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四上)教学

作者: 朱煜

《梅兰芳蓄须》(四上)教学0

一、扩展课题,了解梅兰芳

1.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读课题——

(出示:23 梅兰芳蓄须。生齐读。)

师:语速还可以再快一点。第23课,梅兰芳蓄须。

(生再读课题)

师:很好,这次语速加快了。在“梅兰芳”后面停顿,这是对的。因为前面是人名,后面告诉我们他做了什么事。

师:通过预习,你会发现课文里说“蓄须”的时候是四个字。

生:这四个字是“蓄须明志”。

师:很好。在课文里,这个词语叫“蓄须明志”。所以,如果把课题改成“梅兰芳蓄须明志”,也是可以的。一起读——

生:第23课,梅兰芳蓄须明志。

师:什么叫“明志”?

生:“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

师:“明”,就是表明;“志”,是指志向或者自己的想法。他到底要表明什么想法?我们一会儿再来学习。

2.简介梅兰芳

师:既然讲到了梅兰芳,就一定要介绍一下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出示生、旦、净、末、丑图片)

师:在京剧表演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分别是生、旦、净、末、丑。“生”就是脸上不画脸谱的男子。“旦”,一看就知道代表妇女。而“净”,是不是他的脸特别干净呢?恰恰相反,京剧里面的净角指的是把脸画成大花脸。“末”,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丑”也有一个特征,就是在鼻子上画一块白色。

师:梅兰芳是旦角的表演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表演世家,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唱戏的。他8岁开始学唱戏,到10岁就已经能登台表演,到20岁的时候已经在大江南北出名了。

师:(出示梅兰芳青年和老年时期的照片)这是他20多岁时的照片。书本上是一张中年梅兰芳蓄须明志时的照片。他的青年时代、他的老年时代都没有留胡子。只有在中年时期非常特殊的几年中,他蓄起了胡子,叫蓄须明志。

师:(出示梅兰芳旦角的扮相照片)他的扮相很俊美。虽然是男生,但是在舞台上表演女生的时候非常自然,因为他的表演艺术实在太高超了。当时在欧洲、美洲、日本都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师:(出示梅兰芳的书画作品照片)他不单单是会唱戏,还通过大量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才能。他的画特别好,他的字也非常漂亮。

师:这么有声望的一个人,到了

1937年,日军开始侵略中国以后,他

的处境就变得很危险。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这篇课文生词非常多,又是略读课文,这些字词需要同学们自主学会。(出示)

被迫   租界   纠缠   邀请

师:一起读,一个词语读两遍。

(生齐读词语)

师:在清朝末年,中国国力衰败,帝国主义列强不停地来攻打。我们打了败仗,就要割地、赔钱。其中,外国人还提出另一个要求,就是在某个城市割一块地方给英国人,或者给法国人,或者给俄国人等等,那块地方就作为外国人的租界。在租界里发生的所有事情,中国人不可以来管。这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情。

师:再读一遍词语。

(生再读词语)

师:接下来的这一组词语和“侵

略”有关系。一起读。(出示)

沦陷   抵抗   侵略   骚扰

(生齐读词语)

师:面对敌人的骚扰,面对敌人的侵略,梅兰芳用自己的方式去抵抗,一起读下面这组词语。(出示)

拒绝   签订   破绽   妄想

(生齐读词语)

师:接下来两个词语是多音字,一起读。(出示)

宁可   要求

(生齐读词语)

师:宁可,表示一种坚决,再读一次。

(生再读词语)

师:最后两个成语,一起读。(出示)

斩钉截铁   不堪其扰

(生齐读词语)

师:我突然发现“纠缠”这个词可以用屏幕上的另一个词来解释。

生:纠缠,就是骚扰得很厉害。

师:是的,单说“骚扰”还不够,是骚扰得很厉害,或者不停地骚扰,就叫作纠缠。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理解的词语,介绍它的意思。

生:沦陷,意思是我们的地盘被外国人攻打进来,就沦陷了。

师:很好,讲得很清楚。

生:斩钉截铁,就是下定决心,十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师:是的,决心很坚定。

生:不堪其扰,就是受不了干扰。

师:很好,受不了别人的干扰或者是骚扰。

生:妄想,就是痴心妄想。

生:被迫,就是被逼无奈。

生:破绽,就是露出了马脚。

师:露出破绽,就是露出了马脚。

三、精读课文,感受精神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把握一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把握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句式“谁干什么”来归纳文章大意。当然,还要加上最后的结果。如果有时间,有地点,有原因,也要加进去,这样整个事情归纳得就完整了。

1.提取信息,练习归纳第2自然段

师:这个学期已经多次练习过,从一段话中提取核心信息。针对第2自然段,老师先给大家两个信息。(板书:1938年、香港)接下来,谁干了什么?

生:梅兰芳去香港演戏。

师:仔细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中写梅兰芳去香港演戏的内容占了几行?那么剩下来的内容是不是更多呢?如果更多,就说明那才是你需要提取的。

生:1938年,梅兰芳深居简出,不再登台。

师:对,这个部分主要是讲他深居简出,不再演出。那么,他完全放弃了热爱的京剧表演事业了吗?

生:不是。

师:所以,如果能再找出一个关键词,就能把这个自然段归纳清楚了。

生:细声吟唱。

师:用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暗自在干什么?

生:唱戏。

师:也可以称之为“练功”。虽然梅兰芳不再演出了,但他还要暗自练功,不能荒废自己的表演。(板书:不再演出、暗自练功)

师:现在谁能把这几个词语连在一起,说一两句话?说出来的就是这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生:1938年,梅兰芳去香港后不再演出,但是他在家里暗自练功。

师:如果能够再补上他暗自练功的时间,那就更好了。

生:1938年,梅兰芳在香港不再演出,晚上他拉上窗帘,暗自练功。

师:非常好。

2. 提取信息,练习归纳第3自然段

师: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

边圈画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收集关键信息,再连起来说一说。

生:1941年12月,香港沦陷。

师:你找到了又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地点也是在香港。(板书:1941年12月、香港)

生: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

师:亲自出马,到底要干什么?

生:逼迫梅兰芳演戏。

师:(板书:逼迫演戏)这就是谁干了什么,那么结果怎么样?

生:蓄须明志。

师:是的。他拒绝,他抵抗,他不愿意屈服。(板书:蓄须明志)

师:讲到这里,谁能说说蓄须是什么意思?

生:蓄须就是把胡子留起来。

师:谁能看着板书,说成一两句话?

生: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侵略者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只好蓄须明志。

师:如果再加上一个词语,拒绝演出,那就更好了。

生: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

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演出。

3.补充资料,了解日本侵华的惨痛历史

师:同学们,日本人一到上海,梅兰芳就赶紧躲开。日本人跑到香港,梅兰芳无处可去。日本人又逼迫他去表演,他拒绝去,因此蓄须明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行为实在太凶残。(出示资料:日本侵华数据)

师:日本人不仅占领了中国大量的领土,最可恨的是,他们还窃取中国的宝贵资源,并且使我们的国家

分裂,直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出示

资料)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严重地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师:日本侵略者当时奉行的是杀

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每到一个地方,就用这个“三光”政策来对付中国的老百姓,甚至还要对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实验。(出示资料)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比如在占领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制造南京大屠杀;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实验;制造平顶山惨案等;日军杀害中国平民数千万,并造成千万中国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师:(出示图片:日本近代侵华史主要事件)有人整理了从1874年到1937年日本人在中国所做的坏事。就是因为这样的兽行,使得很多人都拿起枪杆子,或者用自己的方法,来抵抗侵略。

4.品读语段,感受梅兰芳的抵抗决心

(1)找到语句,交流体会。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资料以后,再到文章的第4~7自然段中找一找,哪些直接描写梅兰芳的句子,显示出他抵抗的决心?

生:第4自然段中:“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

师:能不能抓住关键词,说说你的体会,说说梅兰芳给你的印象。

生:从“拒绝”一词中让我感受到梅兰芳抵抗的决心。

师:仅仅是一个“拒绝”吗?

生:是“全部拒绝”。

师:对,“全部拒绝”更能够反映出他的决心。把这句话画下来。

生:第4自然段中:“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其中,“卖房度日”就说明梅兰芳没有钱了。可是哪怕把房子卖掉,他也不愿意为日本人演出。

师:把这句话也画下来。

生:第5自然段中:“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这句话直接体现出梅兰芳坚定的决心。

师:很好,把这句话画下来。

生:第6自然段中:“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梅兰芳宁愿让自己生病,都不愿为日本人演出。

生:第7自然段中:“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可见梅兰芳宁愿丢了性命,也不愿意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师:好的,这是侧面描写。从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没有实现,反衬出梅兰芳的坚定决心。

(2)师生配合,读出情感。

师:句子找得很准确。接下来,我们依次读读这些句子。当戏园子老板开出优厚条件的时候,梅兰芳是怎么做的?一起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