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天真

作者: 罗才军

至今,每每想起沈大安老师,总是想起他高大板正的身影,耳畔也总能听到他灿烂又略带沙哑的笑声。他的目光是一贯的慈和,脸上也总是堆满笑意。

最早看到沈大安老师的名字是在语文课本上。其实无论是早些年的浙教版教材,还是后来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沈老师都是主要的编写者。正因此,他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前世今生”看得特别清晰,把握得也特别准确,是我们公认的 “明白人”。他对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尤其是浙江小学语文的改革与探索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智慧。

记得2010年我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时候,沈大安老师正是浙江小语会的会长。他看了我的试教,显然不甚满意,但又不忍苛责,只是灿烂又略带沙哑地笑一笑,然后很用力地说:“这些年来,浙江的选手在每一次全国教学观摩活动中都努力地展现出我们所坚持的课堂样态,我想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平中见奇,渐入佳境。希望才军在这次活动中也这样去追求,去展现浙江小语的课堂境界与审美特色。”从那时开始,我的语文课堂艺术追求就深深烙下了这八个字,并将其作为我永远的课堂愿景。这样的课堂境界,既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又展现出语文课堂循序渐进、思维爬坡、素养进阶地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生态,更凸显浙江小语“精致、大气、和谐、开放”的审美品位和执着追求。即使是现在,我给工作室学员们磨课点评的时候,还是会将沈老师的课堂艺术追求说给大家听,和大家一起努力探寻和实现这样的境界。

后来有几次,无论是聊到课堂教学还是语文课程改革,沈老师言语之间对于小学语文坚守小学本位、学为中心、以生为本,尤其是给予学生健康的语言滋养和高阶的思维能力念兹在兹。他自己更是朴素的践行者,在许多点评指导和学术讲座中,常常一针见血,却又深入浅出,态度中正平和。在面对任何一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钟摆”现象,尤其是一线教师感到迷惘无措时,他都能定力十足,想得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从不以复杂概念的堆砌和舶来理论的铺陈来显示所谓的“深刻”,让人油然而生“原来如此、就是这样”的恍悟和慨叹。作家张鸣说:“肚子里没有几车书,加上几道沟壑,其实故事也是不可能真正讲清楚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表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几车书,没有辗转反侧的费尽思量,没有烛照历史、洞彻当下的勇气和定力,哪里能如此娓娓道来,通透豁达,闲庭信步。

对于语文教学中任何新鲜探索的出现,他都是一贯地包容和接纳,饶有兴趣地品咂品咂,且乐于与人分享他的真知灼见。那时候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正在探索交融,微课制作与运用成为语文课堂上的新样态,许多人都很忧虑由此带来的语文本位即语言文字品味、揣摩和想象的弱化与游离。反而是他,热情地拥抱新技术,饶有兴趣地推动信息技术赋能语文课堂。他曾担任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评审专家,约我一起参与项目,制作微课,并运用在课堂上,嘱咐我可以在这个领域开展创新,以真实的课堂展现语文教师拥抱新技术的自信和魅力。后来我执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运用了微课,撬动学生真切领悟诗歌语言文字、情感气韵和文化意象,还获得了部级的名师优课。他听了很高兴,说只要语文老师自己能掌握住分寸,就应该热情拥抱新的课程理念,运用新的工具,积极开展实践。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于我是如此悉心关怀,于其他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浙江的小学语文研究者和实践者自然也是如此。正是在他深情目光的注视下,浙江小学语文名师辈出,且始终活跃在课堂一线,持续着教学艺术的探寻和审美境界的追求。而他则笑语盈盈地推动着这一切,也成就着这一切。

相处愈久,了解愈深,越过“会长”“专家”的层层头衔,甚至僭越地以忘年之交的清澈眼睛看他,蓦然发现他身上还洋溢着令人动容的活力与天真。喜欢美食,热爱生活,每到一处总要从主办方繁缛的接待中抽离出来,迈着大长腿,走街串巷去感受城市的气息、生活的温度,去尝尝地道的烟火味。他的身上全然没有一丝的学究气,更多的是对生活、对各种新的变化充满期待和好奇。很多时候,他都是激动、兴奋、趣味盎然且充满热情的,弄得我们这些所谓的“少年老成”,在他面前,愈发是拘谨而无所适从了。

现在想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这大概是沈老师身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精神气质,如今自然也成为我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因为我们都信奉,成熟不是为了趋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德国哲学家尼采曾提出“精神三变”论的概念,他以骆驼、狮子、婴儿来比喻人类精神的三个阶段,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我深以为然,这大概就印证了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沈老师的活力与天真正是从心所欲,回归童真。从事教育,最大的馈赠就是有比从事其他行业更多的机会拥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天真与质朴。因为理解儿童,尊重未成年状态,尝试从儿童的视角和精神去丈量这个世界,是一个小学教师的必备功夫,就像沈大安老师说的“小学语文还姓‘小’”。而越是在教育教学领域获得卓越成就的人,举手投足间的儿童趣味、天真举动也往往越明显、频繁。你看,从事小学教育的这些名家硕儒,哪一个不是老来天真。所以才会有人说,教着教着,我们就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多好,教成孩子,抵达天真!

真的好怀念沈大安老师!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责任编辑 吴丽萍

沈大安语录

读文学作品,重要的是读出形象来,不是简单的抽象概念。

每节课要安排练习。练习题做过了,老师批改过了,错的订正过了,全部批改过来了,这才是懂的表现。教学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谈谈说说讲出来的。

一节课总要让学生情感有触动,认识有提升,语言有积累,思维有发展,每天进步一点点。

教学设计不必太刻意,环环紧扣未必就好。一节课可以设计几个板块,但开展哪些教学环节,达到怎样的要求心中要有数。

略读课文教学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粗略”“应用”“自主”。

课堂上不要一味追求热闹,要有收有放,张弛有度,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读书,细细地思考,慢慢地体悟。

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有时间玩,有时间读课外书。看电视,鼓励学生看特定时段的、适合自己的内容节目。

老师要有时间休息,看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才能保持愉悦的心情,满面笑容地对待学生。

我们学习名师和优秀教师,主要不是模仿他们的一招一式,而是要领悟他们的先进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锤炼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