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立意的命题探索

作者: 钱萍 邱序勇

基于素养立意的命题探索0

根据历版课标引领,我国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经历了以测试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主的“知识立意”阶段和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为主的“能力立意”阶段,进入21世纪,又开始转向“素养立意”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颁布以来,进一步要求评价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反映学生的学业状况。2022年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坚持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即命题要“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本文以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区域内小学语文期末命题为例,从测评目标的构建、测试情境的设计、适切试题的制订等方面阐述素养命题的实践,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命题思路。

一、目标构建:根植课标与教材

测评目标是命题的核心和方向指导,是命题的出发点,更是衡量命题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素养立意命题的第一步是制订科学的测评目标。素养命题应触及学生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故而,科学的测评目标要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达成结果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价值观、学习品格和关键能力。

1.课标:明确测评目标的导向与指引

测评的总体目的是收集学生达成学业标准的相关证据,对达标的程度进行价值判断。所以,科学的测评目标应该符合2022年版课标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包括在内容范围上、能力要求上、学习品质上、习惯养成上等。可以说,2022年版课标是制订测评目标的导向与指引。其在“学业质量”部分分学段描述了学生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这些都是制订测评目标的重要依据。以第三学段为例(见表1)。

“学业质量描述”作为达标的显性表现,教师在梳理后须将其具体化、操作化,成为与语文能力相对应的不同类别的“测评目标”,作为具体命题的指南。小学语文学科一般测评目标分为“了解与识记”“概括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等不同类别。

2.教材:促进测评目标的细化与具象

由2022年版课标而来的测评目标是对学段的要求,是相对宏观上的目标。对于期末命题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具象到本册教材的目标,成为命制题目的直接依据。就目前使用的教材而言,它将蕴含着学生核心素养的“点”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等形式有规则地排列在各册各单元中。所以,在期末命题前需要将一册教材中各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及语文园地和课文后的重点练习进行梳理,作为更加细化与具象的测评目标。以五年级上册为例,笔者梳理了如下测评目标。(扫描二维码查阅)

根据以上方法,通过对五年级上册教材八个单元的梳理,我们发现第一、四、六单元的语文要素都与抒发情感有关;理解、辨析词语(句子)含义和表达效果,梳理文本信息等内容多次在练习中出现……基于以上分析,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期末测试需要将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获取文本中的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进行整合等作为主要测评目标。

二、情境设计:贴近现实与创新

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情境,素养在具体的情境中面对真实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所以,素养立意命题的设计不应该考核孤立的、零碎的知识技能,而应该以一种综合性、情境化的方式呈现,以激励学生调动所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品格等心理社会资源,完成有意义、有创造性的任务。

1.现实:情境之源

2022年版课标在“学业质量内涵”部分明确提出,素养立意命题要“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考核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水平。由此可见,要评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创设一个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的真实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有了明确的测评目标后,根据测评目标从现实中寻找各种现象、事件、场景等设计命题情境。

教师应合理利用图文结合解决问题、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灵活地表达态度和情感、整体感知并概括故事内容等测评目标,如张家港市L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就是以2023年12月3日在张家港市举行的“张东马(2023年张家港东渡半程马拉松)”活动为试卷大情境。“张东马”就在学生的生活中,距离期末考试刚刚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可谓记忆犹新。这样贴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情境设计不但能更准确地考核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2024年1月张家港市小学语文期末测试结束后,L小学从3~6年级41个班中随机抽选了205名学生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最后有一项“你希望试卷上出现什么样的试题?”的调查,有99名学生表示希望试卷出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占调查总人数的48.30%。这项数据充分说明了在试卷中创设一个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真实情境的必要性。

2.创新:情境之魂

情境本身并不具备固有的测评功能。其效能的发挥,实则依赖教师针对特定测评目标的创造性情境任务构建,方能精准而有效地探查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创造命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匠心独运,通过逼真地再现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挑战,激发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全方位提升语言表达与沟通、创新思维、情感态度调适,以及社会交往技巧等核心素养,进而实现语文教育向深度与广度发展。

如张家港市J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教师根据教材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这一人文主题,和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获取文本中的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进行整合等主要测评目标,在“积累运用”部分创设了J小学童心电视台制作“品文

墨之香”专题片的情境。收看童心电视台节目是J小学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制作专题片则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真实任务。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创造性地构建了设计开场白、分享读书批注、完善宣传片解说词、设计片头字体等情境任务。创新性的情境设计不仅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更深度挑战着学生的多元思维与原创力,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度解析与创造性解决,这一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三、试题制订:融合深度与长效

有了明确的测评目标和具体情境后,教师需要根据测评目标,依托具体情境设计出适切的试题。适切的试题应该是试卷情境的一部分,应该完美融入到具体情境中。试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强化测评目标指向,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并能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提升。

1.题境融合:追求浑然天成

如果试题与情境的关联不紧密,对学生解决问题就不能产生直接影响,不能激发学生的动力,那么情境便成了累赘,试卷设计便有了“为了情境而情境”的嫌疑。优质的情境化试题明确指向测评目标,能与情境紧密融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以张家港市J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为例,按照2022年版课标规定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体验两类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境,围绕着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了多道考核词语感情色彩、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梳理信息等有明确指向的试题。试题内容以修改或选择解说词、分享阅读内容、梳理信息填表等形式出现,与制作“文墨之香”专题片和“悟华章之妙”这两个情境紧密结合,水乳交融。(见表2)

上述考题深度嵌入命题情境,有的甚至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充分激发了学生在特定试卷情境下,灵活调动知识储备、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面对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其核心素养水平。

2.高阶思维:指向深度思考

素养立意命题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拥有的技能来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考核的重点是思维能力。素养立意命题的情境性决定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其思维活动是综合性的,甚至是主动建构新路径的。故而,试题必然指向高阶思维。

以张家港市C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为例,在阅读以“茶与健康”为主题的三段非连续性文本后,需要解决这样一道题:

爸爸的好朋友王叔叔过两天要从北京来张家港游玩,爸爸为王叔叔准备了一包绿茶,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好建议?

这道题需要先理解文本中花茶、绿茶、红茶等各种茶的功能与禁忌,然后综合考试的时间以及王叔叔肠胃不好的身体状况,分析、比较、判断出“合适”还是“不合适”,并综合以上内容有条理地阐述理由。之后,学生还要根据文本中的内容,依据情境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道题不仅仅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考查对知识的深入处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从浅层次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转向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从而促进深度思考和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

再看张家港市D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中有这样一道题:

第3自然段画线句子描绘的场景采用了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道根据教材第五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的题目,指向人物描写的方法。试题要求学生通过勾连、分析、理解、鉴赏、组织语言等一系列的高阶思维活动,完成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切切实实考核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增值效应:促进持续提升

素养立意命题下的试题设计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起点。测评,不仅仅是对学生已有素养的考核,其本身也是一次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所以,测评不应该只是考核“已有”,更应该是一次再学习、再提升的机会。故而,试题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考核层面,还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获得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试题时,注重开放性和探究性。

以张家港市S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为例,阅读小古文《夸父逐日》中有这样一道题:

有人说,夸父与太阳比赛是自不量力;有人说,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有雄心壮志……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这道题不是简单的理解和判断,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分析,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经验,通过反思评价,对文本内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这里考核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解、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在答完这道题后,不仅仅是素养获得提升,更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素养立意下的情境试题,搭建了语文学习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完成相关实践活动。既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核,也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全新的学习和提升。

近年来,张家港市一直坚持素养立意命题导向,在科学制订测评目标、情境化命题、以高阶思维为考核目标、注重试题的增值效应等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积极引导并深入推动了张家港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当然,素养立意下的命题研究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秉承素养立意的原则,坚持依标命题,坚持科学规范,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前进。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