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梳理方法 把握内容要点
作者: 王晓峰 王紫莹
教学目标:
1.延续“跟着冰心奶奶学读书”的任务情境,分别梳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学习读书方法与经验。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体会“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含义,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3.学习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读书要点。
教学过程:
导入情境
1.师生交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冰心奶奶少年时期因痴迷《聊斋志异》而遭到母亲撕书的故事以及《荡寇志》《封神榜》的主要内容。
2.任务情境: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冰心奶奶学读书,完成“最炫读书卡”的制作。
板块一 梳理“读书好”
1.复习上节课已学词语,尝
试分类梳理。
(1)(出示词语)先指名读,再齐读。
水浒传 烦琐 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 无病而呻
荡寇志 精彩 质朴浅显 索然无味 真情实感
(2)结合课文借助鱼骨图(出示,见图1)以“读书”为轴分类梳理,了解词语指向。
2.说说“读书好”。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表现“读书好”的句子。
预设:
①我听得津津有味……真是好听极了。
②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③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2)回顾冰心奶奶的文学成
就。(出示)
原名谢婉莹,被称为“文坛祖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小说集《姑姑》《去国》《超人》等。
(3)结合课文和冰心的文学成就,说说读书的好处。
预设:给人快乐、明白事理、消遣放松、拓展视野、提高修养、帮助写作……
3.结合自身读书经历,谈谈对“最大的快乐”的体会。
(1)回顾自己读过的整本书或美文。
(2)借助鱼骨图从情感、语言、感受、写作等方面梳理自己“最大的快乐”。
(3)有条理地分享“最大的快乐”。
4.齐读“读书好”句子。
(设计意图:借助“读书好”的问题,运用速读策略,学生可以迅速梳理,提炼冰心奶奶眼中关于“好”的关键信息。巧借冰心奶奶简介,深入体会“读书好”。关联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先借助鱼骨图对自身碎片化的、零散的体会进行梳理,再分条表达,迁移深化“读书好”,能真正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板块二 梳理“多读书”
1.尝试借助时间轴梳理书目。
(1)带着“多读书”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圈出冰心奶奶所读的书目。(出示带有“时间”和“书目”的空轴)
(2)抓住关键词句,借助时间轴整理和呈现书目。
(3)请两位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预设:
2.请学生讲讲冰心奶奶少年
时期因痴迷《聊斋志异》而遭到母亲“虐待”的故事,懂得见缝插针、珍惜时间才能“多读书”。
3.了解不同年段“多读书”需要恰切的读书方法。
(1)结合生活阅历读书。
十二三岁对《红楼梦》兴趣不大,在经历生活后,中年再读《红楼梦》,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就有了自己的理解。请以冰心奶奶读《红楼梦》为例,说说对结合生活读书方法的理解。
(2)辨析“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
①冰心儿时读艰涩难懂的《三国演义》,运用什么方法?(引出“一知半解”)
②(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齐读,指名说说对“一知半解”的理解。
③勾联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作者的读书经历,辨析“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好不好。
要求:双方按照正反交替的顺序由左到右分别将提取到的关键词句填入方框。
4.勾联读书生活和课文,分组梳理如何“多读书”的策略。
预设:
(1)见缝插针,珍惜时间。
(2)科学的读书方法。如,文中讲到的“反复读”“比较读”“听读”等方法。
(3)认真的读书态度。
(设计意图:用时间轴呈现读书“时间”和“书目”,条分缕析,一目了然。其实,冰心奶奶读的书何止文中所列,还有很多学生未知的,因此,教学时就嵌入了冰心奶奶偷看《聊斋志异》典型事例用以强化。同时,也是在暗示学生要利用“边角”时间多读书,能与学生产生读书上的共鸣。学生辨析“一知半解”,既是对梳理方法的学以致用,培养“重证据地表达”的理性精神,又是在学习读难书的技巧。)
板块三 梳理“读好书”
1.带着何谓“读好书”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读好书”的句子。
2.梳理“读好书”句子,生自由读。(出示)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但是那些满带着真实情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3.梳理好书标准。
(1)自主梳理好书标准。
(2)结合关键词句,分组汇报。
①将《西游记》与《封神榜》比较情节,《水浒传》与《荡寇志》比较人物。
②结合习作比较“无病而呻”与“真实情感”“堆砌华丽词句”与“质朴浅显”的效果。
(3)指名完成“好书”与“差书”的标准。
预设:
(4)齐读“读好书”句子。
4.罗列所读的书目,参照好书的标准,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并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在梳理与对比的
基础上构建“好”的标准,可以确保“多”的质量是“好”的,实现“读书好”的目标。推荐好书,既是关联学生的读书生活,培养其读书兴趣,又是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板块四 梳理《忆读书》
1.确定读书卡的主要板块。
(1)以“跟着冰心奶奶学读书”为任务,讨论以《忆读书》为素材制作“最炫读书卡”的板块。
(2)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主要板块以及梳理整合方法。
预设:
2.投放“最炫读书卡”评选标准。
3.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读书卡。
4.评价完善。
(1)以班级为单位,互评读书卡,梳理读书卡存在的问题。
(2)修改完善,发至班级群,请家长评价。
(3)结合同学互评和家长评
价,推荐10张读书卡参加学校“最炫读书卡”的展评活动。
(设计意图:制作“最炫读书卡”是在积极回应2022年版课标中“整理和呈现信息”和“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的要求,初步掌握快速把握内容要点的方法。同时,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系统化学习冰心奶奶读书经验的过程。)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太和
县教学研究室/安徽阜阳市临泉县阜临路小学四化路校区)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