永远远做真正的龙的传人。
(设计意图:学生向国际友人介绍龙文化,内化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向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凸显“教—学—评”一致性。)
(作者单位: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黄家沟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