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 温燕

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0

[摘 要]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先整合教材中有关演讲的资源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以熟悉演讲词的特点,掌握撰写演讲稿的方法,学会演讲的技巧,再鼓励学生进行打动人心的演讲。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主题演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30-0047-03

在初中语文教学领域,有关运用主题演讲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题演讲这一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涉及写作、说话、倾听,指引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从而提高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逐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教师可借助主题演讲,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文明交流,主动思考责任、理想、使命等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关于这一定义,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关键之处。

第一,如何理解“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积极”指向肯定的、正面的、促进发展的、努力进取的、热心的。它强调语文实践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语文实践活动”与听、说、读、写相关,以学生为主体,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启发、引导。课标将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形态,进一步彰显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肯定了语文课程从学科知识训练向学科实践转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设计并开展主题演讲这一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积累”“建构”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手段。积累有利于形成语感,建构有利于总结规律、语理。语感是感性的,语理是理性的。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语理是鲜活、具体、有趣的,而不是死板、抽象、枯燥的。

第三,“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指的是在生活中学生能遇到的,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思考的情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好的情境应该是能自然地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的。创设真实情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当下或者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品格和能力。情境创设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

二、主题演讲开展策略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强的讲话文稿,可用于辩论比赛、工作汇报、岗位竞聘等。为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主题演讲,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研读教材,发现规律

通过研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笔者发现有关演讲的内容的展现是循序渐进的(见表1)。

由表格可知,演讲是一种口语交际形式,强调在特定场合下以口头形式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分享经验,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七年级借助情境开展与演讲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八年级设计了较为系统的演讲知识训练,九年级学生演讲水平的提升为其辩论打下基础。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二)深耕教材,学习演讲稿

以“我读我品”为学习项目,以真实的驱动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八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的资源和其他演讲视频材料,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致力解决学生“不会读”“读不深”的问题。例如,引导学生从句和词两方面体悟《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这篇演讲词的语言风格——风趣诙谐、通俗易懂。

1.注意句子

(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笑声)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

这里以不同时间点的太阳比喻不同阶段和不同身份的人的精气神,点明年轻人处在最好的状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作者以幽默睿智的语言就“权威”进行自我调侃,借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该如何正确看待权威。这一比喻的使用,既活跃了现场氛围,又表现出作者谦虚的品质。

(2)善用句式表达

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运用设问,自问自答,点明应客观地看待自己,体现出作者的胸怀宽广、谦虚谨慎、不慕荣利。

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运用反问,告诫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心浮气躁,耐不住寂寞。

2.注意用词

(1)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

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点明领导人往往被奉为权威;而年轻人做出成绩,却难以得到肯定。

(2)贬词褒用

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马马虎虎”的意思是勉强、凑合。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作者的谦虚、幽默。

(三)学以致用,学写演讲稿

以“主题演讲稿写作训练”为抓手,解决学生“不会写”“写不好”的问题。

活动一:整理素材。

针对演讲话题,学生搜集相应的素材,如故事、名言警句、便于模仿的段落等。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搜集到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选取和剪裁。

活动二:拟写提纲。

结合学习八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整体构思,拟写提纲,明确演讲稿写作思路。

活动三:摹写开头。

①开门见山法,直奔主题。例如:

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5年前……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顾拜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学生摹写示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走进名著,品读经典,今天我品读的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震撼不已。

②列举事实法,进入主题。例如:

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学生摹写示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读我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在品读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这一句时,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与中国共产党巨大的力量,并生发了这样的疑问: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如何拥有这巨大的力量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星照耀中国》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模拟演讲,开展演讲比赛

以“主题演讲比赛”为抓手,解决学生“不会说”“说不好”的问题。比赛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采取小组组内演讲、班级演讲、年级演讲、学校演讲的形式,指引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组织学生依据自己创作的演讲稿开展组内演讲,并让学生根据评价表打分,评选出组内最佳演讲者。小组讨论并修改最佳演讲者的演讲稿,给最佳演讲者提出相关的演讲建议,完成班级演讲的准备工作。班级演讲结束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此次活动的得与失。在活动的推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品读、揣摩、构建演讲知识,内化演讲稿的写作方法,掌握演讲的技巧,进而提升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等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演讲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十分重要。教师应摒弃不适用的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改革同频同向,关注教学中的“人”。教师可开展各类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申宣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2]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4-7.

[3]  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5):4-11.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