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作者: 胡文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总目标,教师要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创新教学模式,驱动学生经历富有意义的课程学习活动,实现对知识的深度探寻。
一、技术赋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技术手段的加持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所学知识,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自主探究,以实现查漏补缺。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黏性,使其紧随教师的步伐,产生各种思考,以展现自身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增强自学效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架,驱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课前,教师可以在班级群中推送《中国近代史》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学生基于视频观看基础,对中国近代史有一定了解。课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可以很自然地得出中国人面临的历史任务,随即探究“近代中国人民各种尝试和斗争失败的原因”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突破重难点。课后,教师可以聚焦“当今中国未完成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这一主题,让学生自行探究作为青少年学生所承担的历史责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便形成了“闭环”。技术的加持,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效度大大提升,也让他们对知识的思考更为深入,让教学达到了传知识、授技能、培素养的目的,体现了高效课堂的内核。
二、议题思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议题思辨是新课标提到的教学方式,它是开展活动型课堂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探究价值的议题,指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议题探究,并基于知识理解基础完成多维思辨,以提升学习效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课第一框“贯彻新发展理念”时,便可以聚焦教学重难点实施议题式教学。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议题:
总议题: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
分议题一:中国发展为了谁?
分议题二:新时代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在让学生探究分议题二时,教师可以结合2023年杭州举办亚运会的事实,让学生结合案例探究杭州亚运会贯彻了何种发展理念。由此,学生便将在多维思辨中深层探究这一知识,实现了有效学习,展现了高效课堂的要义。
三、知行合一,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展开课外实践探索,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职业生涯体验等。这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能加深其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让教学体现知行合一。
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的教学为例。教师便可以“劳动最美,致敬劳动者”为主题,让学生展开社会调研,寻找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记录他们一日工作的流程。不同小组调研的内容不同,所呈现的结果也不一样。例如,有的小组以采访为主,让各个劳动者讲述自己的经验,有的小组以视频记录为主,不打扰劳动者,记录不同行业劳动者工作的过程及内容。不同小组根据自己所调研情况,生成了不同的资料,有的是图片集锦,有的是视频,有的是调研报告,有的是诗歌朗诵,等等。学生基于自身的社会体验,将“劳动”这一主题持续深化,以彰显个性化思维,展现了高效课堂的本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全力打造创新型课堂。教师要基于新课标,通过“技术赋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议题思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知行合一,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才能彰显高效课堂的内核、要义与本质,能够全力推进学生展开更为高效的学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