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何士涛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与学生人格形成密切相关的学科,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影响。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文章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建设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指的是选取一定的情景,让学生由浅及深地学习。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一则新闻为引子,如:2016年6月23日,盐城市阜宁县新沟镇遭遇飓风袭击,计桥幼儿园三层高的教学楼屋顶被掀翻,院墙被吹翻……在这场飓风中,6位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挡在被飓风摧毁的大门前,保护了学生们。随后,教师可以抛出问题:看了这则新闻,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谈感悟。
最后,教师引入了“老师的角色”这一主题。学生和老师的相处,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师生一起运动、一起讨论问题,师生共同创建班级博客……在师生交往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助于学生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技巧。
二、小组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谐的师生关系》一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教学相长的意义。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谛,并引导他们尊重自己的师长,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设计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沉浸式体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课程体验,引起学生的高度共鸣,让学生在发展中明确自己的方向,不断巩固学习。
为了实现“正确对待老师的称赞与批评”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场景一:思思酷爱文学,她的作品常常得到语文老师的高度赞扬。结果有一次,她在班主任课上写作时被班主任抓了个正着,还被班主任训斥了一通……
场景二:小宇每次都能按时交作业,而且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不过一天英语课上,老师狠狠批评了一些没有交作业的同学,其中就有小宇。后来,老师发现他的作业本被夹在其他同学的作业里……
思考的问题:
(1)在每一个故事中,分别设计并演出两个不同的结局。
(2)比较两种结局所引起的情感差异及可能的结果。
通过以上两个情景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四、延伸思考,课堂总结,思想升华
“延伸思考,课堂总结”是对整堂课的升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延伸思考。
1.提出问题。你了解哪些有关尊敬老师的名人名言?利用问题启发学生体会到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2.先让同学们对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总结: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是值得肯定的。对教师的“不同”表示尊重,能使我们更加接近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教师。
在初中阶段,构建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非常重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