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措施
作者: 朱频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设计,用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设计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设计作业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内化于心,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提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传统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这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导致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自然也就难以达到预期。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泼、精力也相对旺盛,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更多精力。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业。这样学生才能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更加投入,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以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再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开展自我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的好处。同时,教师也可以尝试在作业中融入游戏。这样,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了作业,这样的作业效果也会更好。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提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二、拓宽作业设计思路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重视拓宽作业设计思路,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教材内容的说服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时,教师可以选择以专题辩论会为作业设计形式,引导学生在辩论中增强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再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时,教师可以选择开展班级活动,比如社会实践等,使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这样的作业形式比较新颖,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能够提升班级凝聚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针对个别学生学习情况的特殊性,选择更适合这些学生的作业形式。总之,教师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选择更适合学生的作业设计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成长。
三、重视开展作业评价
在作业设计中,作业评价同样是重中之重。作业评价不仅是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总结,同样也是指导下一阶段作业设计方向的重要参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开展分层评价。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不同标准的评价,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自我提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细致地了解各个知识点,同样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评价教师的作业设计情况。这样,在倾听了学生的意见以后,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在作业设计中的不足,从而优化作业设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评价方式,让作业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提出新的作业评价标准。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有动力完成道德与法治作业,从而更好地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一个又一个教学目标。当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全面提升作业设计水平,让作业设计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三观”。
注:本文系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立项课题《运用学科分层作业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220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