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2年第2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2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内涵更深,阵容更强,整合更合理。改版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以全新的视角引领学术前沿,解析精品教例,传递教研资讯,提供互动平台,体现前瞻性、权威性、经典性、实用性相统一的办刊宗旨,立足于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之需服务,为各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者的研究、交流服务。

目录

卷首语 | 回归人,才会有更好的语文教育

在吴江借班上《红楼春趣》,印象颇深的是一段课堂小插曲。一位胖乎乎的男孩站起来说,宝玉很善良,因为有些人拿了风筝就可能自己收起来了,但是宝玉却要主动还给嫣红姑娘。显然,这位男孩的看法跟前面发言的男生如出

专家讲坛 | 个性·共性·前瞻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有时甚至占比颇高。统编本教材对此类课文的重视达到新高度,增加篇目,创新编排形式,甚至独立组元,促成其成为当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点。我国

名师课堂 | 立足语言文字,教好红色故事

一、读石碑上的汉字,品“井”字趣味,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好!师:(出示一口井的图片)小朋友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兴趣很浓)井。师: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呀?生:是用来打水的。师:井旁边有一

名师课堂 | 那些夜晚,主席在“八角楼”辛苦工作

一、认识“八角楼”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字——(出示:楼),你家住在几楼?(生答略)师:古时候,能称为“楼”的,往往是指有多层的房子。这个“楼”字你能组词吗?生:高楼大厦。生:楼房。师:文章的题目是《八角

名师课堂 | 《朱德的扁担》(二上)教学

第一课时板块一 &nbsp 初识伟人,识记相关生字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插图)看图,谁能想起课文的题目?生:《吃水不忘挖井人》。师:再看这幅图,(出示

名师课堂 | 从孩子心里长出来的“伟人形象”

课前谈话: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已经学到哪一课了?生:(齐)我们学到《我要的是葫芦》。师:那之前的课文你们都熟悉吗?生:(齐)熟悉。师:要不测试一下?生:好啊。你来吧。师:(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名师课堂 | 聚焦重点词语,感受英雄形象

一、借助资料,引入英雄人物1.借助图片,初识刘胡兰师:同学们,上课前王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出示毛主席照片)知道他是谁吗?生:毛主席。师:很好,咱们一起来读——生:人民领袖毛泽东。师:1949年至

名师课堂 | 《邓小平爷爷植树》(二下)教学

一、话题导入,初识人物师:同学们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课文里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是——生:邓小平爷爷。师:在课文里,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邓小平爷爷呢?生:邓小平爷爷已经83岁高龄了。生:邓小平爷爷在北

名师课堂 | 读中浸润雷锋精神

一、借课题,读好反复句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生:雷锋叔叔。师: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让我们朝着远方呼唤——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师:如果我们急切地想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还可以把“你在哪里”

名师课堂 | 跟着伟人问起来

第一环节 &nbsp 读课文,完成第一任务——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师:同学们好!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有着特别的价值,因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请大家赶紧打开书,默读课文,看看能否读

名师课堂 | 是八路军的客人,更是战友

一、诵读回顾,进入情境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尝试带着问题去默读,理解课文大意。我们一同品读了描写战争场面的语句,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当时正在小庙里争分夺秒为伤员做手术的白求恩

名师课堂 | 《一个粗瓷大碗 》 (三上)教学

一、一个碗与一个人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读课题——《一个粗瓷大碗》。(生齐读课题)师:这篇课文老师小时候也学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印象仍然深刻。题目中的“粗瓷大碗”我们不太熟悉

名师课堂 | 《我不能失信》 (三下)教学

一、积累守信名言,揭示故事主题师:同学们已经学过很多成语了吧?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看看你是否可以把成语补充完整。[逐个出示成语: 一( &nbsp &nbsp )九鼎 一( &nbsp &nbsp )

名师课堂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上)教学

板块一 &nbsp &nbsp 词语归类学习,语境解读词义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为什么而读书?生:中华之崛起。师:这里的“之”相当于“的”,就是“中华的崛起”。看

名师课堂 | 《梅兰芳蓄须》(四上)教学

一、扩展课题,了解梅兰芳1.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读课题——(出示:23 梅兰芳蓄须。生齐读。)师:语速还可以再快一点。第23课,梅兰芳蓄须。(生再读课题)师:很好,这次语速加快了。在

名师课堂 | 《延安,我把你追寻》 (四上)教学

一、追根溯源解“延安”师:(出示一条河的图片)看图片上是什么?生:一条河。师:这条河以前的名字,叫“区水”,因为水质特别清澈,后来又改名叫作“清水河”。你们现在看看这条河的水还清澈吗?生:不清澈了。师

名师课堂 |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英雄事迹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认识小英雄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王老师先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王二小放牛郎》)师:这首歌唱的是一个小英雄,谁听出来了?生:这首歌唱的是小英雄王二小。师:了解这个故事吗

名师课堂 | 流注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课前交流:师:孩子们,看过电影《长津湖》吗?生:看过!师:看完后,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生:志愿军很勇敢!生:我知道,我们出兵是为了帮助朝鲜,打败侵略者。生:有些战士都被冻成冰雕了。师:是啊!如果朝鲜被

名师课堂 | 《冀中的地道战》(五上)教学

一、单元整体导入,学得明白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个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单元的策略是什么?生:“不回读”。生:还有“带着问题阅读”。师: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生:提高

名师课堂 | 《青山处处埋忠骨》(五下)教学

一、一首诗词——个中思念有几多师:作业纸带了吗?每个人都有吧?好的,一起来读课题——(出示课题)生:《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起读这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生读)师:(出示李淑一、毛泽

名师课堂 | 《军神》(五下)教学

一、术前:在朗读中发现——病人?军人!(课前板书:朗读、发现)师:今天我们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叫什么?生:朗读。师:第二件事情叫什么?生:发现。师:(板书:病人)这两个字会读吧!一起读——生:病人。

名师课堂 | 《清贫》(五下)教学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么有没有想过,眼睛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用?生:可以让我们看见东西,没有眼睛很麻烦的。生:可以让我们去观察不同的东西。师:还有吗?(生比

名师课堂 | 聚焦艰难学《长征》,感受红军豪迈情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长征艰难师:上课前,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长这么大,步行最远走到哪里?生:我最远走到了南京市浦口区附近的老山景区。师:他最远走到了老山景区,大概有多少千米?5千米、10千米,

名师课堂 | 链接资源,任务驱动,落实要素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师:老师的家乡——浙江湖州吴兴妙西镇,是著名战地记者沈重的出生地,(出示沈重照片)这就是沈重,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参加革命。在1941年冀西山区的秋季反“扫荡”战斗中,沈重深入

名师课堂 | 《开国大典》(六上)教学

一、聚焦题眼,理解“大”之意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生:《开国大典》。师:学习课文从题目开始,题目中的哪个字特别吸引你的目光?说说为什么。生:“大”字特别吸引我,因为它能让我想到盛大隆

名师课堂 | 《灯光》(六上)教学

板块一 &nbsp 聚焦故事,整体把握师:灯光,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生齐读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在什么特定环境下,做出

名师课堂 | 任务驱动着“学” 提纲挈领地“教”

板块一 &nbsp &nbsp 唤醒情感,导入课文师:2021年国庆期间有哪些同学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叫——生:《长津湖》。师:你们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受到志愿军

名师课堂 | 《桥》(六上)教学

板块一 &nbsp &nbsp 读好词句,带入小说语境师:《桥》,这是一篇小说,小说一般都是虚构的。这篇小说比较短,所以在“小说”前面又加了一个字“小”——(板书:小小说)生:(齐读)小小说。师:课文

名师课堂 | 《金色的鱼钩》(六上)教学

活动一 &nbsp &nbsp 复习导入,了解小说的线索“鱼钩”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生齐读题)这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金色的鱼钩”作为小说的题目是有特殊含义的,你对它

名师课堂 | 永远的鲁迅先生

板块一 &nbsp &nbsp 走近鲁迅师: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谈到中国现当代的历史、文化,恐怕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他就是——鲁迅先生。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种渠道,对鲁迅先生有

名师课堂 |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一、课前谈话——聊聊我所认识的鲁迅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和鲁迅有关的课文。大家预习过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师: 对,我们要学习臧克家的《有的

名师课堂 | 以语文的方式传承革命文化

教学实录一、审读课题,铺垫背景1.结合回忆,初识人物师:(课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齐读)《十六年前的回忆》。师:(在“回忆”下面画上三角符号)注意看!你们知道该怎么读。今天,我们一起

名师课堂 | 《为人民服务》(六下)教学

板块一 &nbsp &nbsp 查阅资料——预学反馈,扫清障碍1.联系语境导题。师:今天我们学习——生:(齐读)《为人民服务》。师:你们在哪里看到听到过这几个字?生1:妈妈的办公楼前有这五个字。生2:

教法例谈 |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如何创建“情感场”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往往多为情感型课文,这类课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距较远,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因此,落实好这一题材课文教学,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落实好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关键,在

教法例谈 |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现状及路径探析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资料滥用、人物脸谱化、重意轻文等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优化教学路径。一、那时为什么有这样的事,学生不理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跟现在的学

教法例谈 | 品味经典 致敬英雄

统编本教材问世以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篇目占比显著提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在此,结合《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节选)》《军神》等经典篇目的教学,以案例解读的方式略陈浅见

教法例谈 | 红色经典整本书的自主建构式阅读

《小英雄雨来》是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之一,从主题上看,这本书既是成长小说,也是红色经典小说。红色经典整本书承载着历史的回溯、精神的传承等众多功能,它能丰富学生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