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想象支架,分步落实写话
作者: 曹爱卫 蒋军晶
课前谈话:动漫引入,感受想象魅力
师:同学们好!第一次见面,我带来了两个朋友,(出示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的主人公猫和老鼠头像)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生:知道!猫的名字叫汤姆,老鼠的名字叫杰瑞。
师:对!汤姆和杰瑞是动画片《猫和老鼠》的主人公。知道这部动画片放映至今有多少年了吗?
生:不知道。
师:那我告诉你们,已经有80多年了。
生:哇!
师:也就是说,你们看过,你们的爸爸妈妈看过,你们的爷爷奶奶也看过。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这部动画片呢?
生:因为很搞笑。
生:因为猫和老鼠都很好玩。猫总想去抓老鼠,却总是被老鼠捉弄。
师:对!作者用丰富的想象,(板书:想象)带给大家这么多奇妙、有趣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也要借助想象,来编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猫和老鼠的故事,好不好?
生:好!
学习活动一 :联系自己,想象故事起因
师:今天,我们编的故事也叫“猫和老鼠”,看老师写题目。(板书:猫和老鼠)我们故事里的猫和老鼠,可不是汤姆和杰瑞,是谁呢?(出示课本里的小老鼠形象图片)这只老鼠可爱极了,你看它有圆溜溜的大眼睛,还咧着小嘴巴,好像在笑呢!你猜它看到了什么。
生:它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师:有可能,小老鼠和小朋友一样爱玩。
生:可能看到了奶酪。
师:有道理,奶酪是小老鼠的最爱。
生:它可能看到猫了。
师:它看到猫很开心?
(生大笑)
生:老鼠看到猫跑都来不及呢!
师:对呀,猫可是老鼠的天敌呀。
生:我觉得它可能看到了自己的同类。
师:也有可能,看到小伙伴来当然开心啦!你们猜得对不对呢?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它看到了什么呀?(出示小老鼠看见电脑图片)
生:电脑!
师:小老鼠看到的是电脑。咱们班的小朋友喜欢玩电脑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老师知道,你们虽然喜欢玩电
脑,但也不是想玩就能玩的,对吧?
生:对!
师:告诉大家,你一般什么时候可以玩电脑?
生:周六、周日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玩。
生:我是在寒暑假的时候,作业做完了就可以玩。
生:我基本上是每天的休息时间玩。
生:当我表现好的时候,爸爸妈妈让我玩一会儿电脑。
师:我知道了,咱们班小朋友玩电脑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大家年纪小,身体还在发育中,要保护好视力,一般玩电脑不能超过20分钟。现在,请你把自己当成小老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小老鼠想玩电脑,用一句话说一说。(板书:联系自己展开想象)
生:一天晚上,趁爸爸妈妈睡着了,小老鼠偷偷地跑去玩电脑。
生:一天,小老鼠把作业全部做完了,想要放松一下,就去玩电脑了。
生:一天,小老鼠帮爸爸妈妈找到了一块奶酪,爸爸妈妈奖励它玩电脑。
生:一天,小老鼠在学校考了
100分,爸爸妈妈就奖励它玩电脑。
师: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只小老
鼠,但是把自己当成小老鼠去想象,小老鼠想玩电脑的原因就各不相同了。我相信,现在你们都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老鼠去玩电脑的理由了,赶快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互说)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会学习。刚才都和同桌说了小老鼠玩电脑的理由。拿起笔,赶快把小老鼠玩电脑的理由写在作业单第一页的格子里。注意写话时间只有两分钟,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甚至用图画代替。要写得快一些,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接下来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快速地把刚才说的写下来,注意把句子写完整。
(学生在作业单上写话,教师观察巡视,不断竖起大拇指鼓励写得快的学生。)
师:不错,一分钟不到就已经有好几个小朋友写好了。写好的小朋友请站起来,轻轻地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如果发现有错误或者不通顺的地方,坐下来修改。
(有的学生一直在写,有的学生站起来轻声读,有的学生读了后又坐下写:每个人都很认真、投入。)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写好了,
有的同学还自己一边读一边进行了修改,非常好。哪些同学做过修改了?请举手。
(生举手)
师:我们就请你来说一说。
生:我原来写的是:“一天,小老鼠帮妈妈打扫房间,妈妈奖励小老鼠玩电脑。”后来把第二个“小老鼠”改成了“它”。
师:你为什么这么改?
生:两个“小老鼠”,重复了。
师:第二个“小老鼠”改成“它”后,语言也更简洁了,真好!
学习活动二:观察画面,想象故事经过
师:刚才我们联系自己,想象了小老鼠去玩电脑的原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小老鼠一碰鼠标,哇,屏幕上出现的是——(出示教材中的图片)
生:猫!
师:这只猫是怎么出来的呢?请你想象猫出来的样子,然后用一个动词来说一说。(板书:观察画面想象)
生: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一只猫跳了出来。
师:这个“跳”字用得好!(板书:跳)谁想到了不同的词语?
生: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屏幕上冒出了一只猫。
(师板书:冒)
生: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有只猫从屏幕上闪出来了。
(师板书:闪)
生: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有只猫从屏幕上钻了出来。
(师板书:钻)
师:我想到一个词,猫从屏幕上扑了出来!用“扑”字可不可以?(板书:扑)
生:可以。
师:这些词都可以。请你用一个动词,把这只猫是怎么出来的说清楚,好吗?
(生自由说)
师:我们通过观察画面,想象了这只猫出来的过程。请大家再仔细看看画面,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生:这是一只凶恶的猫,竖起眉毛,张开大嘴。
生:这是一只饥饿的猫,它露出牙齿,张开血盆大口。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可爱的猫,它胖嘟嘟的,嘴巴还在笑。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只猫,也对这只猫留下了自己独有的印象,非常好。猫对小老鼠来说可是天敌,你们再仔细看看,小老鼠看到这只猫,都被吓成什么样了?提醒同学们,要从细节去看,观察得越仔细越好。
生:小老鼠吓得眼泪都掉出来了。
(师板书:流泪)
生:小老鼠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师板书:坐)
生:小老鼠摆着手,好像在说不要吃我。
(师板书:摆手)
生:小老鼠一见到猫就吓得两腿发抖,一下子没站稳摔倒在地上了。
(师板书:发抖)
师:小老鼠见到这只猫,可真是吓坏了,它忍不住——(指黑板,生接读相关词语。)
师: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不动的,但我们刚才通过画面,展开想象,让人物动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把人物是怎样动的演出来。我演这只大脸猫,你们演那只小老鼠。怎么演呢?我提示三点,第一点,演小老鼠的时候,把印象最深的一两个动作演出来就可以了。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第二点,我是大脸猫,一开始是在电脑里的,你们一碰鼠标我再出来,对不对?
(生点头)
师:那我准备躲到电脑里去了啊,你们用手指敲一下,嘴巴发出“笃笃”的声音,提示我碰到鼠标了。好吗?
生:(跃跃欲试)好!
师:第三点,你们这些小老鼠突然见到大脸猫,心里非常害怕,对吧?一会儿把动作做出来之后,还要把感到很害怕的那句话也喊出来。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准备,开始!
(师藏到电脑桌下。生用手指击打桌子,嘴里发出“笃笃”声。师从讲台后突然跳出来,张大嘴巴,双手张开五指,在脸前一划,大叫一声“喵”!生喊叫、趴到桌下、离开座位逃跑、用手捂着眼睛……)
师:(笑)好,回到位置坐好。小老鼠们,你们害怕的动作,我都看到了,但是你们刚才喊的那句话,因为是大家一起喊的,没办法听清楚。能不能举手再来说一说,你刚才喊了一句什么话?
生:不要啊!大脸猫,别吃我!
生:哎呀,天哪!猫来了!
生:猫大哥!不要吃我!我把所有粮食都给你!
生:妈妈!妈妈!快来救我呀!
师:是啊,小老鼠突然见到大脸猫,肯定和我们刚才说的一样,吓得哇哇大叫,这就是遇到危险的时候的真实反应。你们演得好、说得好,真了不起!现在再提高一点难度。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要说清楚这只猫是怎么出来的、样子是怎样的;二要说清楚小老鼠有什么反应,是怎么做的,可能会怎么说。这是有难度的,要不要练习一下?
(生练习说)
生: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猫“嗖”地一声跳了出来,小老鼠腿一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它吓得摆着手说:“别吃我,我还没活够呢!”
师:说得很流畅,掌声送给他。
生: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唰”地一声,猫突然扑了出来。小老鼠吓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一屁股坐下来,两腿发抖,害怕得直叫:“我的肉不好吃,你不要吃我呀!”
师:说得不错,有一个地方你再想想,是先“一屁股坐下来”再“两腿发抖”,还是因为“两腿发抖”站不稳才“一屁股坐下来”的?
生:“两腿发抖”站不稳才“一屁股坐下来”的。
师:那你能不能再说一遍?
(生重新说一遍,其他学生鼓掌。)
生: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
“嗖”地一声从电脑里钻出一只猫。小老鼠腿软了,一屁股坐到地上,摇着手说:“别过来!老天爷,救我一命!”
师:说得真不错!现在每个人站起来说一遍,说完就坐下去。从“小老鼠轻轻一碰鼠标”开始。
(生自由说,气氛非常活跃。)
师:大声说、大胆说,说完了快速坐下,真棒!二年级的小朋友还要会写下来,把你刚才说的内容快速地写在作业单第二页的格子里。
(生自主写话,写好后站起来轻声朗读检查,自我修正。)
学习活动三:头脑风暴,想象故事结尾
师:刚才我们写了猫和老鼠见面的经过。让我们再来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师贴“猫和老鼠”的图片,板画思维导图。)
生:接下来小老鼠可能愣了愣,发现猫没有来咬它,就继续玩电脑了。
师:小老鼠发现这是一只电脑里的猫,就不害怕了,继续玩。这个想法可以的。那我就在这儿写上最能体现刚才想法的词语——“继续玩”。故事还有哪些不一样的结局呢?这回发挥集体的力量,请大家四人一组一起来商量,看看哪个组的想法最有趣。每个小组拿一张纸,把你们的想法写在格子里,看哪一个小组想到的结尾与众不同。(板书:无拘无束想象)
(生讨论,师观察巡视,偶尔参与讨论。)
师:好,很多小组都已经有想法了,说说看接下来你们的故事是怎么发展的。
生:我们组是逃命。
师:好,逃命。(板书:逃命)现在把故事的结尾用一句话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