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作者: 杨晓丽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我国新课改政策和立德树人思想的推动下,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使学生在正确教育观念的驱使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一、巧妙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课堂提问能刺激学生思维发展,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质量的问题对高中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为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热情,教师要提出有深度、有内涵,可以引发思考的问题,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确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并了解社会阶级变化的基本方式和形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刺激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教师可以先展示几幅原始人的图片,让学生推断他们的交流方式,并思考:原始社会是怎样进化到奴隶社会的?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不同?封建社会的产生说明了什么?它又是怎样瓦解的?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后,人们的形象、身份、思想发生了哪些转变?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辩证的关系和问题探究中找到答案,以此深入理解本节课程的主要内涵,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结合案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要让学生成为知法、懂法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实施深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明确基本的法律法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案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3第八课第二框“法治政府”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确法治政府的职能和义务,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能够做到知法、懂法、用法。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时事新闻,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对书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其次,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事件,结合自己的推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身边事件进行阐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此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通过辩证讨论,强化学生辨析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只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
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第六课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例,结合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高中政治教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现阶段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还应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案例,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知事物的具体内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以此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