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作者: 张福梅 张红梅

教学目标:

1.明确口语交际“星级”评价标准:让别人听清楚★、有礼貌★、会倾听★、乐表达★。

2.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3.懂得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激趣——“星级”评价有标准

1.教师示范,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第一次见到大家,真开心!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当老师已经20多年了,爱看书,爱旅游,希望能和大家交

朋友。

2.学生体验。

老师也想了解了解大家。请一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

(生小声自我介绍)

老师没听清楚。请你大声一点,好吗?

(生大声自我介绍)

他的介绍大家听清楚了吗?谁来评一评?

预设:(1)他讲话声音响亮,我

们都能听清楚。

(2)他讲话时,先说“大家好”,最后说“谢谢大家”,文明有礼。

刚才上台的同学,在公共场合发言,能大声说话,让别人听得清楚,可以奖励一颗★。说话有礼貌用语,也要奖励他一颗★。(板书:让别人听清楚★、有礼貌★)。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样的场合,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板书话题: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评析: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三次口语交际。教师巧妙利用上次口语交际“交朋友”中“自我介绍”引出新话题。学生在评价中明确本次口语交际“星级”评价标准。课堂评价要素与教学目标高度一致,体现“教—学—评”一体化。)

二、说评交互——“阅览室说话”有讲究

1.同桌交流:寻找明明“错在哪里”。

(1)课件展示教材图片:仔细观察,阅览室发生了什么事?明明大声说话,这样做好不好?

(2)同桌交流,指名发言。

预设:明明这样做不好。他大声说话,打扰到了别人看书,很不礼貌。

师:(故作惊讶,指板书。)可是,说话要让别人听清楚才能获得一颗星呀!

(3)明明应该怎么办?大家给他出出主意吧。

预设:阅览室静悄悄的,小声说话也可以“让别人听清楚”,他应该凑到同学耳边小声说话。

2.现场表演:感受阅览室“小声说话听得清”。

(1)模拟情境:教师在讲台旁边提前准备一张书桌,请两名同学演一演。一人演正在看书的女同学,一人演明明。其他同学要安静地倾听,做文明小观众。最后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

(两学生上台表演,做到小声说话,并运用礼貌用语。)

(2)学生评一评:阅览室这样说话行不行?

预设:我觉得他俩表演得很好,在阅览室小声说话不影响别人,很有礼貌。

(师在“让别人听清楚”旁画√,在“有礼貌”旁画√。)两颗★送给他们。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散思维。

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小声说话,不影响别人?

预设:医院的病房里要小声说话,不能打扰病人休息;电影院里看电影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别人观影;公交车上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

(评析:以教促说,以评促学,评价始终伴随着每一次口语表达。通过同桌交流、上台表演、生生评价等一系列真实的交际实践,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有些场合需要小声说话,不影响别人,也是一个人文明有礼貌的表现。“星级”评价标准成为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工具。)

三、角色表演——情景再现深探究

1.师生演一演:情景体验领悟方法。

(1)出示教材第二幅图片:老师一个人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2)师生合作表演。

(师坐在提前摆放的书桌前批改作业,生上台表演。)

生:(小声地)老师,打扰您一下,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师:是吗?明明,周围的同学谁丢了橡皮?

生:谁也没有。

师:那老师一会儿去教室问

问,请你先回教室吧!

2.学生评一评: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预设:(1)老师,他很有礼貌,还能小声说话,很好。

(2)老师,办公室只有你一个

人,我觉得不用大声说话,也不用小声说话,正常说话就可以。

3.小组演一演:三位老师在办公,明明应该怎么说话。

如果办公室里有三位老师在批改作业,明明应该怎么说话?请大家四人一组,三人表演老师批改作业的情景,一人表演明明。

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分角色表演。

4.人物采访:办公室说话应该用多大的声音?

师采访:明明,为什么你刚才说话声音很小?

生:我来到老师办公室,发现别的老师都在,因为不想打扰别的老师工作,所以我刚才说话声音很小,只要张老师听清楚就行了。

师采访:假如你是老师,评一评明明刚才表现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明明刚才在办公室小声说话,很有礼貌,没有打扰到老师们工作。

评价总结:看来,同样是去老师办公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音量去说话。(板书:合适的音量)你看你们多有悟性啊!这么快就学会了在不同的场合,要用合适的音量说话。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在今天的口语交际中,大家都能积极发言,乐于表达。张老师要奖励大家每人一颗“乐表达★”。(板书:乐表达★)

(评析:评价贯穿于教与说的全过程。学生“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目标清晰。教学、学习与评价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口语交际“四星级”能力:说清楚、有礼貌、会倾听、乐表达。)

四、置身情境——同伴评价促提升

1.小组交流,选出“故事大王”。

(出示教材第三幅图)瞧,教室里正在举行讲故事比赛呢!台上的同学讲得那么投入,台下的同学听得多么认真,多么安静。咱们也选一位最会讲故事的同学,给我们讲故事好不好?选谁呢?为什么要选他呢?大家四人小组商量一下吧!

(学生兴奋地讨论,教室里一片嘈杂。)

2.直面问题,小组讨论应该用多大的声音?

同学们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大,老师想听听这两名同学在说什么,根本听不清楚。课堂小组交流究竟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

预设:(1)四个人讨论的时候,只要四个人听见就好,不能打扰到别的小组。

(2)讨论问题不能七嘴八舌一起说。一位同学说,其他人安安静静听,这样才是尊重别人、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师总结:讨论问题的时候,说的人要用合适的音量,听的人要会倾听,不能打断别人说话哦。

(学生继续围绕核心问题讨论:该选谁?为什么选他?)

3.小组展示,学会倾听巧提升。

请第四小组的同学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台下的同学要保持安静,学会倾听才能得到这颗星。(板书:会倾听★)预设:

(1)大家好。我们组选刘慧同学做“故事大王”,因为她平时发言声音响亮,连后排的同学都能听清楚。

(2)我补充一下,刘慧最会讲故事了,她经常下课后给周围的同学讲故事。

(3)她还爱看书,一下课就看《父与子》,里面的漫画可有趣了。

(4)在幼儿园的时候,刘慧就参加过讲故事比赛。

师总结:你们小组的发言很精彩,声音很响亮,理由也很充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刘慧上台讲故事。

4.生讲故事:沉浸体验会表达。

一生上台讲故事,其他学生评一评这位同学能得几颗星。

学生评价:有礼貌、说清楚、乐表达。

台下的同学刚才听得很认真,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老师要把这颗“会倾听”星星送给大家。同学们,老师相信,今后你们一定可以做到分清场合用合适的声音说话,人人都成为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评析:口语交际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沟通。这一环节,教师巧妙利用“讨论问题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这一真实发生的教学情境,将口语交际向生活延伸。学生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发掘自身潜能,不停地自我反思、自我管理,不但实现了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成长。口语交际“星级”评价标准,最终促成了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达成。)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