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的地道战》(五上)教学

作者: 徐俊

一、单元整体导入,学得明白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

最后一课。这个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单元的策略是什么?

生:“不回读”。

生:还有“带着问题阅读”。

师:这些方法都是为了——

生:提高阅读速度。

师:提高阅读速度是这个单

元的策略,咱们前面学过的几篇文章分别有一些具体的策略。

生:《搭石》是“不回读”。

生:《将相和》是“连词成句”。

生:《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借助关键词句”。

师:三个字。

生:关键词。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

文,题目是——

生:《翼中的地道战》。

师:这一课给我们的方法是

什么?

生:带着问题读。

师:(板书四个方法)这四个方法,最后一个跟前面三个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

生:前面三个方法,是读的时候要注意的;第四个方法是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生:前面三个都是帮助准确

读课文的,最后一个是帮忙理解

文章的。

师:很好,分清楚了。提高阅读的速度,快不是目的。读得快是方法、是策略,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读懂课文,读明白课文。快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如何“提出问题”,在比较快的阅读速度下能够读懂文章。来,看一下今天要学的题目,再读一遍。

生:《冀中的地道战》。

师:第一次拿到这个题目,

我们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应该是什么问题?

生:这个题目它想表达什么意思?

师:题目的意思不简单吗?

冀中的地道战,“冀中”两个字是讲——

生:地点。

师:“地道战”是指——

生:事件。

师:我们要思考的不是“题目想表达什么意思”,而是“文章用这个题目写了什么”。这篇课文到底写了什么?用哪个方法读更合适?

生:要去找找关键词。

师:对,围绕着“写什么”找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一串起来,就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好,老师开始计时。

二、快速找关键词,用对方法

(生快速默读)

师:第一个1分02秒。关键词找出来了吗?

生:关键词找出来了。

师:快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2分10秒,全部完成了。刚才老师在观察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现象,你们来判断一下。有些同学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书,然后画出很多词语,这个叫借助关键词吗?

生:这是连词成句。

师:还有些同学把一大行一大行的句子圈起来,对吗?

生:要圈关键词。

师:对,关键词。所以方法上出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速度也会受影响,最后让你再回来提炼关键词的时候,你会发现,我又得去想一想。前面那篇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学过还有没有印象?找关键词,一般在什么地方找?

生:开头。

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生:应该是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生:一看到这个关键词,就

知道这个自然段大概写了什么。

生:把那些关键词连起来,

就知道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师:很好。下面再给同学们半分钟时间巩固一下前面的阅读成果,把你们找到的关键句也好,或者其他信息也好,再看一看,最后把它浓缩成一个个关键词,动作要快。(开始计时)

(生再读)

师:时间到,都找到了的请举手。

生:文章写的是地道的式

样、地道的出口、地道的防备方法,和在地道里面如何了解敌情。

师:把你刚才发现的这些用最简单的字写下来。(请刚才这位学生上台板书)最快的同学只用了10秒钟,为什么?因为他前面一读已经知道了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在哪儿,他再回来找关键词就好找了。(看学生的板书)他找到了4个,同学们看,老师在前面还留了一个空格,说明最前面还有一个关键词他没找到。

生:奇迹。

师:好的,你去写下来,这两个字,会写吗?

(生板书)

师:关键词越简单越好,能

讲明白就行。这篇文章整个都在讲地道战,所以你不写地道两个字,我们都懂,对不对?(生:对。)最后一个讲什么?

生:联系。

师:第几自然段的?

生:第7自然段。

师:但是光用“联系”,会产生歧义的。地道的联系,地道和人的联系,还是什么“联系”?

生:应该是了解敌情。

师:对,当找不到合适的关键词,可以根据意思概括一下,就像“了解敌情”。如果还想保留“联系”这个词,可以在前面加两个字。

生:对外联系。

师:就是啊,在地道里面对外联系。所以,咱们不能做一个教条主义的书呆子。前面都用两个字概括,这里我也必须用两个字吗?有时候为了表达更准确,可以有不一样的。就像我们前面提炼这个快速阅读的方法一样,有三个字的,有四个字的。(指向第五个关键词)这里可以讲——

生:对外联系。

师:或者——

生:了解敌情。

三、连词成句表达,说得清楚

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冀中的地道战》这篇文章,它写了什么?(给板书“冀中的地道战”加上书名号,后面画上横线。)

生:《冀中的地道战》主要讲了地道的式样,还有地道出口的隐蔽,还有怎么防御敌情带来的冲击,还有对外是怎样联系的。

师:“奇迹”呢?

生:通过这些事说明了地道战是一个奇迹。

师:说得不错,掌声送给她。(生鼓掌)不过大家要注意了,什么叫“通过这些事说明了”?这样说会不会好一点,如:“从这些方面来看,地道战真是一个奇迹。”关键词找出来了,连在一起说的时候,不是随随便便用语言串在一起就可以了。怎样表达跟课文更贴切?我们找出来的关键词是最简单的概括,课文里面还有一些修饰它们的词,你为什么不用?快速再默读一遍,想想我怎样把这段话串起来说得更好。

(生默读,师计时。)

师:(指一生)他刚才50秒就完成任务了,这是我们班的学霸,经常是第一个举手的,等会儿让你来当小老师帮大家评价修改,你要学会听哦!(对着另一名学生)那个男生也不错,但是你的语言要注意了,要仔细琢磨,语言不要出漏洞。来,请你来说。

生:作为可以称为奇迹的地道战,它不仅有一百多种式样,还装备着隐蔽的出口。有许多妙法防备,还有可以详细了解敌情的联系方式。

师:小老师,你来评价一下。

生:他用了关联词,我觉得很好。一开始他先介绍了冀中地道战的奇迹,点明了冀中地道战是个奇迹。

师:对的,按照文章顺序,先点明了它是个奇迹。(对着点评的学生)但是你只能当个小老师,还不能当大老师。什么叫“作为可以称为奇迹的地道战”?绕不绕?改为“冀中的地道战堪称奇迹”。这个词听过吗?“堪称”五年级的学生要学会把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恰当地用起来。冀中的地道战堪称奇迹。它的——

生:它的式样很多,出口很隐蔽,防备很齐全。

生:有很多巧妙的方法。

师:就是呀,干吗一定要四个字四个字地说。不要死板。然后呢?

生:可以详细了解联系方式。

师:什么叫可以详细了解?

生:用巧妙的方法。

师:前面已经用“巧妙”了,这里能不能不用“巧妙”?换个词,“独特”,行不行?

生:冀中的地道战真是个奇迹,它不仅式样多,有大有小;而且出口隐蔽,敌人来了就钻进洞口,敌人走了,就出来;地道战里面还有孑口……

师:(插话)不是“地道战”

里面。

生:“地道”里面有孑口,敌人进来就可以把他们打跑。

师:“孑口”是哪个关键词下面的?

生:防备。

师:讲“防备”了,对不对?前面我们都能听出你讲“式样”,讲“出口”,现在讲到“防备”,关键词没了,大家不知道你要讲什么。

生:防备很巧妙,地道里面的孑口,敌人来了可以把他们打跑。所有人都能联系到他们,地道里面就有联系。

师:又讲不清楚了。最后一句话怎么讲?

生:他可能想说“对外联系的方式,很多样”。

师:有几样?就讲了两样,不能讲很多样,对不对?

生:对外联系的方式超乎我们的想象,有“无线电”,还有“有线电”。

师:特别好,讲清楚了。

四、选择速读方法,活用策略

师:读得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读懂文章,要解决问题。我们刚才把第一个大问题解决了,但文章不是读一遍就够的。接着再往下读,我们还要弄懂哪些问题?我们要学会提出问题。比如说,围绕着“奇迹”,可以提什么问题?看到“式样很多”,可以提什么问题?看到“出口很隐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是以“奇迹”来提问题,我提的问题是:“为什么称地道战是一个奇迹?”

师:请你在“奇迹”的上面写上三个字——

(生板书:为什么?)

师:还有呢?

生:我对“联系的方式”想提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可以用铃铛联系?铃铛的声音有什么意思吗?”

师:更准确地讲,就是“怎么用铃铛联系的?”而不是“为什么”,对不对?在“联系”这个关键词旁边写上你的问题,三个字。

(生板书:怎么用?)

生:我对“防备”提问,“地道战是怎么防备敌人的?”

师:“怎么防备的?”,请板书。

(生板书:怎么做?)

生:我想提问的是“出口”,我想说“出口是怎么样的?”

师:“怎样的?”,写下来。

(生板书:怎样的?)

师:提的问题质量高低跟我们阅读的效率很有关系。还有个“式样”哦。

生:有多少种式样?

师:好的。也用三个字——

生:多少种?

师:好的,写下来。

(生板书:多少种?)

师:(指向板书“奇迹”)说它是“奇迹”,为什么?凭什么?的确需要我们去思考。(指向板书“出口”)“出口是怎样的?”课文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隐蔽。

师:对,还要这么去问吗?那不应该问“出口是怎样的?”,如果你一想到“出口隐蔽”应该怎么问?

生:为什么隐蔽?

师:对!是怎么隐蔽的?为什么要这么隐蔽?问题不一样了,阅读方法也就不一样了。再比如“防备”,课文里有一个词是形容“防备”的——

生:有许多的妙法。

师:那要问什么问题?

生:有什么妙法?

生:为什么说这些方法是妙法?

师:提的问题角度不一样。大家想想,老师刚才为什么一定要跟你们交流“应该怎么去提问题”?因为你提的问题不一样,我们阅读的时候,选择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看“有多少种

式样”,我们一般会用哪一种方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