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作者: 刘营
[摘 要]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根本,要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作为践行这一理念的主阵地,需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价值. 研究者从“教情分析,设置教学目标”“情境创设,唤醒学习动机”“实践探索,发展抽象素养”“类比分析,培养逻辑推理素养”“应用例题,提升创新意识”五方面展开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双曲线
作者简介:刘营(1991—),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自此,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热点. 究竟该如何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将拓展学科精神、揭露学科价值等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现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教学为例,谈一些经验与思考.
■ 核心素养的概述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反映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与关键品格.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地联合起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具体而言,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方向标,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本质,发展创新意识,感知数学学科的文化、科学、魅力与应用价值.
■ 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1. 教情分析,设置教学目标
想要从真正意义上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情与教情,只有基于知己知彼的状态,才能百战不殆. 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情与知识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让教学过程有章可循.
学生在接触双曲线这部分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椭圆定义的推导方法,且能结合问题要求写出相应的椭圆标准方程. 双曲线与椭圆有着高度相似的地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法进行探索研究,让学生亲历操作、观察、交流,体会双曲线概念的形成、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等等,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 情境创设,唤醒学习动机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在“主人”想学的状态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驱动学习动机,产生探索行为. 双曲线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不少学生为了掌握相应概念,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 殊不知,这种被动的记忆方法会导致严重的“消化不良”.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可让概念自然生成,更利于学生理解与应用.
情境创设:展示冷却塔、法拉利主题公园、摩天大楼、导航系统原理等,让学生从视觉冲突中感知双曲线的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又反过来为生活服务,激起探索欲.
师:众所周知,双曲线为圆锥曲线的一类,之前我们研究过椭圆相关知识,现在我将与大家一起用类比拖延法来研究双曲线知识.
设计意图 择取这两道经典例题,意在深化学生对双曲线定义的理解,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
■ 几点思考
1. 问题引领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
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原动力,是激活思维的基础,也是指向教学目标的关键. 课堂本就由大量问题组成,虽然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拟定了详尽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时要结合学情去选择性提问,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思考空间. 尤其在课堂导入环节,若在学生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提出充满“数学味”的问题,不但不会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例如本节课的起始环节,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经典建筑,在激趣的基础上,提出与双曲线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的探索中. 纵观整节课,笔者提问时都会附带“类比椭圆……”这句话,指向明确的问题,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类比思想,还能提升学生迁移、推理、抽象等能力.
2. “以生为本”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
新课标再三强调“以生为本”是实施教学的关键. 在“以生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具备“主人翁”的意识,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进入知识的深度探索中. 例如本节课的实验观察活动,就由学生自主操作完成,不仅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还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策略. 学生在自主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了良好的数据分析素养、逻辑推理素养与数学抽象素养等.
3. 深度学习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保证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深度学习的辅助,学生对数学事物的认知与探索,不仅体现出学科教育的本质,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 事实证明,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与思考问题.
例如本节课教学,笔者将深度学习理念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活动都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展开,生活情境的创设、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问题的引领等,促使学生自主类比椭圆相关知识、探索双曲线相关内容,从真正意义上发展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想要发挥好课堂的育人功能,首先要设计好教学活动. 在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离不开问题的引领,以及“以生为本”与“深度学习”理念的支持. 鉴于此,教师应与时俱进,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